明珠絮語-教育|美文|人生感悟 聯(lián)系:mingzhu786(轉(zhuǎn)載)hbliuchanghai(商務) mingzhudz(讀者) 原創(chuàng)首發(fā)|明珠絮語(ID:tsliuchanghai),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授權(quán) 有公眾號以《衡中校長北大演講:你不懂衡中,別“盲人摸象”》為題,轉(zhuǎn)載了衡中校長郗會鎖在北大第二屆“大學-中學”圓桌論壇上的演講。 在文章下面的留言里,照例是“黑衡派”和“挺衡派”激烈交鋒,觀點也是一如既往的犀利和偏激。 正如郗會鎖校長所言,對于衡中,很多人都是在“盲人摸象”,僅憑看過媒體對衡中一鱗半爪的報道就下了結(jié)論。 當然,作為衡中的校長,郗會鎖校長在演講中一直是在為衡中正名,更多的是在強調(diào)衡中的優(yōu)點。 筆者從大家的爭議中總結(jié)出了七個焦點問題,逐一做出解讀。 力求站在第三方的視角,展現(xiàn)給大家一個真實的衡中。 01 一、衡水中學和衡水一中是一回事嗎? 答:從形式上講,是兩所學校。 衡水中學是公辦學校,招生范圍是本地生源。 衡水一中是衡水中學和企業(yè)合作辦學,屬于民辦學校,可以招收外地生源。 現(xiàn)在很多外地生所謂的“上衡中”,實際上是上的衡水一中。 不過,兩所學校師資互通,管理模式一致,而且校長也是由同一個人擔任。 個中原由,我們應該都懂。 雖然有關部門曾專門出臺規(guī)定,不允許在對外宣傳內(nèi)容上兩校同時出現(xiàn),但很多人都會把兩?;鞛橐徽?。 在大多數(shù)時候,人們嘴里說的“衡中”,實際上是包括了衡水中學和衡水一中。 本文亦是如此。 02 二、衡中是不是掐尖招生? 答:當然是掐尖招生。 任何重點高中都是掐尖招生,這一點毫無疑問,衡中當然也不例外。 衡中招收本地生源是從高分到低分錄取,這自不用說,衡一在招收外地生源時,也對成績有著明確的要求。 總的說來,如果不是綜合實力在初中階段非??壳?,基本上不會被錄取。 記得當年筆者曾問過衡中的招生老師,外地生想上衡中需要什么樣的基本條件。 回答說,需要初中三年在學校保持前10名以內(nèi)。 現(xiàn)在擴招后也許條件略有放寬,但成績不優(yōu)秀肯定不行。 03 三、衡中的成績是不是掐尖招生的功勞? 答:熟悉衡中發(fā)展史的人都知道,衡中一開始是一所差校,不但掐不來尖,而且還生源外流。 是當時的領導班子內(nèi)部挖潛,靠嚴格的管理提升了成績。 基本作法無非是兩點:一是對教師實行現(xiàn)代企業(yè)化的績效管理,二是對學生實行全封閉的準軍事化管理。 當衡中發(fā)展起來以后,才開始掐尖招生,才有資格進行掐尖招生。 客觀地說,就算30年前的衡中想掐尖,作為全市幾乎墊底的學校,恐怕也沒有學生愿意來。 而現(xiàn)在衡中取得的優(yōu)異成績,無疑和在全省范圍內(nèi)掐尖招生有直接關系。 畢竟,無論老師多么努力,管理多么嚴格,學生的潛力是有限的,想要輝煌的高考成績,優(yōu)質(zhì)的生源必不可少。 可以肯定地說,如果沒有掐尖招生,衡中不可能每年有200多人考入清北。 一句話,衡中成名靠管理,壯大靠生源。 04 四、衡中有沒有破壞河北的教育均衡? 答:客觀上確實有。 “馬太效應”在高中教育領域也是存在的,有衡中這樣的超級中學存在,其他普通中學的日子會越來越不好過。 如今衡中被好生源踢破門檻,普通中學卻想盡辦法也留不住好學生。 而且,衡中以及其他學校的衡水式教育,使得河北高考的分數(shù)段越來越高,這也是事實。 同樣是全國卷,河北的高考錄取成績明顯要比其他地區(qū)高一大截。 所以,現(xiàn)在是優(yōu)質(zhì)生源越來越集中,好學校越來越好,差學校越來越差,學生也越來越累。 不過,了解點教育的人都知道,各地都有衡中這樣的學校,只不過不叫衡中而已。 縣一中在吸取鎮(zhèn)里的優(yōu)質(zhì)生源,市一中在吸取縣里的優(yōu)質(zhì)生源,教育均衡一直都在被打破。 很多學校之所以沒有成為衡中,只是管理上達不到人家的水準罷了。 05 五、高考是“零和博弈”,衡中有存在的必要嗎? 答:高考招生在一個省的指標是一定的,無論學生多么努力,清華北大也是那么多名額,985、211也是那么多指標。 從整體上講,高考確實是“零和博弈”。 不過,從學生個體來講,能不能考上好的學校卻有著根本的不同。 上清華北大,和上一個普通的985,將來的人生可能會有天壤之別。 所以,整體上的“零和博弈”并不會降低個體層面競爭的激烈程度。 筆者曾打過一個比方說,就像春運期間買火車票一樣,鐵路的運力是一定的,火車票的數(shù)量是一定的,就算大家都不早起排隊,也仍然有那么多人可以坐車回家。 可見,買火車票也是一個“零和博弈”。 但我們誰都知道,誰能買到票,誰就能回家過年,所以人人都會起早去火車站,沒有誰傻到因為是“零和博弈”就不去排隊。 資源的稀缺性和分配的不確定性,造成了競爭的殘酷性,這實際上是制度性的原因。 06 六、衡中這么牛,為什么沒有衡中畢業(yè)生獲諾貝爾獎? 答:這基本上屬于抬杠。 衡中成名只是近20來年的事情,當時也考不上幾個清北,清北上線人數(shù)超過百人只不過是近幾年的事情。 也就是說,衡中成名后的畢業(yè)生,年齡比較大的也只有40多歲,剛剛高中畢業(yè)20年,大學畢業(yè)十幾年。 這么短的時間,讓他們做出震驚世界的成果,有些勉為其難。 清北一年畢業(yè)人數(shù)幾千人上萬人,也沒有誰獲得諾獎,憑什么要求衡中考上了幾十個幾百個清北,就非得獲諾獎? 事實上,衡中的學生像其他重點高中的學生一樣,有人優(yōu)秀,有人平庸,分布在各行各業(yè),取得了或大或小的成績。 至于他們將來能不能取得重大成果甚至獲得諾獎,是若干年之后的事情。 07 七、衡中的孩子是不是都是“考試機器”,都學傻了,每天都處于痛苦之中? 答:如前所述,衡中其實聚集了省內(nèi)最優(yōu)秀的生源。 這些人,初中時在班里都是那種輕輕松松拿高分的學霸。 他們都不是只會做題的“考試機器”,他們很多人都是多才多藝的人精。 誰要是能用三年時間把這些人都教傻了,也是本事。 筆者曾經(jīng)以第三方的身份觀察過衡中的學生,也曾經(jīng)以家長的身份接觸過更多衡中學生,大多數(shù)學生給我的印象,是自信、陽光、快樂、有禮貌,充滿青春的氣息。 那里的學生其實和別的學校的學生一樣,有痛苦,有快樂,有壓力,有動力,有年輕人的煩惱,也有年輕人的幸福,最新的歌曲他們會唱,最火的游戲他們會打,最流行的書他們也會抓時間讀。 其實青春不論在哪兒都是快樂的,緊張的學習也不能阻擋。 總的來說,衡中除了時間管理比其他學校更緊一些,別的方面并無太大不同,大家只有量的區(qū)別,并沒有質(zhì)的改變。 08 衡中絕對沒有衡中校長在演講中說得那么完美,也并不像一些人批評得那樣不堪。 我們不必將其捧上天,也不必將其貶入地。 衡中不是素質(zhì)教育的典范,也不是應試教育的罪魁禍首,它只是合理利用規(guī)則,把辦高中這件事做到了極致,適應了很多需要通過高考來改變命運的家庭的要求。 如此而已。 明珠絮語(ID:tsliuchanghai),以教師和家長的雙重視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長的教育困惑。 熱文回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