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州午日車前子,作藥人皆道有神。 慚愧使君憐病眼,三千馀里寄閑人。 ---《答開州韋使君寄一車前子》 張籍 此詩出自唐代著名詩人張籍,相信大家都讀過這首張籍為答謝友人不遠千里寄來治療眼病的中藥而寫下的七言絕句。但其中一句“開州午日車前子,做藥人皆道有神”所說的車前子為何物呢?為何做藥人皆道之為神藥呢?別急,今天筆者就帶大家了解這神藥——車前子。 大車前與平車前 首先,說到車前子這味中藥,還得從它源于的植物——大車前和平車前說起。大車前(Plantago majorL. ),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而平車前(Plantago depressaWilld.),是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兩者同為車前科,但二者是兩種不同的植物。主要在植物形態(tài)上可以簡單地將兩者區(qū)別開來。 首先兩者的葉片部分,大車前的葉片呈卵形或者寬卵形,頂端圓滑,邊緣波狀或不整齊鋸齒,葉柄明顯長于葉片;而平車前的葉片呈橢圓形、橢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葉柄基部擴大成鞘狀。 大車前(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其次是果實部分的區(qū)別,大車前的蒴果呈橢圓形,多為棕色或棕褐色;平車前的蒴果呈卵狀橢圓形或卵形,多為黃褐色或黑色。 平車前 最后是花部分的區(qū)別,大車前花的花藥呈橢圓形,通常初為淡紫色,稀白色,干后變淡褐色;平車前花的花藥新鮮時呈白色或綠白色,干后變淡褐色。而他們相同的是花冠都為白色,無毛,冠筒等長或略長于萼片,雄蕊著生于冠筒內(nèi)面近頂端,同花柱明顯外伸。 以上的三點可以讓我們清楚的辨別平車前與大車前兩種植物,而車前子這味中藥正是大車前或平車前的干燥成熟的種子。車前子種子呈橢圓形,不規(guī)則長圓形或三角狀長圓形,略扁,長約2mm,寬約1mm,表面黃棕色至黑褐色,有細皺紋,一面有灰白色凹點狀種臍,質(zhì)硬、氣微、味淡。市面上存在以炒南葶藶子,荊芥子,黨參子等作為車前子的仿品,但車前子放入水中,外皮有粘液釋出,口嚼車前子帶有粘液性,正是這些特性,以及一些特有的性狀和氣味,所以并不難鑒別出真車前子。 車前子 車前子是一種臨床常用的中藥材,用于熱淋澀痛,水腫脹滿,清肝明目,暑濕泄瀉,目赤腫痛,痰熱咳嗽。據(jù)《本草新編》中記載:“車前子 ,味甘、咸,氣微寒,無毒。入膀胱、脾、腎三經(jīng)。功專利水,通尿管最神,止淋瀝泄瀉,能閉精竅,祛風(fēng)熱,善消赤目,催生有功。但性滑,利水可以多用,以其不走氣也。”《本經(jīng)》中也曾記載:“主氣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濕痹?!笨梢娷嚽白拥摹吧袼帯敝Q,很有可能來源于它強大的利水功效,而這還有一個與北宋時期的大文豪歐陽修有關(guān)的故事。 歐陽修在宋仁宗時被任命為“參知政事”,新官上任之時,由于飲食不慎而患“暴瀉”病,日瀉十余次。宋仁宗當天即下旨令太醫(yī)局的御醫(yī)為歐陽修診治。文武百官更是趁機巴結(jié),紛紛到相府探病,推薦名醫(yī)。可盡管各路名醫(yī)多方用藥,歐陽修依然不見好轉(zhuǎn)。最后使歐陽修痊愈的正是這中藥車前子。根據(jù)中醫(yī)的理論,腹瀉的一個重要治則是“利小便以實大便”,而車前子的強大利水功效正好切合這一治法。 既然說到車前子,還有一味與之息息相關(guān)的中藥——車前草。車前草的來源是植物大車前或平車前的干燥全草。車前草與車前子兩者都有清熱利濕、清肝明目、清肺化痰的功效,現(xiàn)代臨床上廣泛應(yīng)用于治療淋癥,水腫,泄瀉,痰熱咳嗽,目赤腫痛,翳障等病癥。這兩味中藥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車前草的清熱解毒效果更強,具有抗炎、抗菌、扛潰瘍的作用。車前子滋腎疏肝能力較強,具有保肝、降壓、抗氧化等作用。 中藥車前草 說到這,大家對這“神藥”車前子應(yīng)該有了更深的了解,以后聊到《答開州韋使君寄一車前子》這首古詩時,不妨給你的小伙伴科普科普神藥“車前子”吧~ 本文作者:薄荷小魚干 | 圖文排版:倩雯 | 圖片來源:薄荷小魚干 種藥吧,從每一粒種子開始 內(nèi)容來自騰訊新聞
|
|
來自: 道佛儒醫(yī)舊葫蘆 > 《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