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31 10:27 華人號:華人趣事43歲的越南建筑師武重義, 是東南亞的明星建筑師。 CNN曾稱他為“改變了越南天際線的男人”, “建筑界的下一個大人物”。 下龍灣度假酒店 竹制儀式圓頂 越南Son La 昆嵩印度支那咖啡廳 在經濟高速發(fā)展、大規(guī)模興建樓房的越南, 武重義獨樹一幟,以廉價環(huán)保的竹子為材料, 設計、建造房子。 從小型的咖啡館, 到給低收入人群做裝配式住宅, 再到城市里建酒店、幼兒園、辦公樓, 他和團隊展開了一系列綠色環(huán)保建筑的探索。 然而整個武重義建筑事務所, 核心理念卻是—— 每個成員必須嚴格奉行佛教里的“五戒”。 武重義本人更是一個禪修者, 每天只花5-10分鐘,來溝通處理工作, 其余時間都用來冥想和睡覺。 編輯 成卿 武重義在緬甸帕奧禪林的寮房前 2019年6月末夏日的傍晚,我們從緬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的機場驅車一小時,進入了著名的禪修圣地——帕奧禪林,在一座簡易的寮房門口,見到了等候多時的武重義。 與曾經在媒體、講座上意氣風發(fā)介紹項目的模樣截然不同,此時的武重義,已經剃光了頭發(fā),衣著簡樸。 他招呼我們進入小小的寮房席地而坐,交談中會因自己并非很流利的英文而露出羞澀的笑容,斟茶時為茶具上殘破的小缺口不停地說不好意思。 武重義一家人在緬甸禪修 兩年前,武重義帶著太太、女兒,從胡志明市搬到了帕奧禪林,每日進行著極其簡單的禪修生活。除去一天兩餐,冥想、睡覺幾乎是每天生活的全部,用來處理工作的時間少得令人驚訝: “現(xiàn)在每天工作5-10分鐘,最多不超過半小時,就足以解決工作上的事情。冥想讓我學會了高度專注?!?/p> “我現(xiàn)在不是建筑師了,我就是個冥想者?!彼χf自己有了難得的好脾氣,和每日可以多達十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武重義一家人在緬甸帕奧禪林 余下的時間里,武重義致力于在禪林里種樹,除去將自己的這間寮房隱蓋在綠植之中,武重義帶著禪林中的工人、僧人在步道旁、大殿前規(guī)劃綠植。 1976年,武重義出生在越南中部廣平省的一個山村里,是家里七個孩子最小的一個,幼年的生活條件相當貧窮。居住的房子由家里人用隨處可得的竹子搭建,村里不通電,解決暑熱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種樹,待樹木長大后,用樹蔭抵擋驕陽。 也是從那時起,對竹子和植物的情愫扎在了武重義的心中。 寮房外的小道 在來到緬甸帕奧禪林清修的第一年,武重義種下了一萬株樹,今年年底他在這里的修行即將完成,他迫切地想完成自己定下的今年的目標——種植兩萬株樹。 禪修中心的許多僧人們都曾聽聞鄰國的建筑大師就在這里清修,卻從未想到這個常常在路邊與工人們搬樹、種樹的年輕人,就是這個建筑大師。 武重義竹建筑中不同的竹子結構 最會用竹子的建筑師 成為一名建筑師是武重義年少時候立下的志向,問起志向的來源,武重義坦誠地笑道:“因為可以掙錢,小時候就覺得幫別人設計、造房子可以掙很多錢?!?/p> 1996年,在河內念建筑的武重義拿到了日本政府的一筆獎學金,先去了名古屋工業(yè)大學學習,之后進入東京大學攻讀研究生,師從日本建筑師內藤廣。 在日本,無論是直接從內藤廣身上獲得的教育,還是整個日本建筑的氛圍,都讓武重義開始思考:不破壞環(huán)境、能與環(huán)境相處的建筑到底是什么。 風與水咖啡館 2006年是武重義在日本的第十年,他停止了自己的博士學業(yè),選擇回到越南,在胡志明市成立了自己的事務所: “日本已經有這么多明星建筑師站到世界的舞臺上,再多一個不會改變什么。但越南真的需要我?!?/p> 此時的武重義已經被竹子便宜、易得、耐用、可快速再生的性能所吸引,開始了一系列竹造建筑的試驗。但很快,他遇到了一個最現(xiàn)實的問題:沒有任何委托項目找上門。在鋼筋混凝土建造中飛速發(fā)展的越南建造市場,完全不懂這個年輕人要用竹子做什么。 風與水咖啡館施工細節(jié) 不能受困于現(xiàn)狀,武重義很快在越南北部平陽省土木龍市的一片熱帶雨林里,租下一塊土地,自己召集、訓練工匠,用7000根竹子搭建了一個咖啡館,每根竹子成本約1美元。 因為咖啡館架在水面而主體完全敞開,涼風略過水面進入室內,他給項目取了個詩意的名字“風與水咖啡館”。 風與水咖啡館 咖啡館對越南人來說,街頭巷尾隨處可見,是喝咖啡、果汁和聊天的休閑空間。用竹子造咖啡館,是當時的武重義最可控制成本、又可進行竹造建筑實踐的自然選擇,也最容易讓他的潛在客戶留意到。 風與水咖啡館的主體還是采用了鋼結構,竹材作為輔助支撐,雖然是現(xiàn)代建筑,卻和周圍的景觀融為了一體。在這里,武重義看到了人們置身于開放空間里談天說地的自在。 風與水酒吧 兩年后,在風與水咖啡館旁邊的人工湖上,武重義建造起了全竹結構的“風與水酒吧”。 不同于咖啡館的空間開放,酒吧從外部看起來就是一個竹子和茅草搭起來密實穹頂。 業(yè)內的學者對這樣一件看似簡單的作品給與了高度評價, “參考了西方的建筑形式,但同時毫不掩飾地贊頌越南鄉(xiāng)村”,“既不摩登也不鄉(xiāng)土,廟宇般的對稱空間”。 風與水酒吧室內 風與水酒吧施工細節(jié) 雖然因為土地租賃年限的原因,“風與水酒吧” 在十年后已經被拆除。 但這兩個項目構建出了武重義和他的事務所起步的平臺,他開始接到委托,開啟了一系列竹造建筑的實施: 竹之翼餐廳 2009年在越南永福省建造起“竹之翼”餐廳,一根支柱支撐起寬12m的建筑,造型宛如鳥兒張開翅膀; 昆嵩印度支那咖啡廳 2013年完工昆嵩印度支那咖啡廳,15個倒錐形的全竹結構支撐起整個主樓,錐形柱的靈感來自于越南傳統(tǒng)的竹魚簍; 2010上海世博會越南館 2010年上海世博會和2015年米蘭世博會的越南館,武重義將越南竹工匠送往國外,用竹子打造展館,在體現(xiàn)越南文化和生活場景的同時,更展現(xiàn)了越南的制造精神。在世博會結束之后,竹材又可以投入重復使用中。 憑借這一系列的竹造建筑,武重義成為了“世界上最會使用竹子的建筑師”。 十多年的苦苦堅持,他已經不是那個期待以建筑師身份致富的少年,也沒什么明星建筑師的架子,反而更像是個“頂著烈日在工地指導施工的匠人?!?/p> 下龍灣度假酒店 竹造建筑新作 —海島上的度假酒店 2017年,在有“海上桂林”之稱的世界自然文化遺產——越南廣寧省下龍灣的一座小島上,武重義完成了近年來的竹造建筑新作——一座度假村酒店。 與其說是度假村酒店,這里更像是一個背包客的旅社。這座不足3000㎡的迷人小島上,旅社占地1100㎡,背倚山崖,面向海上的秀麗景致。 竹子結構細節(jié) 用竹子建造是武重義很自然的選擇: 一來建造和未來使用過程中,竹建筑不會產生建造垃圾,對整個島乃至海灣不造成任何污染的威脅; 二是用竹子造房子成本低,一平米的造價只需250美元(不到1750人民幣); 最后小島和外界的交通聯(lián)系完全靠船只,竹作為建材,運輸成本大大降低,而且工期只需三個月,工匠的人力成本也相對低廉。 下龍灣度假酒店竹屋客房 旅社主體分成兩個部分,五間竹屋客房和一個竹屋餐廳。 每座兩層高的客房,由固定的竹制框架單元組合而成,整個建造體現(xiàn)出嚴謹?shù)慕Y構邏輯。 竹屋餐廳,從外觀看像是一個酷炫的大曲面,實際上由13個雙曲拋物線的小結構連在一起組成。原本柔韌的竹子捆綁成竹柱,堅實地插入土地之中。 下龍灣度假酒店竹屋餐廳 客房內部是給背包客的通鋪,總共能住上150人,每到周末都是床鋪爆滿,游客囊括了來自全世界的年輕人。 有趣的是,這些年輕的游客幾乎沒有人知道,這個旅社的設計出自這樣一位建筑師之手,在他們眼里,這個沒有過多雕飾細節(jié)的建筑,本身就長在自然里、風景中。 從竹屋餐廳向外看下龍灣景色 為抵抗竹子的蟲害,武重義和他的團隊研究了一套獨特卻不復雜的處理手段:將竹材浸泡在水中3-6個月,然后用煙熏的辦法進行熱處理,在竹子表面形成保護層,便不再會有生蟲的可能。 單根竹子原本長度有限,但通過繩子捆綁和竹釘?shù)尼斎?,加固了竹子和竹子之間的連接,從而增加竹子長度、實現(xiàn)大跨度彎曲的結構。 同時,在施工前期就測試好竹框架的性能,大大縮短在地施工的時間。 武重義不僅著眼于挖掘竹子本身的潛能,更在整個建造的過程中考慮對建造成本、人力成本的控制,以及未來材料受損后替換的可能。 在武重義之前,竹子在越南只是木材的一個替代品,使用范圍僅限于小件的生活器物。而他把竹子變成了“21世紀的綠色鋼材”。 “疊翠空間”住宅外立面和室內 竹建筑之外的綠色探索 武重義并不只用竹子造房子,“與其說我執(zhí)著于竹子,不如說我執(zhí)著于建造盡可能長久使用的建筑?!?/p> 1986年末,越南開始革新開放,房地產興盛,帶動城市的住房和土地成為可交易的商品,城市里的人們出現(xiàn)多樣的住宅需求。 Ha住宅外立面和內院 逐漸被市場所接受的武重義,接到住宅項目的委托,他有意識地將竹造建筑里的“綠色策略”運用于更多的建筑形式中,其中包括住宅。 一系列的“樹之家”,是武重義事務所私人住宅設計系列,特點是在每一個私人住宅中植入“屋頂花園”、“綠色立面”,以及活動門窗的設計,增強住宅本身的自然采光和空氣流通。 “樹之屋”住宅 2014年完工的這套位于胡志明市的私人住宅,屋主曾經患有抑郁癥。 武重義將一座住宅拆分為五座混凝土屋,把日常生活分布進這五個屋子中。屋子和屋子之間又形成中央庭院和若干個小花園,屋頂種樹,樹木形成的樹蔭使得庭院成為天然的起居交流空間。 通過設計的手段,讓屋主人盡可能多地走到戶外,感知自然。 S住宅第一版本 S住宅第二版本 與此同時,居住問題也在困擾著越南社會的底層人群。2012年至2014年里,武重義帶領團隊創(chuàng)出了三種低成本住宅的試驗模型S House(S住宅):房屋的主要結構能在三小時內搭建完成,耐久性可以超過三十年,而每個房屋的造價成本不超過3000美元(約兩萬人民幣)。 取名為S住宅的原因也極為簡單,S取自三個S開頭的英文單詞:strong(堅實), sustainable (耐久、可持續(xù)) and steel(鋼)。 S住宅第三版本 更難得的是,住戶們被武重義鼓勵參與到房屋建設過程中,他們可以自主地根據(jù)自己家庭的需求選擇不同材料的構件,進行不同房屋大小的組裝。 這些樣板房在被《紐約時報》等國際媒體報道后,武重義和事務所的伙伴們接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咨詢,這讓這位品嘗過貧窮生活滋味的建筑師得到了極大的鼓舞,也使得他更加堅信: “貧窮者即使生活拮據(jù),也希望過上有尊嚴的生活?!?/p> FPT大學行政樓 會安阿特拉斯酒店 Viettel學院教育中心 Viettel 廠外工作室 FPT大學 越南胡志明市(效果圖) 改變了一個國家天際線的男人 武重義認為通過綠色建筑的建造理念,無論是一棟小住宅,或是一座大型的公共建筑,都可成為城市里的一個花園,從而構建出花園的城市。即使是今天充滿施工場地的胡志明市、河內,也應該被引導成為像新加坡一樣的花園城市。 2013年武重義建起了一座農耕幼兒園,幼兒園在一個大型的制鞋廠旁邊,專門為鞋廠工人們的孩子而建。 農耕幼兒園 幼兒園的主體部分由三個互相交錯的圓圈構成,中間形成三個庭院,為孩子們提供了操場的空間。圓圈的屋頂是綿延的菜園,為孩子們提供了“農業(yè)時間”的場所和一個安全無害的游樂場所。 武重義在建筑里種樹、種植物,不僅簡單構筑“空中巴比倫”的概念,也去了解使用者的實際生活習慣,確保他們會在未來的使用中料理好植物,真正讓植物成為建筑的一部分。 在緬甸進行冥想修行的武重義一家人 這個被贊譽為“改變了越南天際線的男人”,在2012年曾遭遇巨大的壓力:事務所因經營問題即將倒閉,與第一任妻子的婚姻產生了危機。 他接觸并開始學習冥想,用冥想改變自己每日焦躁的心境,逐漸掌握極致的專注力和充分的控制權。 即使近兩年他身在緬甸修行,卻能完全把控事務所項目的進程,每兩個月回到辦公室?guī)兹?,進行密集會議,解決掉所有問題。 “城市農業(yè)辦公室”,武重義建筑事務所新辦公室(效果圖) 胡志明市 事務所內部 武重義建筑事務所工作人員在冥想中 在武重義的帶領下,整個建筑事務所的核心理念不是什么高深的建筑學概念,而是每一個成員必須嚴格奉行佛教里的“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和每日兩小時的冥想。 在持續(xù)的城市拆遷潮中發(fā)展起來的武重義工作室,以迅猛的速度和謙卑的姿態(tài),改變著這個國家的面貌。 新加坡國立大學設計與環(huán)境學院的副院長基什南尼博士評價說,“雖然許多項目的復制性和影響力還在被討論,可他們給予了許多同輩的新興建筑師勇氣,來大膽暢想越南的未來?!?/p> 而當我們問武重義完成緬甸修行后的人生規(guī)劃時,他指著自己寮房前的綠樹: “我事務所的伙伴們已經完全掌握了我的理念,我自己要去找這樣一片森林居住了,像小時候一樣的森林?!?/p> “以后你們要去森林里找我了?!?/p> 鳴謝:武重義建筑事務所(Vo Trong Nghia Architects) 部分圖片由武重義建筑事務所(Vo Trong Nghia Architects)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