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句俗語九個真,農村俗語都是勞動人民在實踐中探索總結的,經過長時間積累的智慧。比如人們常說的“吃飯流汗,一生白干”這句俗語,里面就含著深刻的道理。 可能有許多人納悶,吃飯流汗是多大的事兒。說實話,事說大也大,不信,請聽我給您說說發(fā)小的經歷,體會其中的道理。 在發(fā)小的眼里,這事情比天大得大。他的身體微胖,大學畢業(yè)后自主創(chuàng)業(yè)。由于腦瓜靈活,公司經營得風生水起。發(fā)小自年輕時,就有出汗的毛病,尤其是吃飯,汗水洶涌,擦都擦不迭。你是不知道出汗的痛苦,汗珠像黃豆一樣噼里啪啦的往外冒,銀珠一樣淅淅瀝瀝地流成串。讀書時,因為老用袖子擦汗,袖口總是錚錚亮。現在,口袋里隨時備著手絹,值得驚奇的是,前幾天我看到他行走時竟然拎著一塊大毛巾。許多人都詫異他的多汗,勸他趕快去醫(yī)院看看。 本來也覺得蹊蹺,如今又聽別人嘮叨,發(fā)小的心里犯了疑。創(chuàng)業(yè)正中途,身體卻如此,不敢磨蹭,立馬去了本地的醫(yī)院,特意托了熟人,拍片驗血,做了好多檢查,卻沒查出啥病,后被推薦去看中醫(yī)。診了脈,看了苔,問了癥,診斷為心火過旺,調理一下心臟,火大費水,補一下小腎,筆尖刷刷刷地開了方子,于是早晚兩次,雷打不動地去喝那些泥湯了。 是不是腎虛了,發(fā)小擔憂病情的嚴重性。他小心地喝藥,余外烹些綠豆、木耳、黑豆、黑芝麻等加量食補。遇到朋友聚聚,也是忌著忌那,挑剔的很。我們都開玩笑,建議他回家自查,除了腰酸背疼腿抽筋兒等腎虛的表現,外再檢查小便的射程、房事的頻率和質量。
七臟六腑沒有好的地方,發(fā)小的精神萎靡得很快,常常感嘆生活的無常,工作也漸漸興致索然。沒過兩年,身體消瘦得不成樣子,公司也關了門,真應了那句“吃飯流汗,一生白干”的俗語。 前幾天在路上偶遇,下車閑聊。再次詢問他的病情,他卻笑嘻嘻的回答,一直治療也沒啥效果,后來就索性不管了,管他什么肺病、胃病、腎病,管他能活幾天呢,不把它當事了。但是奇跡出現了,你不管它,病竟然好了,你說邪門不邪門。 后記:相比于一般人天氣熱自然出汗,發(fā)小的出汗是一種病,具體原因難說清楚,可能是類似于亞健康或者焦慮癥之類,主要由精神因素造成。讀書時,他就是個喜歡緊張的人,與人說話便局促不安,開始治病后更是一步跌入地獄,哪都不舒服,醫(yī)生詢問,這疼那疼,渾身沒有不疼的地。后來,病情更嚴重了,每當走進醫(yī)院,就喘不上氣來,甚至在醫(yī)院暈si過去一次。久治難愈后開始胡亂猜想,懷疑得了大病,往往又加重了病情。其實,通過對發(fā)小的經歷敘述,我想表達的是得了疾病,如果不能心情輕松地對待,對治療非常不利,因為思慮過多,憂愁過久,即使沒病也能弄出病來。 綜述:民俗凝結著前人的智慧,大多是正確的?!俺燥埩骱?,一生白干”,這句話通過表象診斷身體內部,是有科學依據的,當然說的出汗是非自然的,如果過于頻繁出汗,最好找醫(yī)生看看,然后積極樂觀地治療,心態(tài)平和,反而對治病更有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