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皮膚慢性潰瘍: 豬油,蛋黃按2:1比例,雞蛋煮熟取黃,豬油煉化去渣,按比例配制,在瓷皿里烤化拌勻,備用。取適量外涂患處。黃芪(30克)豬蹄湯吃肉喝湯。 二十八、牙齒松動外治: 1、五倍子、干地龍各15克,研粉備用。先把生姜切片擦松動的牙齦,再取少量藥粉敷上。5日內(nèi)禁止咬硬物。 2、每次叩齒36下,一天4次。 3、每次按摩上下牙齦各9下至微微能吸出血吐掉,一天2次。 二十九、發(fā)燒: 孩子發(fā)燒食療方(2一3歲),大米50克,淡豆豉30克,煮8成熟,加蔥白三節(jié),薄荷10克,煮至熟,分多次喝汁,一天一劑,三天。 三十、山西梁全龍骨折后長骨頭方: 乳香沒藥血竭自然銅各50克,木通杜仲羌活生川烏生草烏各30克,瓜蔞透骨草雞血藤各20克,紅花100克,共研粉。取2個月小雞帶毛榨肉醬,與黃酒及藥粉拌勻外敷患處,每天換藥。 三十一、(中國中醫(yī)藥報)滴蟲性陰道炎: 椿樹根皮、蛇床子各25克,蒲公英20克,枳實12克,水煎去渣,坐浴,每次30分鐘。 三十二、治老年性陰道炎方: 生地熟地山萸肉薏苡仁各15克,山藥枸杞子茯苓澤瀉各12當歸知母各9甘草5克水煎服。外洗方淫羊藿蛇床子地膚子何首烏當歸百部蟬蛻各15克,赤芍黃柏龍膽草金銀花各10,水煎取液,坐浴,每次20分鐘,每日2次。7日為1個療程。一般用藥1~3個療程可愈。 三十三、細菌性陰道炎脾濕下注: 黨參10g白術(shù)10g茯苓20g白扁豆30g薏苡仁30g敗醬草30g 細菌性陰道炎肝經(jīng)濕熱:龍膽草10g黃芩10g柴胡10g梔子10g車前子10g澤瀉10g木通10g當歸10g生地15g淡竹葉10g生甘草6g 。水煎服。 三十四、《中國中醫(yī)藥報》治腦梗,心梗方: 三七30克,丹參75克,川芎60克,銀杏葉18克,合歡皮45克,赤芍30克,紅景天30克,共研粉,每次3克,一天三次,30天為一療程。嚴重者去醫(yī)院救治。 三十五、料姜石妙用: 1、料姜石10克,陳皮,防風,白術(shù),茯苓,白芍,黃連,山藥,砂仁,薏苡仁,肉桂,甘草各1克,共研粉,內(nèi)服一次10克,一天2次,服15天。治慢性結(jié)腸炎。 2、料姜石10克,黃連,木香,芍藥,甘草各1克,共研粉,口服一次7克,一天2次,治痢疾,腹瀉,嘔吐。 三十六、中國中醫(yī)藥報,下奶方: 當歸8克穿三甲8漏蘆8麥冬8白芍8柴胡8川芎8青皮8薄荷5王不留行15瓜簍15皂刺15克,用豬蹄子(藥名新阿膠)煮的湯煎服。 三十七、乳腺增生方: 山慈菇淫羊藿丹參各10克,當歸青皮五味子柴胡各15克,茯苓30克,白術(shù)20克,艾葉王不留行各5克。水煎服,藥渣煮水熱敷患處。或甘肅省腫瘤醫(yī)院安乳化瘀丸。 三十八、中國中醫(yī)藥報鼻息肉: 1、內(nèi)服方,蒼耳子、石膏各30克,川芎防風白芷細辛各20克,荊芥辛夷羌活蘇葉、牙皂各10克,共研粉備用。每次取10克沖服,每日3次,21天為一療程。 2、外用方,烏梅肉炭、硼砂各9克,冰片1克,共研粉,涂檫患處。 三十九、帶狀皰疹后遺癥: 全蟲40克、柴胡40、細辛25、赤芍20、白芍20、威靈仙35、桂枝25克,共研粉,內(nèi)服每次8克,每天3次。(中國中醫(yī)藥報) 四十、(中國中醫(yī)藥報)干眼癥(角結(jié)膜干燥癥): 1、百合紅棗粥:百合10克,山藥15克,薏苡仁20克,紅棗10個去核,共煮粥食用。百合滋陰降火、山藥滋腎潤肺、薏苡仁利濕健脾、清熱排膿、紅棗含維生素A和C。 2、桑葉煮水,用紗布蘸藥水熱敷眼睛,每次5分鐘,一天2次。 四十一、腎結(jié)石食療方: 豬蹄子(藥典叫新阿膠)半斤,蔥(帶須)1斤,加鹽和調(diào)料煮熟(帶蔥,肉)吃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