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蓮樂鄉(xiāng)游 五蓮老百姓原創(chuàng)舞臺 每天早上 5點30與您相約 題記 時光飛似箭,歲月入川流。 故土情何了,兒童夢未休。 門前排大戲,樹下說西游。 日子如今好,偏懷過去愁。 座落在縣城南部五公里的山村羅圈,有一棵古槐樹,已是200多歲的高齡。如今,還是那么茂盛,那么堅強,那么低調。在我的眼里,她又那么親切一一一因為她是家,是根,是童年,是記憶,是鄉(xiāng)愁。 離開羅圈老家,算起來已經(jīng)有三十多個年頭。無論時光如何逝去,歲月如何變遷,在我的腦海里,她,從來沒有老,絲毫沒有模糊,她似乎已經(jīng)定格,已經(jīng)定格成揮之不去的風景。 是誰,是那一年栽的這棵樹,已無法知曉。為什么要栽下一棵槐樹,我想是因為一個真實的故事----山西洪同縣大槐樹村移民的故事吧! 童年,我是在這棵樹下長大的。 每當夏日,老槐樹下總是最熱鬧的地方。村子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聚在槐樹下乘涼,拉呱兒,還有些男人們打撲克或下軍棋,小孩子們或抓迷藏,或找些小石子圍在地上來'媽虎吃小孩'。我,記不清有多少個這樣迷人的夜晚。 上三年級的時候,也就一九七七年正月初一,我是哭著從這棵樹下搬走的。搬到離這兒五里地的靈公山腳下,一個叫燕子窩的荒嶺上。開始村名就叫燕子窩,以后叫羅圈新村,現(xiàn)在叫新興村。長大了才知道,這次搬家是因為響應國家號召,增加糧田,也是為了防止水災。從此,這棵樹便獨自在那里靜靜得守望著日出日落,一年四季;守護著初心與原來的家園,見證著家鄉(xiāng)一天天的變化。 時光荏苒,歲月的年輪在她身上加了一圈又一圈。不知不覺中,幾十年過去,但她依然枝繁葉茂、綠蔭如蓋。 如今,她身邊更多了一些繁華,多了一些車來車往。因四面環(huán)山,四面繞水而得名的'羅圈',已經(jīng)成為碩果飄香、五谷豐登,道路四通八達的'金圈、銀圈'。 她,微笑著,如同一位老人,如同母親,溫柔地佇立于老村的路下,給人們一種祥和與溫存,向世人訴說著久遠而動人的故事。 每次回家,我總想過去看看老槐樹,雖然樹下空無一人,可我分明看到了樹下那曾經(jīng)熟悉的身影和往事。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魅力五蓮”的關鍵一年。五蓮縣鄉(xiāng)村旅游協(xié)會微信平臺以推介五蓮鄉(xiāng)村旅游為宗旨,挖掘鄉(xiāng)村原真文化,塑造鄉(xiāng)村旅游品牌。 |
|
來自: gudian386 > 《故鄉(xiāng)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