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組成:附子15g,肉桂、炙甘草各9g,干姜、蒼術(shù)、雞蛋殼各20g,厚樸、枳殼、紅花各12g,白芍、元胡各15g,吳茱萸10g,黃芪35g。 用法:將以上各味藥一起研粉,沖服,每次3g,一日兩次。 功效:溫里散寒,理氣、活血、止痛。 主治:慢性胃寒、胃痛。 方解: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窩處發(fā)生疼痛為主癥的病癥,亦稱“胃脘痛”。 寒性胃痛主要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外感實(shí)寒之邪,一種是內(nèi)傷所致的虛寒,而慢性胃痛、胃寒屬后一種情況,即脾胃虛寒引起的胃痛。脾與胃相表里,同居中焦,共奏受納運(yùn)化水谷之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