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云昭(讀史專欄作者) 韋莊《江城子》里的萬人迷潘安: 緩揭繡衾,抽皓腕,移鳳枕,枕潘郎 王實(shí)甫《西廂記》里提到的潘安之美: 看你個離魂倩女,怎發(fā)付擲果潘安。 古時候,若有哪家的公子相貌俊美且飽讀詩書,人便會形容其“貌似潘安,才比宋玉”。 潘安在人們心中,也是對美貌的一種定義,因?yàn)楣糯滥信判邪裰?,他稱第二,第一便榜上無名了。 只是,歷史上,潘安最先出名的,并不是美貌,卻是他的才情。 潘安其本名潘岳,字安仁,小名檀奴。公元247年,出生于曹魏時期的官宦家庭。 潘岳自小便隨著父親四處游歷,他在洛陽太學(xué)念書的時候非??炭嘤霉?,所以年輕的潘岳就已經(jīng)擁有了驚人的才華。 他早年時所作的《秋興賦》、《藉田賦》以及《悼亡詩》等文筆優(yōu)美,飽含深情,可以說是那個時代的頂峰之作了。 《晉書》稱“潘岳以才穎見稱,鄉(xiāng)邑號為神童。” 由此可見,潘岳的才情也獲得了普遍的認(rèn)可。 只是,潘岳實(shí)則卻是個趨炎附勢的馬屁精。史書上記載: “潘安為首,與石崇等諂事賈謐,每候其出,輒望塵而拜。” 話說,西晉時, 晉惠帝司馬衷是個癡呆皇帝, 大權(quán)掌握在皇后賈南風(fēng)手里。賈皇后大樹親黨, 委任她父親賈充的外孫、后入繼為賈充孫子的賈謐為散騎常侍、后軍將軍, 于是賈謐成為一個權(quán)勢熏天的人物。 潘岳趨炎附勢, 投靠賈謐。他和著名的大富豪石崇一起巴結(jié)、奉承賈謐。他們每次在路上望到車輛揚(yáng)起的塵土, 就把自己的車停在路的左邊, 望塵叩拜。后來賈謐便任命潘岳為著作郎、散騎侍郎, 最后還做了給事黃門侍郎。 潘岳的母親不喜他的做法,,幾次訓(xùn)斥說:“你現(xiàn)在做了給事黃門侍郎,也應(yīng)該知足了。為什么要這樣阿諛權(quán)貴, 奔走不休呢?” 但是, 潘岳不聽母親的勸告, 依舊是看到賈謐的車子便望塵而拜。 我確實(shí)不想去想像,一個容顏驚為天人的美男子,如此卑躬屈膝的模樣。 而他的作品《藉田賦》也是一篇頌揚(yáng)晉武帝司馬炎親自下田躬耕的馬屁文。 其文雖詞藻清艷,聲震朝野,但也因此遭人嫉恨,導(dǎo)致他被貶至河陽做縣令。 潘岳做河陽縣令時,也不閑著。可能是文人的雅興作祟吧,他結(jié)合當(dāng)?shù)氐乩憝h(huán)境,驚喜的發(fā)現(xiàn)河陽這個地方竟極其適合栽種桃花。 于是他便下令使?jié)M縣栽種桃花,澆花息訟甚得百姓遺愛,百姓因此還稱他為桃花縣令。 只是潘岳這個人雖然貌美有才,可卻是個藏不住心事,易沖動的人。 公元296年,潘岳回京做官后,尚書仆射山濤、領(lǐng)吏部王濟(jì)、裴楷等受寵,潘岳心中憎恨他們,于是在宮殿大門柱子上寫下歌謠: “閣道東,有大牛。王濟(jì)鞅,裴楷鞧,和嶠刺促不得休。” 隨后不久便又被左遷離洛陽更遠(yuǎn)的懷縣做縣令。 誰知潘岳卻也并未因此而消沉,反而做得有聲有色、政績斐然。 朝廷見此,又將他提拔到京城做財政部官員。 可是他仿佛天生便無緣為官,還沒多久,便再次因?yàn)榉甘卤幻饴?,被太傅楊駿引入門下做了太傅主簿。 后來太傅楊駿被害夷三族,作為幕僚的潘岳自然也在被誅之列,幸得友人公孫弘為其在楚王面前說好話,這才免于一死。 只是后來,卻還是由于他“性輕躁,趨世利”,不但自己在八王之亂后丟了性命,還連累三族被誅。 另一方面,雖然潘岳的仕途不順,可他卻有個青梅竹馬,兩相恩愛的妻子。 他的妻子便是西晉名儒楊肇之女,楊容姬。 要說這現(xiàn)代社會中,男生長相俊美又有才華,身旁的蝴蝶自然是多不勝數(shù),心智稍不堅定,便容易淪陷在這花花世界中。 可是潘岳,人家可是公認(rèn)的第一美男子??!但他對妻子的用情專一,也是十分難得的。 對于潘岳而言,卻是世界那么大,偏愛一枝花。 潘岳十二歲,楊氏十歲,青梅竹馬的兩個人便定了親。 婚后,倆人共同甜蜜生活20多年,夫妻情深,羨煞旁人。 可老天就是很奇怪,偏偏喜歡讓紅顏薄命,讓才子愁思。 楊氏不幸早亡,潘岳對她是念念不忘,日思夜想的。 于是便作了三首悼亡詩來懷念早亡的愛妻。 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 清商應(yīng)秋至,溽暑隨節(jié)闌。 凜凜涼風(fēng)升,始覺夏衾單。 豈曰無重纊,誰與同歲寒。 歲寒無與同,朗月何朧朧。 展轉(zhuǎn)盻枕席,長簟竟床空。 床空委清塵,室虛來悲風(fēng)。 獨(dú)無李氏靈,髣髴覩爾容。 撫衿長嘆息,不覺涕沾胸。 沾胸安能已,悲懷從中起。 寢興目存形,遺音猶在耳。 上慚東門吳,下愧蒙莊子。 賦詩欲言志,此志難具紀(jì)。 命也可奈何,長戚自令鄙。 ——潘岳·《悼亡詩·其二》 詩中句句體現(xiàn)著潘岳對妻子早逝的悲痛和濃濃的思念。 唐朝詩人元稹對潘岳的悼亡詩有個評價“潘安悼亡猶費(fèi)詞”,我覺得這其中不免有些妒忌的成分。 要知道魏晉時期文風(fēng)便是鋪墊、堆砌成風(fēng)。這與潘岳這個人,卻是沒有什么太大關(guān)系的。 我們縱觀潘岳這一生,想這一世沽名,卻是一生負(fù)累。 想走仕途,卻仕途不順;想同楊氏恩愛白頭,卻不曾想楊氏早逝;就連想活下去,也由不得自己。 最后,倒是憑著容貌,在悠久的歷史中,留下了足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