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攝影干貨】微單入門操作技巧詳解

 孫陽712ys 2019-07-21

漢皇昨天應朋友要求寫了一個關于微單的入門小教程,看到那么多的朋友需要。于是漢皇又整理了一下資料,弄了一個更詳細一點的小教程。

給大家參考一下:

買相機的最終決定因素1是你的荷包厚度,2是你對機器的喜愛程度。

本身機器跟主人之間我覺得也需要1個磨合期。最大限度的去了解機器,了解性能,掌握技巧才是關鍵。。。不然跟個傻瓜機在手里沒差別。。。
選擇相機,預算是最重要的。看自己預算來決定吧,如果實在糾結不清的,在荷包允許的情況下,買新不買舊是首選原則! 其實現在的微單性價比還是相當不錯的,比漢皇十幾年前剛學攝影那會,朋友們要幸福多了。至少在初學的時候不用花錢買膠卷洗照片才能夠看到效果。

**淺談攝影的基本構圖方法 **

構圖是一門歷史悠久的學科,早在攝影出現的2000年前,希臘和羅馬人就已經應用了構圖法則。在現代建筑學中,構圖法也是拍攝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關于攝影構圖的定義十分簡單:在圖片范圍內,有美感地選擇和安排物體。

有些構圖方法是將圖形或物體擺放在特定的位置,而有些方法是靠改變相機的視角,只要相機有微小移動,就能在構圖上產生強烈的變化。一些抓拍的照片也可能具有良好的構圖,然而絕大多數好照片是用心創(chuàng)作的成果。如何創(chuàng)作出好照片呢?首先要學習的就是構圖。

當你看完本帖之后,你會發(fā)現構圖將成為你攝影思維的一部分,并進而成為你的直覺。有些照片格外出色,主因之一就是具有良好的構圖,這也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研究下:**如何善用構圖來改進你照片的質量。 **

黃金分割:

“黃金分割”公式可以從一個正方形來推導,將正方形底邊分成二等分,取中點X,以X為圓心(??此處省略公式推導過程數千字)作一線段交于對角線,這樣就把矩形分成了三個不同的部分。

現在,在理論上已經完成了黃金分割,下一步就可以將你所要拍攝的景物大致按照這三個區(qū)域去安排,也可以將示意圖翻轉180度或旋轉90度來進行對照。

QQ截圖20150315211005.jpg

**三分法則: **

“三分法則”實際上僅僅是“黃金分割”的簡化版,其基本目的就是避免對稱式構圖,對稱式構圖通常把被攝物置于畫面中央,這往往令人生厭。在上圖中可以看到與“黃金分割”相關的有四個點,用“十”字線標示。用“三分法則”來避免對稱在使用中有兩種基本方法。第一種:我們可以把畫面劃分成分別占1/3和2/3面積的兩個區(qū)域。

![QQ截圖20150315211205.jpg](http://upload-images./upload_images/95182-68d2b558bb973b7e.jpg)

直接參照圖示的四個“黃金分割”點。例如,設想我們看到了非常引人入勝的風景,但缺少具有優(yōu)美幾何結構的被攝主體,這樣拍出來的照片只會是一個空洞泛味的場景,那該如何處理呢?試著尋找一個與這種單調的環(huán)境形成鮮明對比的物體,并將這一被攝物置于如下圖中的其中一個“十”字點位置,這樣照片就有了一個明顯的錨點,并將觀眾的目光由此出發(fā)引導至整個風景。

QQ截圖20150315211303.jpg
QQ截圖20150315211343.jpg

**天然畫框: **

有時在我們看到的場景中有一個引人注目的被攝主體,但往往由于主體周圍雜亂的環(huán)境分散了觀眾的注意力而削弱了主體的吸引力,使照片最終的效果令人很失望。試試尋找一個能夠排除雜亂環(huán)境干擾的天然畫框使觀眾注意力集中于被攝主體,如圖所利用主體周圍的樹枝形成一個天然畫框從而使中間的山巖更為突出。

QQ截圖20150315211446.jpg
QQ截圖20150315211501.jpg

**交叉線: **

交叉線/對角線實際上又是“黃金分割”的另一形式,其基本思想是提供了一條指引你視線的引導線,較為理想的是某兩個邊角之間的連線。傳統(tǒng)的方法認為左上角是最好的起始點,因為大多數人習慣從這里開始瀏覽一幅圖畫(注:這一觀點其實很多人看法不同)。但這種對角線如果是單一的直線往往會很平泛而令人厭煩,所以總要在圖中有某種點綴,(如小船圖)中出現了一個多條斜線集聚的焦點,讓觀眾的眼睛可以多方向地沿著引導線瀏覽而使畫面生動有趣。

QQ截圖20150315211608.jpg

下圖中有兩個錨點:小船和涼亭,恰到好處的點綴打破了原本很泛味的對稱。

QQ截圖20150315211648.jpg

說了那么多,大家是否真正從中汲取到攝影營養(yǎng)了呢?我們怎樣看待自己作品中的構圖缺陷,怎樣練就在拍攝時留心布置畫面疏密間架。其實,了解構圖的意義在于建立正確的審美觀,了解美的奧秘,才能獲取美,才能更好地欣賞美。這一切都需要你拿起手中的相機去嘗試拍攝,慢慢體會的哦~~

各名詞解釋,實際使用中的參數參考設置等等
參考各種焦段的最佳作用

8mm魚眼:拍攝的照片為球狀影像,有180度的視野,變形極為嚴重。

16mm魚眼:左右呈桶形變形,有180度的視野,適合大景的拍攝和夸張描寫。

18mm超廣角鏡頭:有100度的視野,適合大景的拍攝和夸張描寫,近距離拍攝時,左右兩邊會有變形。

20mm超廣角鏡頭:94度的視野,適合大景的拍攝和夸張描寫,近距離拍攝時,左右兩邊會有變形。

24mm超廣角鏡頭:94度的視野,適合大景的拍攝。

28mm廣角鏡頭:74度的視野,適合一般的旅游照、風景照、紀實攝影等。

30mm廣角鏡頭:70度的視野,適合一般的旅游照、風景照、紀實攝影等。

35mm廣角鏡頭:62度的視野,適合一般的旅游照、風景照、紀實攝影等。

50mm標準鏡頭:45度的視野,視野和透視感最接近人眼,幾乎不變形,適合團體攝影、人像、生活照寫真、紀實攝影等。

85mm人像鏡頭:28度的視野,極適合拍攝七分身、半身、大頭照。

105mm人像鏡頭:23度的視野,極適合拍攝七分身、半身、大頭照,有略微壓縮感。

135mm人像鏡頭:18度的視野,極適合拍攝七分身、半身、大頭照,有輕微壓縮感。

180mm望遠鏡頭:13度的視野,極適合拍攝七分身、半身、大頭照、全身照,中等壓縮感,能將遠處的景觀拉近。

200mm望遠鏡頭:12度的視野,極適合拍攝七分身、半身、大頭照、全身照,中等壓縮感,能將遠處的景觀拉近。

300mm望遠鏡頭:8度的視野,能將遠處的景觀拉近,壓縮感明顯,適合拍攝荷花、大型鳥類、體育攝影等。

400mm望遠鏡頭:6度的視野,能將遠處的景觀拉近,壓縮感明顯,適合拍攝荷花、大型鳥類、體育攝影等。

600mm望遠鏡頭:4度的視野,能將遠處的景觀拉近,壓縮感明顯,適合拍攝一般鳥類、野生動物等。

1000mm望遠鏡頭:2度的視野,能將遠處的景觀拉近,壓縮感明顯,適合拍攝小型鳥類、野生動物等。

**什么叫高感? **

拍照就是在一定光線條件下 通過調整相機參數達到正確曝光的過程

數碼相機的芯片就像一個接收器 需要一定量的光才能成像
高感就是ISO 它是調節(jié)接收器對光的敏感度的 ISO數值越大 接收器越敏感 同等條件下 只需要少量的光 就能達到正確曝光 但負面影響是噪點增多

鏡頭的光圈 類似于通道閥門 控制著光量 光圈越大 通道越大 同等情況下 進入的光線就越多
在光線不佳的室內或者夜晚 為了達到正確曝光 會采取提高高感或者放大光圈的措施
數值越小 光圈越大 用F表示 F=1.4 2.0 2.8 4 5.6 8 相鄰數字相差一檔
什么叫一檔呢 就是指一倍 F=2.0進光量是F=2.8進光量的1倍
20/1.7光圈比17/2.8大上一檔還多的說法就是這個意思
反正鏡頭后面拖著的數字 數值越小越好就是了。。。 這個好主要體現在2方面

  1. 更好的虛化
  2. 光線不足時成功率更高

教大家一個方法理解

晚上室內 拿出相機 把ISO調低(100,200隨便)把光圈調小(4以上都可)
然后按下快門。。。。啪的一聲

。。。 。。。 等了N久 又是啪的一聲 為什么呢? 第一個啪相當于相機把通道打開了 讓光進入 第二個啪是把通道關閉 相機接收器的敏感度被你設置得很遲鈍(感光度)進光的通道也很小 (光圈) 夜晚室內光線本來就不足 為了正確曝光 得到足夠的光量 相機只能采取延長進光時間的辦法了.

還有一點

高感的本質就是提高快門速度 (聯(lián)系我上一段 就是縮短啪啪2聲之間的時間)
如果你要拍運動的物品 比如小孩子 狗狗啊 快門速度不足的話 還是會糊的

是否必須要使用三腳架 幾個辦法 1. 提高高感 2. 放大光圈 3. 如果是奧林巴斯 打開機身防抖 如果是松下的變焦鏡頭 打開鏡頭防抖 4. 如果你不嫌麻煩 上三腳架

選到此模式下按【Fn鍵】你會發(fā)現對焦框變成黃色 此時 按上下左右鍵 焦點可以自由移動 轉到右上角滾輪 焦點可以縮小放大 按最右下角的【刪除】鍵焦點自動回到中心 因為我是日版,以上按鍵名字是隨便取的,和中文版可能不同,大家理解就好
怎么提高快門的速度呢?
選S檔,快門優(yōu)先。 首先設定ISO上限為800
然后用S檔,相機會根據你選擇的快門速度來相應選擇光圈 ISO

還有就是把燈開亮點

關于白平衡
白平衡 按Q MENU,一直按按到AWB處,按上下鍵就可調,看屏幕決定喜歡的效果。 另外,白平衡還可自定義還可微調 這個等稍微進階一些再講

關于MF
MF一般只有轉接其他無法自動對焦的鏡頭或者,距離太近AF無法對焦的時候才使用的。 使用MF模式,顯示屏自動會對對焦區(qū)域放大。旋轉對焦環(huán)達到最清晰處按下快門即可。 拍遠景就用自動對焦方式,或者用場景模式里的建筑模式 有重點的用一點對焦,將對焦點移動到你想要對的東西上。

關于M4/3特性
M4/3有個特性,就是鏡頭全開光圈效果不比最佳光圈差多少,大部分鏡頭全開光圈都是最佳光圈。 和單反有點不同,代價是最小光圈會受到影響,沒有單反清晰。

**關于焦段 **

焦段,簡單說就是變焦鏡頭焦距的變化范圍。

鏡頭焦段的劃分:
首先是標頭--就是所謂的標準鏡頭。它的視角在43度左右,這時照片的透視是最接近人類眼睛。片幅不同,標頭的焦距也是不同的。135片幅的標準鏡頭在50mm左右,120的6×6標頭焦距在80mm,300d的標頭在50÷1.5=33mm左右。紀實類的照片使用標頭可以忠實的記錄你看到的東西,所以紀實攝影大師們大多喜歡使用標頭,比如法國攝影泰斗布勒松。

當焦距小于標頭的時候,鏡頭可以記錄更大視角的影像,所以稱為廣角鏡頭。廣角鏡頭的透視是被夸張的。在廣角鏡頭下,近的更大,遠的會更小,尤其在風光攝影中可以得到更具視覺沖擊力的照片。

比標頭焦距大1.5~4倍的焦距的鏡頭稱為中焦。一般中焦鏡頭的變形最小,而且設計成超大光圈也相對容易,所以人像攝影是中焦最擅長的。一般標頭的1.5~2倍的焦距運用于拍攝全身、半身的照片。大于2倍的鏡頭多用于拍攝特寫,鏡頭里被人稱為“人像王”的幾支鏡頭都出現在這個焦段。

大于標頭焦距2倍以上的鏡頭稱為望遠鏡頭。顧名思義,望遠鏡頭就是可以實現“望遠”拍攝,多用于體育、動物等拍攝,風光片中望遠鏡頭的應用可以使景觀的遠近透視被壓縮。

**關于光圈 **
簡單的說 F后面的數值越小,光圈越大。光圈的作用在于決定鏡頭的進光量,光圈越大,進光量越多;反之,則越小。簡單的說就是,在快門不變的情況下,光圈越大,進光量越多,畫面比較亮;光圈越小,畫面比較暗。

**關于煙花拍攝 **
A檔或M檔,上腳架或者找支撐點放置,倒計時2秒拍攝 光圈小點,F8~11,ISO要低
快門根據情況調整,要看周圍的環(huán)境亮度。
主要是周圍都放。。。煙太大。。。后期把其他去了色看起來好點 再考究點,用快門線,B門快門,根據煙花來決定快門釋放

**關于:某個場景用什么樣的光圈、ISO拍呀,列入夜景、人像、海、風景、小物這類的 **

以GF1為例,20/1.7定焦頭和14-45變焦頭的情況,以下情況不是絕對的,根據實際情況再調整

人像
室外 天氣好的情況
20/1.7 A模式 光圈1.7起均可,F2起更銳利,半身照、七分照均能獲得較好的虛化效果,P模式、美肌、人像模式也可.14-45 A模式 焦距調至40左右,光圈最大,盡量接近被攝對象,半身照、七分照能獲得較好的虛化效果。P模式、美肌、人像模式也可

**逆光的情況如何人臉不暗,強制開閃光燈/對人臉點測光+調整曝光補償/+曝光補償 **

室內/陰天
20/1.7 A模式 光圈1.7 ISO上限不要超過800,被攝物體是運動時,盡量提高快門(A模式下通過手動調高ISO實現)不容易糊。

14-45 如快門速度太低或被攝物體是運動時,盡量保持光圈最大,提高ISO。實在太暗基本只能放棄。

**夜晚 **
同室內/陰天

**夜景 **

不上腳架的情況 20/1.7 A模式 光圈最大 ISO上限不要超過800,一般快門在1/30時可以直接拍,太低的話,手動調高ISO 14-45 A模式 光圈最大 ISO上限不要超過800,由于變焦頭自帶防抖,快門根據情況而定,如果容易拍糊則手動提高ISO 上腳架的情況/放置在固定位置上時 20/1.7 14-45 夜景模式或A模式 F11~F16,ISO固定100,根據出片的情況再調整-曝光補償,長時間曝光可以使流水像絲綢一樣,燈光出現星芒 *可使用倒計時模式,倒計時2秒自動快門,放置按下快門的一瞬間手的抖動

**最后在說一下關于煙花的拍攝問題: **

上腳架的情況/放置在固定位置上

A模式 F8~F11,ISO固定100,根據煙花的釋放調整快門時機 或者M模式根據情況自行設定,光圈快門時機,多試幾次。有條件的B快門,用快門線控制更好。。。

另外,松下的相機有自動測光偏欠曝的傾向,根據情況稍微+些曝光補償可能會更明亮些,但注意不要加太多了。如果吃不準就不要加了,欠曝后期可以調亮。過曝后期無法調回來。。。

這個曝光問題其實是最最重要的,切記:數碼照片寧可欠一到兩檔曝光,也不要曝光過度。曝光過度的話,后期很難處理。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