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成長的道路,并非一帆風(fēng)順,有時逆境可能也是一種運氣。與困難作斗爭不僅增強了我們的生活意志,也為未來更激烈的競爭準備了豐富的經(jīng)驗。 一個人善于從艱苦的生活中學(xué)習(xí),磨練意志,就像在崎嶇的懸崖上扎根的大樹,長成最高大的樹木,昂首挺胸。 唐朝有一位名叫裴休的宰相,他非常虔誠地信仰佛教。他的兒子裴文德在青年時便考中了狀元,皇帝給他封名為翰林。但是裴休認為,他的兒子在年少仕進,輕易就飛黃騰達這種太順的環(huán)境實在是不利于兒子成長的。 因此,他堅持送他的兒子去寺院修行參學(xué),并要求他從最辛苦的“水頭”開始。 結(jié)果,這位年少得志的翰林學(xué)士,不得不每天在廟里挑水、砍柴、燒火做著很辛苦的活,還要和廟里的和尚一起吃齋。幾個月后,這個風(fēng)流倜儻的小伙子面色也黑了,臉也瘦了。他的手和肩膀結(jié)滿了繭子。 每次他要求回家時,他的父親總是說:“再等一陣子!“廟里的和尚也沒有因為他的宰相公子特別對待他。 幾個月很快又過去了,有一天輪到裴文德挑水了,身心疲憊的裴文德終于忍耐不住了,他痛苦地抱怨道:“翰林擔水汗淋腰,和尚吃了怎能消?” 寺廟的住持武德禪師聽到后笑了,也念了兩句詩對接道:“老僧一炷香,能消萬劫糧。”(論功德而言,我只要在廟里燒一炷香的功德,供養(yǎng)萬世,我都能夠消受。)裴文德嚇了一跳,從那以后他從此收束身心,苦勞作役。 通過這個故事,我想引用一句巴爾扎克曾經(jīng)說過的一段話,來闡明裴休的宰相對兒子的苦心用意:“困境是珍貴的賜予,它是天才的進身之階,同時也是弱者的無底之淵。” 生活中有兩種境遇:順境和逆境。每個人都可以微笑著面對順境,但很少有人能微笑著面對逆境。你可能會說,“什么,在逆境中微笑嗎?這怎么可能呢?也許早已經(jīng)被一些失敗、困境和各種挫折折騰的痛苦不堪了。面對脆弱的心,誰能微笑著接受逆境? ' 然而,當看看那些在我們身邊取得成就和成功的人,他們的人生并非一帆順風(fēng)的,但是他們卻能夠以頑強的毅力最終走出逆境。逆水行舟,也會創(chuàng)造奇跡。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逆境難道不可以成為幫助我們成功的動力嗎? 在逆境中乘風(fēng)破浪的人是勇敢的人。被逆境嚇倒的人是懦夫。敢于面對逆境的人是命運的主人。 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會有過愛情的失意和得意,職場的失位和上位,生意的失敗和成功,但這就是人生要走的旅程,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做的就是在順境中乘風(fēng),在逆境中破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