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過孩子拖拉磨蹭的經(jīng)歷,我自己也有過因為孩子拖拉磨蹭,特別抓狂的時候。 那是我們家孩子剛開始上幼兒園的時候。在上幼兒園之前,我們家每天早上都是睡到自然醒的。所以上幼兒園之后呢,要孩子每天七點半起床,真的是很難做到。 那時候我慣用的做法就是:先喊他起床,喊幾次,如果孩子還沒有反應,就開始吼,吼了如果孩子還是不起,就強行把他拽起來穿衣服,穿完衣服如果孩子還是沒醒過來,就會開始抓狂,有時候就會把他直接丟給爸爸,管我自己出門去了。 在課程中我們學習到,孩子拖拉磨蹭可能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因為孩子他只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著急,這跟我們大腦皮層的發(fā)育有關系。腦科學的研究發(fā)現(xiàn),負責計劃和控制的前額葉皮層是要到25歲才能發(fā)育成熟,所以兒童時期的孩子還不完全具備管理自己時間的能力。 第二個原因,是家長對孩子的事情控制的多了,孩子感覺被逼無奈,用拖拉磨蹭的方式來消極對抗,比如說完成了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家長還要額外增加作業(yè)內(nèi)容。 第三個原因,是孩子相關的生活學習技能不熟練,孩子的技能是跟他的年齡相匹配的。3、4歲的孩子穿衣服就需要10分鐘,刷牙需要5分鐘,但是心急的爸爸媽媽覺得太久了,或者要趕著出門時間不允許,就會不停地催促、甚至包辦幫孩子做,孩子的技能得不到訓練,看起來就會越來越磨蹭。 針對這三個原因,也有三招解決的辦法。 第一招是給孩子提供有趣好玩的有限制的選擇,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第二招是用啟發(fā)式提問引導孩子自己思考解決問題,把責任還給孩子。 第三招是帶著愛放手,給孩子學習和鍛煉生活技能的機會,當看到孩子一點點的進步時,給予及時的反饋和鼓勵。 在晚上的集中學習時,有位媽媽說,他們家的孩子已經(jīng)12歲了,在數(shù)學方面有些吃力,平時在寫數(shù)學作業(yè)的時候就會拖拉磨蹭。 媽媽看到孩子皺著眉頭對著幾個數(shù)學題遲遲不動筆,就有點著急,她想試著引導孩子自己找到解決的辦法,而不直接給出主意,因為她覺得初中的孩子還有一年就面臨住校了,她想讓孩子學會靠自己,不要依賴媽媽。 孩子覺得自己已經(jīng)想了很久依然不知道怎么辦,好不容易媽媽看到自己了,她就像抓住一棵救命稻草一樣,希望媽媽能幫助自己,但媽媽卻總是要自己想辦法,她覺得很無助,甚至有點抓狂。 在這個過程中,媽媽想放手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但孩子卻并未因為媽媽的放手,而感受到價值感,甚至還因為媽媽的放手,而感覺不到歸屬感。 那到底怎么做才是帶著愛放手了?我們需要做到這幾點。 1、花時間訓練 孩子從任何一個不會做的事情到自己獨立完成,需要多次的訓練才能習得技能。 比如孩子的數(shù)學作業(yè),每天上完課要完成作業(yè)的時候,先幫孩子復習檢查當天學習的內(nèi)容是否已經(jīng)掌握,如果沒有掌握的部分,怎么樣幫助孩子補上。 在做作業(yè)的過程中,教會孩子先自己獨立完成,不懂的部分從書上找答案,再不懂就求助網(wǎng)絡、老師、同學,幫孩子建立起解決問題的工具和渠道。 2、相信孩子從錯誤中學習 幫助孩子建立起了做作業(yè)的流程,并有了解決難題的工具和渠道,就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完成,可能一開始孩子并不能完全達到我們的期待,依然會有完不成的時候,給予適當?shù)奶嵝押鸵龑В嘈藕⒆釉谶@個過程中能夠有所收獲。 3、慢慢放手 說到慢慢放手,就是要結(jié)合孩子的實際情況進行,不同階段安排不同的訓練任務,從簡到繁,從易到難,讓孩子先體驗一個個的小成就,增加孩子的自信,比如,剛開始有60%的作業(yè)能獨立完成,再到80%,90%……這樣讓孩子不覺得難以完成而喪失自信。 相信每個家長都是愛孩子的,我們給孩子的愛,要有力量,能帶來孩子的能力感和價值感,才是真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