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的生活較幾十年前相比要富裕很多,絕大部分的人都可以吃飽穿暖,說到吃喝,現代人對于這方面可是尤為講究,而且平時隨便就可以去飯店“搓一頓兒”,對于一些事先約好吃飯的人經常會提前說一句酒桌上見,吃飯喝酒已經再常見不過了。
關于喝酒這方面,老祖宗留下一句俗語“酒不上臉,為人陰險”,這句話你們聽說過么?
無論是在餐館酒店還是在家里吃飯,都可以輕易地看到酒的影子,酒不但已經成為了一種生活必需品,而且喝酒也成為了很多人的嗜好,無論人開心還是難過,都想要喝上幾口。
有一類人喝酒之后便會嘧啶大醉,我們稱這樣的人是喝酒上頭了;還有一類人喝酒以后看上去和正常時候一樣,人也不醉,臉也不紅,這樣的人喝酒不上臉。
相信很多人也聽家里的老人說過,出去和別人喝酒,遇到喝酒后臉白的人聰明不好交往,喝酒臉紅上臉的人沒壞心眼這類的話,當時往往只是記住了這句有趣的話,但是也不知道人們?yōu)楹我@么說?
但當漸漸步入社會之后,就慢慢體會到了一些這句話的內涵了,在家喝酒是愜意的享受,適量喝酒可以緩解疲勞放松身體,一家人邊吃邊喝其樂融融;但是在外邊生活的人,陪他喝酒的一般就是身邊的朋友或者需要談項目的客戶了。
在外陪人吃飯,喝酒幾乎不可缺少,人們一邊喝酒一邊聊天,這樣才能讓酒桌上的氣氛活躍起來,要是光吃飯菜,那么可能會造成飯桌上鴉雀無聲的尷尬處境。
所以喝酒是為了聊天,為了讓感情更加深厚,現在的商人談項目很多都是在酒桌上進行,邊喝邊談,有時候若是遇到愛喝酒的主,如果陪他喝盡興了,把他喝高喝醉了,那么項目談起來會變得更容易,我們都知道人喝醉的時候心情會好,而且會變得大方,興致勃勃。
吃飯喝酒對方喝酒上臉,喝的面紅口癡,那么會讓人覺得自然,能拉近人和人之間的關系,讓人始終覺得有話題可聊,可是如果和你吃飯喝酒的人他是個“千杯不倒”的高手,和這樣的人喝酒談事情,就顯得比較死板,比較直。
遇到怎么喝酒臉都是白的這樣的人,不免讓人心底覺得這頓酒沒有喝到盡興。所以認為這種人心機重,屬實不好“糊弄”,大概“酒不上臉,為人陰險”,這句俗語就是老祖宗出于這樣無奈的情況想出來,用這句話來“嘲諷”那些喝酒不上臉的人。
這句俗語關于喝酒上臉的說法當然是不科學的,人的性格不能因喝酒不上臉就被下了定論,畢竟人與人之間的好關系是需要用真心來維持才能擁有的,至于喝酒醉與不醉,其實是每個人身體分泌激素調節(jié)能力的不同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