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時候起,老北京傳統(tǒng)早點里我最喜歡的就是糖油餅。一張?zhí)鹣愕奶怯惋炁渖弦煌霛獯嫉亩節(jié){,只有幸福倆字能形容。 但最近幾年,吃上一口好糖油餅的機會太少了。真正的糖油餅,咬一口,得聽見糖面碎裂的咔嚓聲,酥碎掉渣兒。白面的地方要夠“喧騰”,蓬松柔軟,吃起來帶點嚼勁。薄厚兼?zhèn)?,酥軟得宜,絕不是夠甜就行。 曾經(jīng)看一個視頻,采訪牛街清真寺附近一家做早點做了幾十年的老師傅。他說做糖油餅是“三分案上功夫 七分鍋里功夫”。面與糖的比例1:1,糖面要完全覆蓋住白面。炸的時候有糖的一面朝下,在油鍋的咕嘟咕嘟中,待有糖的一面鼓起來成一個小窩,翻面炸至通體金黃,擺正就像個黃燦燦的小鍋蓋模樣。咬一口,是蹦著渣兒的酥脆和綿軟蓬松相混合。 于是我們依據(jù)點評排名,走訪了北京糖油餅界Top4。既有憑借糖油餅稱霸10年的網(wǎng)紅店,也有年將近百的老字號,一探究竟。 黑窯廠街糖油餅 黑窯廠這家店算是糖油餅界的網(wǎng)紅店,自從登上北京電視臺,來的人也越來越多。早上起來6點開門,什么時候去都會有10來號人在排隊,周末更多,等1個小時的都有,來晚了還就沒了。 糖油餅分兩種,一種是單糖的普通款,還有一種是紅白糖混合的雙糖款。雙糖版的糖油餅個兒大,糖也多,有糖的一邊基本看不著白面。吃起來也完全不會覺得太甜,好評! 最外層的糖已經(jīng)被炸的酥脆,白面的一端也足夠喧軟。咬一口,你能很清楚看到薄薄的糖層。重點是,完全聞不著油味,吃起來也沒有炸物厚重的油膩感。確實比普通小攤上的糖油餅高出了不少段位。 單糖的糖油餅個頭就小一些,能看出來外層糖面炸的很焦很酥,但喧度不如雙糖的。 一起拼桌的大爺還教了我們另一種吃法——【一套】。據(jù)他說這才是傳統(tǒng)老北京人的早點吃法:燒餅夾油餅。門口菜單上寫的牛舌餅+油餅的組合就是,這兒的牛舌餅,指的就是燒餅。 【一套】既能加糖油餅,也能夾白油餅,樣子頗有種油餅餡熱狗的感覺。大爺說:“配上豆?jié){,就是你們年輕人說的標(biāo)配?!?/p> 老回回小吃 老回回小吃是超多北京人認準(zhǔn)的清真餐廳,一問就連我身邊好多外地的朋友都知道,就連淘寶上都有許多老回回的代購。 糖油餅味道也在普通水準(zhǔn)之上,但也許是因為放的時間有點長,整體吃起來都軟乎乎的。糖面雖說也薄薄一層,但基本沒什么脆度。 但,豆腐腦真的是太太太好吃了!鹵的味道特別棒,稠稠的一碗,有很多大塊兒的香菇和木耳,甚至還能吃到大粒的牛肉碎。咸淡適宜,豆花也夠嫩,實在優(yōu)秀。配著吃也算彌補了糖油餅的稍不如意。 順帶,我們還買了老回回家的當(dāng)紅“臟臟包”——糖花卷。咬完第一口就忍不住感嘆“天吶!這麻醬和紅糖也太多了!”多到吃不出來花卷的層次,甚至有點粘牙。但對喜歡厚重麻醬和糖香的人來說,這絕對超有滿足感。 老回回家分早中晚餐。除了早點,中午和晚上還能吃烤肉。門口邊另有一個窗口賣各種外帶食品,醬肉、主食、小吃、炸物應(yīng)有盡有。 耀峰成小吃 從馬甸橋拐進馬甸東路,再往北就是清真寺,路南就是耀峰成,并排連著3家店,耀峰成清真餐廳、耀峰成牛羊肉、耀峰成小吃。早點就在耀峰成小吃里。 進門能看見臺面上也在賣其它清真小吃,驢打滾、炸松肉、咯吱盒、炸素丸子等等,樣子和顏色就挺誘人的。 糖油餅大小適中,面底厚實,糖面顏色也好看。咬上一口,松松軟軟,白面團尤其“喧騰”,蓬松和軟度都非常優(yōu)秀,進嘴又帶著嚼勁,吃起來特別滿足。 糖面炸的也是酥脆可口,能吃出糖香味,一點都不發(fā)干。 搭在一起的豆腐腦也味道超棒,黃花菜香味濃,鹵里的食材一看就是不吝用好料的。 我們還特意買了一個燙面炸糕,掰開面團是蜂窩狀的,吃起來有點像奶油炸糕的軟糯,紅糖餡也是香香甜甜,好吃。 增盛魁小吃店 增盛魁可算是地地道道的老字號,1928年就在隆福寺邊兒上了。據(jù)說增盛魁的糖油餅歷經(jīng)三代傳承,從老一輩兒到現(xiàn)在,比例配方從來沒變過,仍然保持著過去的老做法和老味道。 糖油餅可以用“酥香”兩個字完美形容。吃下來這四家里,增盛魁糖油餅的糖面是最最酥脆的。咬上去能聽到清脆的咔嚓聲,糖渣兒活躍的亂蹦。白面團不太厚,但也是松軟好吃。糖油餅的好名聲果然不欺! 出于好奇,我們還買了店里的芝麻火燒,芝麻外皮超級酥脆,無奈里面的面團微微發(fā)酸,層數(shù)也少,有點失望了。 但糖油餅真的值得一吃,聽說它家豆腐腦也超級棒,但這次沒點,如果你去不妨嘗嘗。 今天的糖油餅探店記錄就這樣啦。講真,味道絕佳的糖油餅?zāi)茏屓擞幸淮笤缇统錆M幸福感的魔力。希望你也能從中得到滿足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