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臺北故宮博物院十大鎮(zhèn)館之寶

 千冰室 2019-07-19

中國的歷史原因造就了中國有兩所故宮,兩個故宮博物館——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前篇已經(jīng)向大家展示了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十大鎮(zhèn)館之寶,現(xiàn)在讓我們鑒賞下臺北博物院的鎮(zhèn)館之寶。

點擊加載圖片

臺北故宮博物院始建于1962年,是仿照北京故宮樣式設計建筑的宮殿式建筑,1965年落成,1966年啟用,原名中山博物院,后改為“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品包括清代 北京故宮、沈陽故宮和原熱河行宮等處舊藏之精華,以及海內(nèi)外各界人士捐贈的文物精品,共約60萬件,分為書法、古畫、碑帖、銅器、玉器、陶瓷、文房用具、雕漆、琺瑯器、雕刻、雜項、刺繡及緙絲、圖書、文獻等14類。

一,毛公鼎

點擊加載圖片

這件西周的毛公鼎通高53.8厘米,清道光年間于陜西省岐山縣周原出土,毛公鼎系于清代末葉道光28年(公元1814年)前后,在陜西省岐山縣出土。毛公鼎出土后,經(jīng)多次轉手秘藏,抗戰(zhàn)期間,險為日本軍方所奪,抗戰(zhàn)勝利,民間獻鼎歸公。銘文中有陽文網(wǎng)格線,是西周中晚期制銘的習慣,因此除了史料的價值外,毛公鼎在中國古文字學與書法藝術上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二,顏真卿:祭侄文稿

點擊加載圖片

《祭侄文稿》行草墨跡,顏真卿書,他的侄子季明為叛軍安祿山所殘殺。這篇祭侄文稿表達對侄兒的思,號稱“天下第二行書字帖”,僅次于王羲之《蘭亭集序》。件作品原不是作為書法作品來寫的,由于心情極度悲憤,情緒已難以平靜,錯桀之處增多,時有涂抹,但正因為如此,此幅字寫得凝重峻澀而又神采飛,筆勢圓潤雄奇,姿態(tài)橫生,純以神寫,得自然之妙。

三,溪山行旅圖

點擊加載圖片

《溪山行旅圖》被稱為“宋畫第一”的。該圖主體部分為巍峨高聳的山體,高山仰止,壯氣奪人。山頂叢林茂盛,山谷深處一瀑如線,飛流百丈。山峰下巨巖突兀,林木挺直。畫面前景溪水奔流,山徑上一隊運載貨物的商旅緣溪行進,為幽靜的山林增添了生氣。

四,富春山居圖

點擊加載圖片

富春山居圖是元代畫家黃公望1350年創(chuàng)作的紙本水墨畫,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黃公望為師弟鄭樗(無用師)所繪,幾經(jīng)易手,并因“焚畫殉葬”而身首兩段。前半卷:剩山圖,現(xiàn)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館;后半卷:無用師卷,現(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以浙江富春江為背景,畫面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當,墨色濃淡干濕并用,極富于變化。富春山居圖內(nèi)容約80%為桐廬境內(nèi)富春江景色,20%為富陽景色。富春山居圖被譽為“畫中之蘭亭”,屬國寶級文物。

五,蓮花氏碗

點擊加載圖片

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為冠絕古今之中國瓷器名窯。汝窯燒宮廷用瓷的時間僅20年左右,汝窯出產(chǎn)的瓷器瓷胎皆為灰白色,卻又深淺不同,和燃燒后的香灰極其相似,故而又被叫做香灰胎。器物大部分屬于仿青銅器及玉器造型,此處出土的戟尊、膽式瓶、玉壺春瓶、樽、洗等瓷器皆胎質(zhì)細潔,大部分都是裹足支燒而成,所以器物底部存在細小的支釘痕跡,釉色包括淡粉、天藍、天青、粉青及月白等素色顏色。又因釉層不厚,釉泡大并稀疏,晶瑩剔透,有“寥若晨星”的叫法。這件傳世之寶在當今的瓷器界有著非常高的地位。

六,翠玉白菜

點擊加載圖片

翠玉白菜為與真實白菜相似度幾乎為百分之百的作品,是由翠玉所琢碾而成,親切的題材、潔白的菜身與翠綠的葉子。白菜寓意清白純潔,翠綠葉片上雕塑兩只象征多產(chǎn)的螽斯,祈愿能多子多孫。玉雕師運用玉石自然天成的色澤分布,琢碾出一棵鮮活欲滴的白菜。

七,天青無紋水仙盆

點擊加載圖片

存世汝窯器多有開片,唯獨這件水仙盆釉色勻潤,通體無紋,益發(fā)顯得素雅端莊,充分展現(xiàn)北宋制瓷工藝對于如玉釉質(zhì)的無上追求,為傳世僅有。汝窯青瓷無紋水仙盆,北宋宮廷御用瓷器。高6.9cm,橫23cm,縱16.4cm,口徑 23 cm,足徑 19.3×12.9cm,重670g,橢圓形盆,侈口,四云頭形足;周壁胎薄,底足略厚。通體滿布天青釉,極勻潤;底邊釉積處略含淡碧色;口緣與棱角釉薄處呈淺粉色。裹足支燒,底部有六個細支釘痕,略見米黃胎色。全器釉面寧靜開朗,純潔無紋片,據(jù)考證為傳世僅存的一件。

八,江行初雪圖

點擊加載圖片

《江行初雪圖》全卷描寫長江沿岸漁村初雪情景。全卷人物神態(tài)生動,刻畫準確,魚鱗般的水紋用尖細流利的線條繪成,一絲不茍。繪坡石及樹木大多用筆簡勁老硬,皴法與墨染渾融,表現(xiàn)出一種清剛利暢的情趣??v25.9cm,橫376.5cm

九,散氏盤

點擊加載圖片

散氏盤又名“矢人盤”,是西周歷王時期重器。清乾隆初年陜西風翔出土,曾藏于乾隆內(nèi)府。以其長篇銘文著稱于世。散氏盤銘文鑄于盤內(nèi)底上,共三百七十五字。是一件風格非常突出的作品。其書法渾樸雄偉,字體用筆豪放質(zhì)樸,敦厚圓潤,結字寄奇雋于純正,壯美多姿。有金文之凝重,也有草書之流暢,開“草篆”之端。

十,肉形石

點擊加載圖片

肉形石,雖然背后寓意沒有翠玉白菜那么豐富,但由于其色峰紋理全是天然形成,不得不使人感慨大自然造物之神奇。東坡肉形石出自內(nèi)蒙阿拉善左旗,清康熙時供入內(nèi)府,現(xiàn)為中國四大奇石之一,是一塊天然形成的石頭,屬瑪瑙質(zhì)玉髓,其礦物化學成分是二氧化硅。“肉”的肥瘦層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看上去完全是一塊栩栩如生的五花肉塊,完全可以以假亂真,因此作為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zhèn)館之寶經(jīng)久不衰。

這十大鎮(zhèn)館之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這肉形石》了,肉形石看上去栩栩如生,也不像其他的國寶需要一定的藝術水平才能欣賞。這塊肉形石離真正的東坡肉看上去只差一搓香菜了。你們更喜歡那件國寶呢?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