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嬰兒;一說嬰為女,男則為孩。嬰同膺,膺為胸,是指初生兒要抱在胸前喂哺。 ?“嫛婗”?:初生嬰兒。 湯餅之期:嬰兒出生三朝,稱為“湯餅之期”。語出劉禹錫《送張盥詩》。? “滿月”:嬰兒出生滿一個月稱為“滿月”,也叫“彌月”或“誕月”。彌是滿的意思,所以彌月即滿月。誕月來自《詩經?大雅?生民》第二章的首句:“誕彌厥月?!边@一章是寫后稷誕日的情況的。誕是發(fā)語詞,“彌厥月”是說滿了懷孕應用的月數,后來就用“誕月”指出生滿月。如蘇軾《賀坤成節(jié)表》:“恭臨誕月,仰祝圣期?!? “晬”:小兒滿月、滿一百日或滿一歲都稱為“晬”。因為晬是滿一周期的意思。滿百日稱“百晬”,滿一歲稱“周晬”。 百晬、周晬本指一種風俗,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育子》中曾有記述:“生子百日,置會,謂之百晬;至來歲生日,謂之周晬?!薄额伿霞矣?風操》中也說:江南風俗,兒女一周年時為其制新衣,洗浴裝飾,“男則用弓矢紙筆,女則用刀尺針縷并加飲食之物及珍寶服玩,置之兒前,觀其發(fā)意所取,以驗貪廉愚智,名之為試兒?!边@種習俗也稱為試晬或抓周。因此,“百晬”和“周晬”也成為百日和周歲的別稱。宋代 人吳自牧《夢梁錄?育子》:“(生子)至來歲得周名曰周晬?!崩钌屉[《驕兒》詩:“文葆未周晬,固已知六七。”不滿一周歲稱“未晬”。如陸游《山村經行因施藥》詩之一:“曩日見公孫未晬,如今已解牧雞豚?!标偃占次羧铡? 襁褓:不滿周歲。? “旬歲”:指小兒周歲。周歲還稱為“旬歲”,旬也是滿的意思,所以旬歲即滿一歲。因“周”與“環(huán)”同意,古人又將滿一歲稱為“環(huán)歲”。 初度:指小兒周歲。語出清代文學家程允升《幼學故事瓊林》。后來亦泛指生日為“初度”,如六十歲生日稱為“六十初度”。? 孩提:幼兒時期。小孩二三歲稱“孩提”或“孩抱”。《孟子?盡心上》:“孩提之意,無不知愛其親也?!壁w歧注:“孩提,二三歲之間,在襁褓知孩笑,可提抱者也?!薄稘h書?王莽傳上》:“百歲之母,孩提之子,同時斷斬,懸頭竿杪?!薄逗鬂h書?李善傳》:“(李續(xù))雖在孩抱,奉之不異長君?!?? 鳩車之戲:五歲兒童。明代王志堅《表異錄?人事》說:“小兒五歲曰鳩車之戲,七歲曰竹馬之游,又撫塵而游。”晉代張華《博物志》說:“小兒五歲曰鳩車之戲,七歲曰竹馬之戲?!兵F車是古代一種兒童玩具,撫塵是堆沙之類的游戲。這是用兒童愛作游戲的特點代指年齡。 竹馬之游、撫塵而游:七歲兒童。? 七歲,換牙之期,稱悼、齠齔、毀齒。 另有沖齡、孩提、總 角,角是孩子頭上扎的小髻。? 十歲,古稱“幼學”之年,典出《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學?!?? 髫年:女孩7歲。? 齠年:男孩8歲。? 總角、黃口、黃童:指童年?!敖恰敝腹艜r兒童頭上的小髻,故名。語出《詩經》,如《詩·衛(wèi)風·氓》“總角之宴”,又《齊風·甫田》“總角兮”。以后稱童年為“總角”。陶潛《榮木》詩序:“總角聞道,白首無成?!币步小包S口”或“黃童”,雛鳥黃口,用來比喻人的年少,故名。《淮南子·氾論訓》:“古之伐國,不殺黃口?!表n愈《元和圣德》詩:“黃童白叟,踴躍歡呼?!?/p> 垂髫:指童年。古時童子未冠,頭發(fā)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賦》:“被褐振裾,垂髫總發(fā)。”? ?“髫童”、“毀齒”:兒童,叫“髫童”或“毀齒”?!镑亍笔窍麓沟念^發(fā),古時兒童未冠,頭發(fā)下垂,所以叫髫童。又兒童到七八歲時乳齒脫落,更生新齒,所以又叫毀齒。柳宗元《南岳云峰寺和尚碑》:“元臣碩老,稽首受教;髫童毀齒,踴躍執(zhí)役。”又合起來稱“髫齔”(齔,換齒)。明·焦竑《玉堂叢語》,卷之七:“方孝孺髫齔已善屬文?!? 悼、齠齔:指兒童。女孩7歲,男孩8歲。語出《韓詩外傳》卷一:“男八月生齒,八歲而齠齒……。女七月生齒,七歲勺?!? 金釵之年:女子12歲。? 豆蔻年華:女子13歲。豆蔻是多年生草木植物,產嶺南,其花很美,尚未大開的花形如懷孕之身,南方人稱為含胎花。詩文中常用以喻指少女,語出唐·杜牧《贈別》詩:“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焙髞砣藗兂7Q女子十三、四歲為“豆蔻年華”。也用于比喻處女。 “二七”之年:女子14歲。取二七一十四之意,如南朝陳后主《車飛伯勞歌》:“年時二七猶未笄,轉顧流眄鬟鬢低?!? 及笄之年:女子15歲稱“及笄”或“笄年”?!绑恰保磁邮l(fā)用的簪子。古時女子十五歲盤發(fā)插笄,表示已到出嫁年齡,故稱。此典出《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编嵭ⅰ!爸^應年許嫁者。女子許嫁,笄而字之;未許嫁,二十則笄?!焙笠蛞浴笆俭恰?、“及笄”、“笄歲”謂(已經許嫁的)女子十五歲。如清代王士禎《池北偶談?談獻三?抱松女》:“宣城諸生羅愷妻孫氏,年始笄,遇兵變,從姑避山中松下?!薄度辶滞馐贰返谑兀骸棒斃舷壬袀€令愛,年方及笄?!彼未抖钒倩ā吩~:“滿搦宮腰纖細,年紀方當“笄歲”(宮腰指女子的細腰)?!读凝S志異·青鳳》:“右一女郎,裁(才)及笄耳?!? ? “束發(fā)”或“成童”、“童”:男子15歲左右稱“束發(fā)”或“成童”,這時應該學會各種技藝。《大戴禮記·保傅》:“束發(fā)而 就大學,學大藝焉,履大節(jié)焉?!?? 古代男孩將頭發(fā)由兩髻(總角)束成一髻叫做“束發(fā)”,束發(fā)表示已到少年期,故又叫“成童”。歸有光《項脊軒志》:“余自束發(fā),讀書軒中?!薄逗鬂h書·李固傳》:“固弟子汝南郭亮,年始成童,游學洛陽?!崩钯t注:“成童,年十五也?!? 志學之年:男子15歲稱“志學”。《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學?!焙髞砭鸵灾緦W為十五歲的代稱。 破瓜年華、碧玉年華,二八年華:女子16歲稱為“破瓜”、“及瓜”?!肮稀弊挚梢苑制食蓛蓚€“八”字,“破瓜”就是把瓜字拆開,二八一十六,故稱。本來男女皆可用,但詩文中多用于女子。翟灝《通俗編·婦女》:“宋謝幼盤詞:'破瓜年紀小腰身’。按俗以女子破身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為二八字,言其二八一十六耳?!?晉人孫綽《情人碧玉歌》之二:“碧玉(女子名)破瓜時,郎為情顛倒?!比缤咭皇?,女子16歲稱二八。本來男女皆可用,但詩文中多用于女子。如蘇軾《李鈐轄坐上分題戴花》詩:“二八佳人細馬馱,十千美酒渭城歌。”女子十六歲還可稱“碧玉年”。如唐·李群玉《醉后贈馮姬》詩:“桂影淺拂梁家熏,瓜字初分碧玉年?!绷杭已概用利惖拿济?,梁指東漢外戚權臣梁翼,史稱其妻“色美而善為妖態(tài),作愁眉?!摈熘该济? 少年,稱“弱年”,“弱齡”或“弱歲”。弱,年少。晉陸云《兄平原贈詩》附陸機《贈詩序》:“余弱年夙孤,與弟士龍 銜恤喪庭?!碧諟Y明《始作鎮(zhèn)軍參軍經曲阿》詩:“弱齡寄事外,委懷在琴書?!薄读簳じ邢葌鳌罚骸叭鯕q受學于南陽劉虬?!? ? “二九”:女子18歲可稱“二九”?!冻蹩膛陌阁@奇》:“韓子文……年過二九,尚未有親。”本來男女皆可用,但詩文中多用于女子。? 舞象之年:男子15~20歲。? 弱冠、七尺:男子20歲稱“弱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