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3分,共24分).下列各題的答案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 1.下列估測與實際情況相符的是( ) A.人沐浴時水的溫度一般是60℃ B.一個中學生的正常體重約為50N C.初中生跑100m所需的時間約為8s D.教室里日光燈正常工作時的電流約為0.15A 2.關于家庭安全用電,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使用驗電筆時,手不要接觸筆尾金屬體 B.一旦發(fā)生觸電事故,應先切斷電源再進行搶救 C.通常情況下更換燈泡時要先斷開燈泡所在支路的開關 D.同時使用大功率用電器前,必須先考慮電能表、空氣開關等的承受能力 3.如圖所示的四個物態(tài)變化的實例中,屬于液化的是( ) A. 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 B. 盛夏,草葉上形成“露珠” C. 深秋,楓葉上形成“霜” D. 嚴冬,樹枝上形成“霧凇” 4.“猴子撈月”的寓言故事中,猴子看見月亮在井中(如圖所示),就要去撈,結(jié)果什么也沒撈到,關于水中月亮離水面的遠近,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 B.井有多深月亮就有多深 C.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離相等 D.和猴子的眼睛到水面的距離相等 5.取質(zhì)量相同的甲、乙、丙三種液體,分別放入完全相同的燒杯中,液面如圖所示,三種液體密度的關系是( ) A.ρ甲>ρ乙>ρ丙 B.ρ丙>ρ甲>ρ乙 C.ρ乙>ρ甲>ρ丙 D.ρ丙>ρ乙>ρ甲 6.如圖所示,以下與壓強知識相關的實驗,其中分析正確的是( ) A.甲圖實驗,帕斯卡裂桶實驗,證明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減小 B.乙圖實驗,壓有砝碼的桌子放在細沙上,砝碼越輕,桌腿下陷越深 C.丙圖實驗,測出拉動注射器活塞時的拉力和活塞的面積,可估測大氣壓強的值 D.丁圖實驗,在教室內(nèi)可以用水代替水銀做托里拆利實驗 7.2015年3月19日,我國首次用水下機器人在南海3000m深的海底插上國旗,若不計海水密度的變化及水的阻力,機器人在下潛過程中( ) A.受到的重力逐漸減小 B.受到海水的浮力逐漸減小 C.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D.受到海水的壓強逐漸增大 8.小亮同學想設計一個通過電表示數(shù)反映壓敏電阻所受壓力大小的電路,要求壓力增大時電表示數(shù)增大.已知壓敏電阻的阻值是隨所受壓力的增大而減小的,以下電路不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空1分,共20分) 9.日晷是通過觀察直桿在陽光下影子的方位和長短來確定時間,其中影子的形成可以用光的 來解釋,煙花在空中所形成的五彩繽紛的色光是由紅、 、藍三種色光混合而成的。 10.如圖所示是滑雪運動員在雪坡向下滑行的情景,在滑行過程中,運動員的重力勢能越來越 ;滑板和雪面摩擦生熱,是通過 的方式改變物體內(nèi)能。 11.有人形容歌手李健嗓音清澈,辨識度極高,這是指李健聲音的 比較獨特;李健自彈自唱時不斷移動手指按壓吉他琴弦的不同位置,這是為了改變琴聲的 。 12.魯迅的《社戲》中有這樣的描寫:“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選的參照物是 ,如果以河岸為參照物,船是 的。 13.如圖所示是電磁鐵和永磁體產(chǎn)生的磁場,由圖可知,A的左端為 極,電源的左端為 極。 14.升國旗用的旗桿頂上安裝滑輪是為了 ;如圖所示的塔吊中使用滑輪組主要是為了 ,借助圖中的塔吊,用1×104N的拉力F在20s內(nèi)就可將重為1.8×104N的重物勻速豎直提升10m,拉力F的功率是 W。 15.手機已經(jīng)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信工具,在使用過程中電池將 能轉(zhuǎn)換為電能,它是利用 來傳遞信息的(選填“電磁波”或“聲波”). 16.用鹽水腌蛋,過一段時間后蛋會變咸,這是 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說明構(gòu)成物質(zhì)的大量分子在做無規(guī)則運動,相比較而言煮茶葉蛋時,蛋很快就會咸,這說明了該運動與 有關。 17.2015年6月1日,“東方之星”游輪受龍卷風的影響而傾覆,這是因為龍卷風的中心空氣流速大,壓強 ,事故地點水深15米,此處江底受到水的壓 強 Pa。 18.如圖1所示電源電壓保持不變,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為6V,閉合開關S后,當滑片P從最右端滑到最左端的過程中,小燈泡的I﹣U關系圖象如圖2所示: 則小燈泡的額定功率 W;電源電壓 V;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 Ω。 三、作圖、實驗與探究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31分) 19.如圖所示,刻度尺測得物體的長度為 mm; 20.杠桿的支點在O,作出力F的力臂。 21.如圖所示,是一條經(jīng)水面反射后的光線.請在圖中畫出其入射光線及與入射光線對應的折射光線的大致方向。 22.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時,選用的實驗器材如圖所示。 (1)小明同學按圖所示的裝置放好蠟燭和凸透鏡后,左右移動光屏始終得不到燭焰完整的像,其原因是 。 (2)該同學作了適當調(diào)整后,按要求進行觀察和測量,并將觀測情況記錄在表中。 實驗序號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質(zhì) l 30 15 倒立縮小的實像 2 25 16.7 3 20 20 倒立的實像 4 15 倒立放大的實像 5 5 \ 正立放大的虛像 ① 實驗序號2中所成像的性質(zhì)為 (選填“倒立”或“正立”)縮小的實像;實驗序號3所成像為 (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倒立的實像;實驗序號5的成像特點,生活中常用的 就是利用這個原理制成的。 ②實驗序號4中的像距為 cm。 (3)當燭焰從遠處向凸透鏡靠近時,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應向 (選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的方向移動。 23.小宇用圖1的電路圖測量“小燈泡正常發(fā)光時的電阻”,選用的電源電壓為3.0V,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為2.5V,圖2是未連接完整的實驗電路。 (1)按照電路圖將圖2中的實物電路元件連接補充完整,要求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動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減小,在連接電路時,導線不能交叉。 (2)在連接電路過程中,開關要 ,并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調(diào)到阻值最大處,其目的是 。 (3)閉合開關后,緩慢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當電壓表的示數(shù)如圖3所示時,其讀數(shù)為 V;若要測得小燈泡正常發(fā)光時的電阻,滑片P應向 (選填“A”或“B”)端移動。 (4)通過移動滑動變阻器,多次測量小燈泡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小燈泡的電流,畫出了通過小燈泡的電流隨其兩端電壓變化的圖象,如圖4所示,在該圖象中發(fā)現(xiàn)電流不與電壓成正比,這是因為 。 (5)小宇最后不僅測出了小燈泡正常發(fā)光時的電阻是 Ω,還測出了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是 W。 24.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跟哪些因素有關,小明設計了如圖甲實驗裝置,進行了如下操作: (1)將表面平整的長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木塊(質(zhì)量為200克)放在木板上,小明沿水平方向緩慢地拉動彈簧測力計,使木塊做 運動,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使拉力等于摩擦力,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0.5N。 (2)分別將此木塊和所加鉤碼的總質(zhì)量增至400克、600克進行實驗.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分別為1.0N和1.5N,初步得出的結(jié)論為 。 (3)另一組同學小華對實驗進行了改進,裝置如圖乙:將木塊用測力計水平拉住,測力計另一端固定在桌上一側(cè),細線一端和砂桶連接,另一端跨過定滑輪和長木板相連.實驗時在砂桶中加砂,當桶和砂的總重為5N時,長木板勻速直線運動,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如圖丙所示,此時木塊和長木板之間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 N,長木板受到桌面對它的摩擦力為 N,若在砂桶中繼續(xù)加砂3N,長木板將做 (選填“勻速”、“加速”或“減速”)運動,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 (選填“變大”、“變小”、“不變”)。(不計繩重和繩與輪之間的摩擦) (4)小剛同學認為把長木板改成海綿,還可以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之間的關系.小剛是通過 來判斷出壓力作用效果是否明顯.小剛在探究壓力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系時,把質(zhì)量和底面積小的小木塊換成了質(zhì)量和底面積大的大木塊來進行對比試驗,你覺得小剛的做法正確嗎? 。 四、綜合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25分)(g取10N/kg) 25.飛艇的體積是3000米3,自重5000牛,空氣的密度為1.29千克/米3,試問: (1)在空氣中,飛艇受到的浮力為多大? (2)該飛艇勻速升空時,能夠承載的最大重量是多少牛? 26.王大剛同學和家人在郊外野餐,用木炭燒水.鐵鍋內(nèi)裝有5kg水,把水從18℃加熱至98℃,已知水的比熱容為4.2×103J/(kg·℃).如果木炭的熱值為3.4×107J/kg,它燃燒放出的熱有10%被水吸收.求: (1)在這個過程中水吸收的熱量; (2)在這個過程中用掉多少木炭。 27.如圖,電源電壓為6V,電阻R0=10Ω,電流表量程為0~0.6A,電壓表量程為0~3V,滑動變阻器R上標有“20Ω 0.5A”字樣,求: (1)當電路中電流最小時,1min內(nèi)電流通過電阻R0做的功; (2)為了保證電路安全,滑動變阻器R接入電路的最小阻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