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讀完畢后,就很想寫一下《認知心理學》內(nèi)學到并延伸出來的知識,愿它對自己或?qū)λ擞悬c幫助吧。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 艱難之路,唯勇者行。 —— 威廉姆·蔡斯 《認知心理學及其啟示》 時代的快速更迭,科技的快速進步,電視媒體都在宣傳快速學習以及焦慮的時候,許多看中其中商機的人出現(xiàn)了,促成了許許多多的知識IP。 同樣,那些踏實勤懇的學習態(tài)度的學生,那些期盼學生一步一步扎扎實實穩(wěn)穩(wěn)當當?shù)叵蚯白叩睦蠋焸?,也開始受到大眾的影響。 人們,開始‘逐利式’學習,而且一定要‘快速’,‘超快速’更好,有一些知識IP開了一些‘快速’或‘超快速’學會的課程,有許多人拿著錢蜂擁而至。 最后,即使學習過后才知道對方可能只是看書洗稿,對方也沒有像宣傳時候的那般厲害,自己學完后依然是那樣,甚至還錯覺地以為自己變的很厲害...... 有一些人知道,學完后自己的學習能力并沒有得到多大的提高,想要快速,結果仍然還是慢點兒會更適合自己。 當然,沒人會公開承認,自己花了幾千上萬學習的課,實際上沒有什么用。 我曾裹挾在這些大眾之中,現(xiàn)在只是跳到了一個小眾之中而已。 平凡的人們,例如我,也付了許多的智商稅。 結果后來發(fā)現(xiàn): 所謂知識IP教你如何處理情緒,他們可能都不知道,《心理學與生活》和《社會心理學》看完后你就能掌握大部分處理情緒的問題的知識; 所謂知識IP教你如何賺錢,他們可能真的像某些揭穿他們真面目的文章一樣,只是個月入5k,并沒有真正搞懂什么叫做‘復利’,也沒有真正懂得巴菲特的“在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我恐懼”這個理念的的普通人; 所謂知識IP教你如何快速學習/閱讀,你真的可能被他們搞毀了前途,因為相信他們的理論的你也開始以為,快速學習就能通過一些專業(yè)考試,快速閱讀就能把大部頭的國內(nèi)外經(jīng)典書給閱讀和理解完畢...... 同時被這樣折騰過后會出現(xiàn)這些癥狀: 專注力的稀缺,覺得自己快速學習和閱讀已經(jīng)學會了內(nèi)容,然并卵,但就開始各種娛樂玩手機刷微博等,自以為學會了,結果可想而知; 2. 認為一切都可快速,其實,這樣的人應該去嘗試追一下妹子或追小哥哥,因為這時候,希望快速發(fā)展成戀愛關系的人,一定會做很多自以為有效又認為很快速的事情(蠢事),同樣,一定會被殘忍拒絕,甚至被懟一句‘神經(jīng)病’; 3. 情緒并不需要你過多地去關注它,如果你們還在為自己的情緒煩惱,還沉浸在自己的情緒里面出不來,只能說明你真的特別聰明,這樣的人潛意識大多都有一個:希望引起別人的注意力和關心。 出現(xiàn)情緒的時候,我們有很多的方法,第一個就是轉移注意力;第二個就是去做事情;第三個就是轉換場景。 當你深刻意識到,情緒跟你的身體健康有強烈的關系,你會怎么做選擇? 你還會選擇每天同情自己,沉浸在自己覺得自己這么好,這么優(yōu)秀但沒人欣賞沒人喜歡的幻想場景內(nèi)嗎? 你不會。 當你明白你開心就能讓自己的身體健康,就不會再去鉆入情緒的縫隙里不愿出來。 同時,也不會總是過多地讓情緒來干擾你想做的事情。 當我們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基本上可以掌控了自己大部分的注意力。 在專業(yè)節(jié)能的學習上面,認知心理學提到:人們越是熟練地完成某項任務,在執(zhí)行那項任務中就可能越少用到腦。...在執(zhí)行任務時需要耗費的心理能量就會減少。 同樣意味著:你少去說自己今天不想干,明天想偷懶,后天想放飛自我的話(別加固這些自己不想要的自我認知)。 就只需要去大量地開始練習,開始去行動,開始去做。 情緒發(fā)生的時候,就采用上面的幾條處理方式,你持續(xù)做一段時間,會發(fā)現(xiàn)你越來越能專注,越來越沉浸在這個學習的過程。 而不是雞湯無用式地‘今天我快速閱讀了xx本’。 而是:今天我通過閱讀了這XX頁,學習到了xxx,從中發(fā)現(xiàn)xx知識點跟xx知識領域相交叉,還發(fā)現(xiàn)xx這樣的思考方式可以運用到xx專業(yè)知識上..... 這才是進步的節(jié)奏,進步是結合在一起的多線譜,不是單個音調(diào)。 試想一下,你覺得一首多線譜的曲子好聽,還是單個音調(diào)一直在原位置重復DIDIDI的聲音好聽? 當開始在一個專業(yè)技能上學習的時候,我們只需要去做,保持學徒式的心態(tài),去學習、去實踐,去行動,總之,就是大量地學習+實踐,大量練習和實踐是最重要的。 因為到后期你不再和前期一樣需要去依靠大腦的前額皮層,腦活動會從前額腦皮層轉移到較后面的腦皮層區(qū)域。 只是很多人都覺得在自己已經(jīng)入門,已經(jīng)上手某項專業(yè)技能的時候,就不需要繼續(xù)有目的地去進行練習了。 這也讓更多人少了成為天才的機會。 《認知心理學》內(nèi)降到:只有投入大量的學習某一領域特有的模式、問題解決規(guī)則和適當?shù)膯栴}解決組織方式,才會獲得這個領域的技能。約翰·海斯發(fā)現(xiàn)不同領域的天才們只有在一個領域做10年的學徒才能達到最好狀態(tài)。.........埃里克森等簡稱幾乎所有的專業(yè)技能都是長期練習的結果,天生的才能實際上幾乎沒有什么作用。........有目的練習的一個重要作用可能是它會促進專業(yè)技能所必需的神經(jīng)的增長。 《認知心理學及其啟示》 所以其實很多人都會在談論自己的天賦的時候,總會強調(diào)自己沒有任何的天賦。 但后期是可以開發(fā)的,不是嗎? 心理學專家研究團隊是通過大量的研究,才得出這樣的驗證結論。 知識IP沒法跟他們比較,不在同一個水平。 相較于選擇信任誰,我更傾向于選擇既專業(yè)又富有權威性的心理學專家團隊。 2019年基本上是一邊刷新自己的認知,一邊加深自己行動的力度。 我也相信一句話:以大多數(shù)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拼天賦。 因為確實如此,當你在一個專業(yè)技能上有目的的行動更長的時間,長達10年之久,你一樣會被他人稱為‘天才’。 甚至會有更多的人美化你天才的稱號,而只有你才會知道,自己在這10年里做了多少其他人做不到的練習和堅持。 今天,要繼續(xù)加油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