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甜美世界觀——印象派畫家雷諾阿 奧古斯特·雷諾阿(Auguste Renoir) 1912年, ? Photo Musée d'Orsay, Dist. RMN-Grand Palais / Patrice Schmidt 大事記 1841年2月25日,出生于法國上維埃納省利摩日,童年時期曾在瓷器廠繪制瓷器 1860年,開始在盧浮宮博物館臨摹大師作品 1862年,在巴黎師從查爾斯·格萊爾,并結(jié)識西斯萊、莫奈等印象派畫家 1881年,先后游歷西班牙、意大利 1890年,與艾琳結(jié)婚,生下皮埃爾、讓和克勞德三個孩子 1919年12月3日,逝世于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蔚藍海岸卡涅 奧古斯特·雷諾阿,印象派代表畫家之一。他擅長用看似破碎的筆觸,捕捉風景中光線的變化和描繪人物的運動。雷諾阿的創(chuàng)作階段大致可分為兩個時期:早期在巴黎的學(xué)習以及與印象派畫家,如莫奈、西斯萊的交往,使得他喜歡使用輕盈明亮的色彩。這一時期,雷諾阿的作品表現(xiàn)出典型的印象派風格;1881年他的意大利之行之后,受文藝復(fù)興大師們畫作的吸引,也受新古典主義畫派畫家安格爾影響,他的繪畫風格更接近強調(diào)輪廓和線條的古典主義。 《煎餅?zāi)シ坏奈钑罚˙al du moulin de la Galette), 1876年 布面油畫,H. 131 ; L. 175 cm ? RMN-Grand Palais (Musée d'Orsay) / Jean-Gilles Berizzi 雷諾阿最為著名的一幅作品《煎餅?zāi)シ坏奈钑肥撬?870年代創(chuàng)作的。在這個時期,不少印象派畫家,如卡米耶·畢沙羅和高更都選擇了離開巴黎,而雷諾阿待在巴黎,以巴黎街頭生活風景作為題材創(chuàng)作了大量大尺寸的作品。這幅畫現(xiàn)收藏于奧賽博物館五樓的展廳中,高一米三,寬一米七,占據(jù)展廳中央一整面展墻,為觀眾生動展示了當時巴黎人的休閑生活風貌。1877年,這幅畫也參加了印象派藝術(shù)家群展。畫中地點是巴黎蒙馬特高地,廣場上參加舞會的人們熙熙攘攘,一番歡快熱鬧的景象。雷諾阿用細膩、色彩豐富的筆觸,展現(xiàn)了他對人造和自然雙重光線下,運動中的人群的非凡觀察力。雷諾阿一直很欣賞德加對于人物運動狀態(tài)的把握能力,在這幅畫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對于人物不同動態(tài)的描繪。這幅大畫幅的作品,代表了畫家的創(chuàng)作激情,也是印象派運動開始的代表作品。 《城市之舞》(Danse à la ville),1883年 布面油畫,H. 180 ; L. 90 cm ? RMN-Grand Palais (Musée d'Orsay) / DR 《鄉(xiāng)村之舞》(Danse à la campagne),1883年 布面油畫,H. 180 ; L. 90 cm ? RMN-Grand Palais (Musée d'Orsay) / DR 雷諾阿熱衷于表現(xiàn)舞蹈場面,這兩幅畫用相同的尺寸,描繪了兩個不同的舞蹈瞬間。與《煎餅?zāi)シ坏奈钑返臒狒[歡快不同的是,第一幅畫中相擁而舞的男女的舞蹈場面顯得冷清而安寧。而第二幅畫的前景中,一頂帽子落在了地上,后方是一張雜亂的餐桌,畫中男女像是被音樂吸引,臨時起意舞蹈起來。這兩幅畫中有很多不同,包括色彩:第一幅色彩素雅,第二幅則豐富飽和很多。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幅畫中的女子,大多認為是Aline Charigot,即雷諾阿的妻子。這幅畫被杜蘭德-魯埃爾(Durand Ruel)收藏并陳列。這兩幅畫代表著畫家1880年代這一藝術(shù)時期的開始,這一時期雷諾阿受意大利文藝復(fù)興大師的影響。在1881年意大利之旅中,雷諾阿看到拉斐爾等大師的作品,使得他轉(zhuǎn)向輪廓明確、色彩更為明晰的繪畫風格,即以安格爾為代表的新古典主義風格,故他的這段創(chuàng)作時期也被稱為“安格爾時期”。 《母性》(Maternité dit aussi L'Enfant au sein),1885年 布面油畫,H. 91,5 ; L. 72 cm ? RMN-Grand Palais (Musée d'Orsay) / Michèle Bellot 雷諾阿以人物畫出名,其中他最為注重的便是和睦、恬淡的氛圍。他創(chuàng)作了很多家庭題材的作品,拋開精心設(shè)計的畫面布局和繪畫技巧,他描繪母親、姐姐、妻子和自己的孩子。皮埃爾是雷諾阿第一個孩子,他的出生開啟了雷諾阿又一溫馨的家庭繪畫題材。雷諾阿為此創(chuàng)作了多幅作品,均以母親懷中的小皮埃爾為描繪對象。這幅畫的背景是鄉(xiāng)下房屋的外部,畫面構(gòu)圖簡單、用色素雅和諧。這幅畫也是“安格爾時期“的作品,強調(diào)外部線條、輪廓清晰,與《煎餅?zāi)シ坏奈钑返娘L格形成鮮明對比。這是雷諾阿像安格爾致敬的時期,我們可以從他這一時期的作品中依稀找到意大利文藝復(fù)興和古典藝術(shù)的影子。其中這幅《母性》更是可被看作對”圣母”這一經(jīng)典繪畫題材的現(xiàn)代嘗試。 《裸體女人像》(Grand nu),1907年 布面油畫,H. 70 ; L. 155 cm ? RMN-Grand Palais (Musée d'Orsay) / Hervé Lewandowski 女性裸體也是雷諾阿熱衷于描繪的題材。而比起室內(nèi),他又更多的描繪了室外自然光線下的場景。1890年之后可以算雷諾阿最后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時期,在此期間,他再次回到早期的風格,集中于裸體和家庭場景的描繪。畫中女子身材豐腴,畫家選擇用更為細膩的筆觸和簡單的色彩來表現(xiàn),而不再是顫動的筆觸和豐富的色彩變幻。女子浸在柔和溫暖的光線里,身體舒展在柔軟的靠墊上,像一件被置于天鵝絨首飾盒中。而其姿態(tài)高貴,像安格爾的《大宮女(Grand Odalisque)》或馬奈《奧林匹亞》中的宮女。這幅畫現(xiàn)展出于橘園美術(shù)館,它代表著雷諾阿對古典藝術(shù)的繼承。之后的二十世紀,馬蒂斯和畢加索等藝術(shù)家從雷諾阿的女性裸體中獲得了很多靈感和啟發(fā)。 不管是哪個階段,雷諾阿的作品中都沒有痛苦和晦暗。他筆下的場景要么是恬淡的鄉(xiāng)村景致,要么是愉快的城市生活。經(jīng)歷幾次繪畫風格的改變,不變的始終是他對溫柔美好畫面的追求。 |
|
來自: youxianlaozhe > 《名家名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