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今單一麥芽威士忌成了時代的寵兒,各個品牌都紛至沓來,總讓人挑花了眼還不能選到自己鐘意的那一款。 喜歡單一麥芽威士忌的酒友總是繞不開麥卡倫或者格蘭菲迪,當(dāng)然還有一款來自蘇格蘭高地北部的帝摩。 帝摩酒廠由創(chuàng)立于1839年,怪異的蒸餾方式以及眾多陳釀酒桶的使用,使得帝摩能夠一直獨領(lǐng)風(fēng)騷,成為大多數(shù)人喜愛的單一麥芽威士忌。 帝摩的瓶子一直是最喜愛的,十二角鹿頭則是最顯眼的標(biāo)志,源自于麥肯錫的英勇與榮耀故事。 西元1263年的時候,蘇格蘭國王亞歷山大三世在城堡里呆的悶了,于是就準(zhǔn)備出門打個獵散個心,也就是這一個冒失的決定差一點斷送了國王的大好前程,不過卻是成就了麥肯錫的榮耀事跡。 亞歷山大三世在森林里那是一個策馬奔騰意氣風(fēng)發(fā),可是不小心驚擾了林中的鹿群,一頭雄鹿直接就把亞歷山大三世給懟了。 在此危急時刻,麥肯錫登場射殺了雄鹿,救下了亞歷山大三世國王,國王心懷感激就授予了麥肯錫十二叉鹿角的鹿首之皇室徽章。 公元1867年的時候,麥肯錫家族取得了帝摩酒廠的所有權(quán),并以家族的榮耀徽章作為永世傳承的品牌圖騰。 威士忌的釀造原料以及工藝方面都是大同小異,一款好喝的威士忌的風(fēng)味并不只是來源于新酒,更多的還在于陳年使用的橡木桶。 帝摩酒廠建于公元1839年,之所以一直能夠屹立威士忌山巔,得益于其奇特的蒸餾方式和橡木桶的多樣化陳年。 帝摩酒廠蒸餾器的尺寸大小都有差異,導(dǎo)致最初蒸餾出來的酒并不一致,各自都有不同的個性和酒精度,同時也豐富了新酒的復(fù)雜層次感。 當(dāng)然最重要的還是得益于其多樣的陳年橡木桶。 蘇格蘭大部分的威士忌酒廠都采用來自美國的波本桶進(jìn)行陳年,而帝摩在使用波本桶的基礎(chǔ)上,還加大了對葡萄酒橡木桶的使用。 西班牙雪莉桶,西西里瑪莎拉酒桶以及馬德拉酒桶等等都被用于帝摩威士忌的陳年。 個人感覺最佳的單一麥芽入門款:THE DALMORE 12 YEARS OLD 帝摩12年作為帝摩酒廠的基礎(chǔ)款,同時作為單一麥芽威士忌的入門款,總感覺有些大材小用。 可不僅僅是扔在酒庫旮旯里12年,前9年在美國白橡木波本桶中陳年熟成,之后將所有酒進(jìn)行融合,再均分為兩份,其中一份原酒繼續(xù)呆在波本桶中陳年,另一份則轉(zhuǎn)移到西班牙岡薩雷斯·奧朗索雪莉桶中陳年,3年后將兩份原酒再次完美融合在一起,形成了這款柔和圓潤的單一麥芽威士忌。 啜飲帝摩12年,好似路過街角糕點店,蛋糕的香味撲面而來卻沒有油膩感。 香草與果味,清爽怡人,卻是要比大多數(shù)的入門酒款要厚重的多,若是與格蘭菲迪相比較,大概可以和格蘭菲迪18年相仿。 最佳雪莉桶單一麥芽進(jìn)階款:THE DALMORE 15 YEARS OLD 帝摩本就是一個很注重雪莉桶風(fēng)味的酒廠,12年款就使用了西班牙雪莉桶進(jìn)行了3年的熟成,而15年款就更明顯的主打重雪莉桶風(fēng)味。 與帝摩12年款相仿的陳年方式,前12年同樣是置于美國波本桶中陳年,之后則將原酒均分為三份,分別使用三種不同風(fēng)格的雪莉桶進(jìn)行陳年熟成,3年后將原酒完美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這款重雪莉風(fēng)味的單一麥芽威士忌。 果脯風(fēng)味更濃郁,香味層次也豐富得多,不過相比12年款,提升的不是很多。 馥郁芬芳最喜歡的威士忌:THE DALMORE 18 YEARS OLD 若是僅僅以口味而論,帝摩18年是最讓人喜愛的單一麥芽威士忌。 喜歡的威士忌,大多以煙熏泥煤為主,畢竟讓我甘愿入坑的第一款單一麥芽威士忌是泰斯卡10年,有些接受不了高地和斯佩塞的威士忌,帝摩是個例外,特別是帝摩18年。 不同類型橡木桶的陳年方式,使得帝摩酒款都非常優(yōu)秀。 18年款最初14年是在美國白橡木桶中進(jìn)行陳年的,這也都不置可否,沒什么太多講究的,之后的4年轉(zhuǎn)移到擁有30年歷史的瑪杜莎雪莉桶中熟成,這些酒桶可是西班牙岡薩雷比亞斯特許簽約給帝摩酒廠獨家使用的。 對帝摩18年真的不想說太多,千言萬語濃縮成四個字:馥郁芬芳。 帝摩這3款酒是比較常見的,價格方面相對于其他品牌要稍高一些,不過也算是物有所值,當(dāng)然也可以嘗試一下其他酒款,比如帝摩雪茄三桶,配上一支雪茄簡直酒不要太完美,可惜不是太喜歡,大概是我還抽不慣雪茄的緣故。 曾經(jīng)還有幸喝過一次波特桶,有些失望,酒體不如這三款平衡。 若是喜歡我的嘮叨,可以關(guān)注我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