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那天放學回來跟我說:“媽媽,我特別可憐我們班的陳斯。”我很納悶,就問一句:“為什么可憐他呀,他發(fā)生什么事情了嗎?” “那倒沒有,就是他跟我說我們同學都有周末,他卻沒有周末?!眱鹤咏忉屨f。“那他的周末都做什么呀?”我不解的問。 “哎呀,他周末可忙了,聽的我都腦袋疼,媽媽你知道嗎,他周末兩天要上8節(jié)課呢!嚇死寶寶了!媽媽你可別讓我給我報那么多的輔導班呀!”兒子一邊說一邊拍著自己的小胸脯。 “那他都學什么呀,媽媽也聽聽!”我打趣的問。兒子開始掰著手指頭仔細地數(shù)著:“他說他學奧數(shù)、寫作、拉丁舞、英語、外教口語、小提琴,而且有的課還要上兩節(jié),媽媽你說他可憐不!” 聽完兒子的話以后,我內心也是感慨不已,現(xiàn)在的孩子實在是太累了,除了學校的文化課以外還有父母給安排的其他類的興趣班和輔導班,每每周末很多孩子都奔波于各個培訓機構和興趣班之間,幾乎是沒有什么單獨屬于孩子玩耍的時間。 沒有玩耍的童年不叫童年,叫“學年” 其實很多父母也是內心存在著矛盾感,一邊感慨自己幸福的童年,一邊還帶著孩子奔波于各種課程的學習。很多家長相互見面最常問的是:“你家孩子學習怎么樣?”“你家孩子都報什么班了?”在他們看來“學習”永遠排在第一位,健康和快樂永遠排在學習的后面。我們來幫助父母回憶一下自己的童年的吧,來和自己孩子的童年進行一下對比。 ■以前父母們的童年 父母們的童年里,沒有現(xiàn)在孩子那么多琳瑯滿目的玩具、各種各樣的繪本、還有各種有意思的游樂場。二三十年前,物質還不夠豐富,那個時候如果哪個孩子要是有新買的玩具,都會被其他小朋友追著攆著看。 大多數(shù)的孩子都是自己動手做玩具,疊紙飛機、和泥巴、做毽子……沒有那么多的作業(yè),沒有什么興趣班,沒有什么輔導班。寫完作業(yè),某個孩子一嗓子,呼啦一下子就會從胡同里跑出一幫孩子來。 那個年代沒有游樂場、沒有電動玩具,有的只是“粗制濫造”手工玩具,但卻是充滿著無憂無慮、幸??鞓?,去接觸大自然、去開心的和小朋友們玩耍,真可以說擁有的是“盡情揮灑”的童年。 ■現(xiàn)在孩子們的童年 被作業(yè)“包圍”的孩子 前段時間間六一兒童節(jié),問孩子要什么節(jié)日禮物,孩子說完讓我心酸了一陣,孩子說:“媽媽,我就想一整天不寫作業(yè),可以嗎?”“可以啊,那你想去哪里玩,媽媽帶你去!”孩子沒興趣的說:“哪也不想去,我就想呆在家里,太累了!” 很多父母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小就開始了“應試教育”,為了讓孩子能進入好學校,在孩子還不懂什么數(shù)學、語文的時候就開始準備“幼升小”考試。 上學后,每天作業(yè)要寫到很晚,第二天又要很早的上學,父母和孩子都擔心遲到,導致每天都睡眠不足,剝奪了孩子在童年應享受的自由和快樂,這如何能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呢? 被補課班“包圍”的孩子 這個補課班的含義比較廣泛,包括各種興趣班、文化課輔導班等。其實這種課外輔導最早可以追溯到早教中心,這也是變相的“培訓機構”。很多父母為開發(fā)孩子作為的智力和能力,幾個月就帶著孩子去早教中心,接受各種訓練,可是就這些簡單的訓練為什么父母就不能在家里帶著孩子學呢? 大一點開始開發(fā)孩子的特長培養(yǎng),什么樂器、美術、體能、左右腦開發(fā)等等,各種培訓班交替著上課,孩子累家長也累。即使是周末休息,孩子也要早早的起床準備開啟一天的“培訓之旅”。 上學后父母還會給孩子增加一些文化課的輔導,什么奧數(shù)、國學、閱讀寫作、英語等等,這些輔導班自然也會給孩子留作業(yè),再加上學校老師留的作業(yè),導致孩子幾乎沒有玩耍的時間,幾乎一致處于無休無止的課程和題海之中。 孩子玩耍可以帶給孩子什么 精神病學家斯圖爾特·布朗利用42年的時間,采訪了6000人,用以了解他們的童年生活情況。通過匯總的數(shù)據(jù)顯示:如果在童年不能自由自在地玩耍,長大后的他們就可能會不快樂,難以適應新環(huán)境。 而且很多研究都表明:無論是人類還是動物,如果幼年時“沒有玩夠”,那么社交、情感和認知能力的發(fā)展都會受到影響。 01.“玩?!笨梢蚤_發(fā)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教育心理學家安東尼·D·佩萊格里尼認為:“有規(guī)則的游戲當然很有趣,是獲得各種經驗的重要渠道之一,而玩耍沒有規(guī)則,因而能夠激發(fā)孩子更多的創(chuàng)造性反應”。 孩在玩耍的過程中就是一個自主創(chuàng)新的過程,不像玩游戲需要遵守規(guī)則,玩耍一種隨意的過程,可以幻想各種情節(jié)、各種人物角色,這個過程就是鍛煉孩子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過程。 02.“玩?!笨梢耘囵B(yǎng)孩子的社交力 孩子玩耍的過程也是和同齡小朋友互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可以隨時調整自己的思維和行為來適應這個群體和環(huán)境,為了和小朋友維持長期友好和諧的關系,他們會知道怎么做才能讓自己成為受歡迎的那個人。 在和小朋友互動的過程中也培養(yǎng)孩子們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談判溝通的能力。童年中缺少無拘無束玩耍的孩子,在社交能力方面的發(fā)展就會受到一定的限制。 03.“玩?!笨梢跃徑夂⒆拥膲毫?/p> 孩子不時無憂無慮的,孩子也會焦慮、也會有壓力,有實驗研究數(shù)據(jù)表明:玩耍對兒童的情緒健康也起著關鍵作用。曾經有一項對孩子焦慮程度的調研證明了玩耍對孩子焦慮緩解的作用。 實驗人員將一群第一天到幼兒園報道的孩子作為實驗對象。通過這些三、四歲的孩子到幼兒園的表現(xiàn)按照他們的焦慮程度將孩子分成焦慮型和非焦慮型,一部分孩子帶進了有很多玩具的屋子,并讓這些孩子可以自由玩耍;另一部分只讓他們都自己坐在一個小桌子前聽老師講課。 15分鐘后實驗人員發(fā)現(xiàn),原先焦慮型的孩子在通過玩耍后焦慮情緒得到有效緩解,而有同伴玩耍的孩子比獨自玩耍的孩子情緒變得更加的平靜。這可以證明,玩??梢詭椭⒆觽冺樌徑饨箲]和壓力的情緒。 家長如何給孩子一個正常的童年 ■給孩子充足的玩耍時間 畢竟只有少數(shù)的孩子是發(fā)自內心的喜歡學習,大部分孩子的學習安排都是被動的,時間久了孩子的內心很容易對學習產生抵觸情緒,而通常情況下一旦表現(xiàn)出厭學,又很容易遭來父母的指責,很容易變得叛逆。 現(xiàn)在的孩子的時間被各種作業(yè)和補習班占得滿滿的,父母無論怎么給孩子安排學習的時間和作業(yè),我們都要在每周給孩子安排足夠的玩耍時間,來緩解孩子因學習帶來的壓力。 ■給孩子提供社交的機會 多數(shù)父母的的觀點都是“分分分,學生的命根?!庇绕涫呛⒆釉趯W習不理想的情況下,會以剝奪孩子的玩耍時間來和孩子講條件,讓孩子悶在家里學習,而孩子的耳邊還時不時的傳來窗外小朋友的玩樂聲。 孩子缺少玩耍時間,就是缺少與人接觸的機會,慢慢的孩子的社交能力就會受到限制,就會不懂得與人交往,不會交朋友、不會與人溝通、不懂如何解決問題。 人的一生中學習固然重要,但是決定人一生幸福與否、成功與否并不是以學習作為唯一標準。情商也同樣是決定人生成功與否的重要指標,而現(xiàn)在由于父母注重智商的培養(yǎng),導致很多孩子低情商。讓孩子出去和小朋友玩耍,讓孩子學會溝通、學會說話、學會解決問題是保證孩子內心健康發(fā)展的關鍵。 ■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歡的東西或者喜歡做的事情,我們常會聽到成年人說:“唉,都怪那個時候我媽只知道讓我學習,就想學畫畫,我媽也不讓。”“我上學時候跟我爸說想學唱歌,我爸說那是不務正業(yè),說什么也不讓學,就連在家里唱唱都不行?!?/p> 如果自己的童年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那么我們做父母的就不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將這種想法繼續(xù)灌輸給孩子,也剝奪孩子的喜好和興趣,代替孩子去規(guī)劃他們的人生。 我們做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喜好,不要替孩子去做選擇,父母喜歡的不等于孩子喜歡,父母覺得有用的不代表孩子也能理解,珍貴的童年時挖掘孩子的潛力,是幫助孩子開發(fā)他們的無限潛能。 美國塔夫特大學兒童發(fā)育專家戴維·埃爾金德認為:“沒有玩耍,兒童就會錯過不少學習機會”。 孩子要過孩子應該過的生活,那就是在充分的吸收知識的同時也要充分享受孩子應該享有的快樂,讓孩子們擁有一個自由、快樂的童年。 互動小窗口:家長都是怎么為孩子安排童年的?歡迎下方留言評論。 ———————— 在孩子的成長中,出現(xiàn)了任何問題都可以找我解答。希望我的這些建議對你的煩惱和困擾有所幫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