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楷書與練行書、草書有很多聯系。楷書如立,行書如走,草書如跑。這是書壇常用的比喻,反映了這三種字體的書寫速度:楷書運筆較慢,行書稍快,草書更快。書寫速度愈快,難度愈大。按照學習先易后難的規(guī)律,當然應該先從楷書入手,站穩(wěn)腳跟了,再拾級而上。行書楷書的功夫扎實了,以后學習草書進步會更快。這是三種字體之間最大的聯系。 無論楷書,行書還是草書都有其各自的筆法、結構和章法。講解時,筆法、結構分開來講,臨摹起來,結字筆法是分不開的。所有楷、行、草的結字,都是由具體的點畫組成,但是其內容是各不相同的??瑫还P一劃,筆筆獨立;行書點畫之間有連帶,有省略;草書一筆寫幾個字,點畫構架都有省略,還有夸張。三種字體,其結字都是由點畫組成的,但是點畫與結字的內容各不同。三種字體,臨摹時,點畫都不能夠脫離結字來理解。寫楷書時把這個習慣養(yǎng)成了,以后寫行書、草書都用得上。所以,楷書雖然是學習書法的起步階段,但是臨摹方法是基本一致的。這是學習方法上的聯系。 學書者臨摹時往往會遇到寫不像,又看不出不像在哪里的問題。這個現象普遍存在,所以要尋老師指點迷津。但是,“師傅領進門,修身靠自己”。決定進步快慢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是你自己能夠發(fā)現不像在哪里。學習三種字體,決定因素是一樣的。 在學楷書時,能不能也寫行書?或者說,楷書碰到瓶頸了,練不上去了,這個時候,有老師就會指導你:放下楷書,開始學行書。行書練了幾年,有點模樣了,再回過頭來練楷書。這個方法,有的同學會有很大收獲,幾年內不僅學習了行書,還把楷書提到很高的水平。為什么?因為行書比楷書難,學楷書好比游泳一千米,學行書好比兩千米。功夫練到兩千米后,再來解決一千米的種種問題,不是很輕松嗎?所以,楷書與行書交替學習,也是個好辦法。不一定是練好了楷書,才能夠練行書。交替練習,既收獲行書,又收獲楷書,豈不更好?當然,這個方法不是對所有人都適合的,有的人有效,有的人不行。這也是楷書與行書的一個重要聯系。 其實,三種字體,很多內涵都是相通的,它們之間有著廣泛的聯系。機械分割是不明智的。歷史上“二王”、唐宋“四大家”——虞、歐、褚、顏,和蘇、黃、米、蔡等等,大多有楷書名作傳世,行草也頗多建樹。王羲之說過,他的楷書可以與鐘繇媲美,草書可以與張芝媲美。兩者兼而有之者,王羲之比他們都勝出一籌。有史以來,楷行草都是息息相關的。 有的人就是不練楷書,直接寫行草,行不行呢?沒有楷書根基,行草是走不遠的。當下有些“大書家”未見楷書傳世,常常因為拿不出像樣的楷書感到“窘迫”。當然,還有人因為不會寫楷書而故意貶低楷書,這是不應該的。我們講三種字體的關系,是研究先易后難的學習規(guī)律,講楷書是基礎,不是說楷書低級??瑫鴮懙煤?,同樣是座豐碑。虞、歐、褚、顏的楷書風格各有千秋,為書壇巔峰?!毒懦蓪m》已經一千三百多年了,現在有誰的楷書能夠超過歐陽詢呢?有誰能夠解開《九成宮》寫得如此之好的秘籍呢?所以,先易后難的學習規(guī)律與各有千秋的藝術價值是兩回事,不能混為一談。 書法是藝術,來不得浮華浮躁浮夸。不管哪一種字體,真本領學到手,都需要老老實實,扎扎實實的“真功夫”。 |
|
來自: 昵稱io6KjKPx > 《楷書(真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