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入海口處上溯1600公里處的河道仍然寬達12公里多,豐水期的河道更是寬達40公里,有“河海”之稱,所以亞馬遜河干流上至今據(jù)說還沒有一條橫跨河流的橋梁,不過其原因除了亞馬遜河河流太寬之外,也是這里人口稀少,大城市不多,因此建造大型橋梁的社會和經(jīng)濟價值不大。 亞馬遜河的流域面積也非常大,達691.5萬平方千米,占南美州總面積的40%,是流域面積第二大的剛果河流域面積的兩倍多,基本相當于整個澳大利亞大陸的面積了,如果把這條河流放在我國的話,超過70%的國土面積都屬于這條河流的流域面積。亞馬遜河的支流也非常多,注入其中的支流河流數(shù)量超過1.5萬條。 亞馬遜河水量之所以如此巨大,也是因為它處于降水量豐富的赤道附近,受赤道西風帶影響,來自太平洋的暖濕水汽翻越安第斯山脈后冷后降雨,使得這里全年降水豐富,這里產(chǎn)生的水汽也會受西風帶以及地形的影響變成雨水降落下來,因此這里每天的午后幾乎都會下一場大雨。 豐沛的雨水使得這里植被覆蓋良好,才造就了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且沖擊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亞馬遜平原,巨量的水流使得亞馬遜河的入??趯掃_330公里,入海口到海洋中近200公里的地方基本都是淡水,可見其水量有多么的豐富。 |
|
來自: 袁承志dtau70na > 《地理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