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杏枝頭春意鬧 大宋小宋,后世稱譽(yù)"雙狀元"宋祁(998-1061),字子京,開封府雍丘(今河南省民權(quán)縣)人。父親宋王己是著名賢士,飽讀詩書。宋祁跟哥哥宋庠在父親影響下,勤奮讀書,少年時就聞名鄉(xiāng)里,分別稱為"小宋"和"大宋"。但他們尚未成年,父母就都早早過世了,沒有給他們留下什么東西。兄弟倆過得非常清苦,一度寄居在舅舅家里。 勤奮讀書 安州知州夏竦發(fā)現(xiàn)了兄弟倆,對他們的才華極為認(rèn)可,給了他們格外優(yōu)待。在天圣元年(1023)年的鄉(xiāng)試和會試中,宋庠接連斬獲第一,夏竦非常高興,斷言宋庠必中狀元。次年,兄弟倆雙雙參加省試。夏竦預(yù)言錯了過程,卻預(yù)言對了結(jié)果。禮部擬定宋祁第一、宋庠第三,但殿試時,垂簾聽政的章獻(xiàn)太后劉娥不同意,說歷來都講究長幼尊卑,弟弟怎么可以排在哥哥前面呢?于是將宋庠定為狀元,把宋祁定為第十名。由于宋祁省試第一,民間仍然認(rèn)為他是狀元,所以稱譽(yù)兄弟倆為"雙狀元"。 河南省民權(quán)縣雙狀元塔 偶遇宮女,一段浪漫經(jīng)歷宋祁長得一表人才,挺拔俊朗,洋溢著一股飄逸的氣息,特別招女孩子喜歡。有一天,宋祁從國子監(jiān)回家,路過繁臺街,迎面碰上皇家車隊,連忙讓到一邊。只聽車內(nèi)有人輕輕叫了一聲:"小宋。"宋祁連忙抬頭去看,只見一個年輕的宮女對他嫣然一笑,然后把車簾輕輕放下了。車隊行遠(yuǎn),美人一笑卻一直在宋祁心頭縈繞,久久不能平靜。 宮女形象 這情景跟當(dāng)年李商隱偶遇宋華陽何其相似,回到家中,宋祁化用李商隱的詩句,寫成一首《鷓鴣天》: 畫轂雕鞍狹路逢,一聲腸斷繡簾中。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金作屋,玉為籠,車如流水馬游龍。 劉郎已恨蓬山遠(yuǎn),更隔蓬山幾萬重。 這首詞抒發(fā)了他偶遇佳人,卻不得相見的苦悶之情,極具浪漫色彩。新詞一出,立刻在京師傳開了,竟然傳到了宋仁宗的耳朵里。仁宗年紀(jì)不大,青春懵懂,好奇心正盛,便集合宮女們問道:"是誰叫的小宋?"有個宮女站了出來,羞澀地說:"當(dāng)時我們?nèi)ナ萄?,見博士們出來,有姐妹指點說:這就是小宋!我是第一次看到他,就叫了一聲。"不久,宋祁進(jìn)宮給皇帝上課,仁宗打趣道:"蓬山并不遠(yuǎn)呀。"宋祁誠惶誠恐,說是一時興起,無意冒犯皇家尊嚴(yán)。仁宗哈哈大笑,不僅沒有怪罪宋祁,還把那個宮女賞賜給了他。 蓬山不遠(yuǎn) 修撰《唐書》,虛心接受歐陽修意見慶歷三年(1043),宋祁擔(dān)任龍圖閣學(xué)士、史館修撰。由于后晉時期編撰的《唐書》蕪雜不精,宋仁宗決定重修《唐書》,由歐陽修負(fù)責(zé)統(tǒng)籌,宋祁負(fù)責(zé)寫列傳。 宋祁形象 當(dāng)時寫作古文已蔚然成風(fēng),但很多人把勁兒使橫了,寫得生僻難懂,宋祁也未能免俗。宋祁比歐陽修大九歲,早六年中進(jìn)士,從年齡、資歷上說,都是歐陽修的前輩,歐陽修不好直接說他。一天早上,宋祁來唐書局上班,看見門上寫著八個字:"宵寐非禎,札闥洪休。"端詳了半天,才悟出是什么意思,笑道:"這不就是'夜夢不詳,題門大吉'嗎?干嘛寫成這樣?"歐陽修笑道:"我是在模仿您修《唐書》的筆法呢,您不是把'迅雷不及掩耳'寫成'震霆無暇掩聰'嗎?"宋祁聽了,明白歐陽修的意思,雖然有些尷尬,卻虛心接受,以后寫文章就平易起來了。 歐陽修形象 縱情享樂,工作亦不耽誤宋庠、宋祁雖是親兄弟,性格卻截然不同,宋祁喜歡在家里大開筵宴,飲酒唱和;而宋庠則是個"異類",喜歡在書院讀書。有一年正月十五,宋庠正在讀周易,聽說弟弟點燃華燈巨燭,叫來眾多歌女,左擁右抱,與狐朋狗友們開懷暢飲,就讓親信傳話給弟弟,說你通宵宴飲作樂,奢侈到了極點,難道忘了十幾年前,我們在州學(xué)靠吃腌菜度日了嗎?宋祁笑著讓親信給哥哥回話:那我們當(dāng)年吃腌菜的目的是什么? 大開筵宴 宋祁愛宴飲,愛美女,工作卻一點也不耽誤。修撰《唐書》以來,常常隨身攜帶著書稿,晚宴過后,燃上名貴的檀香,舒舒服服洗個熱水澡,就讓嬌妻美妾手舉蠟燭,絕色佳人研墨鋪紙。準(zhǔn)備停當(dāng),宋祁坐到書桌前,寫上一會兒某某的列傳,覺得有些乏了,便命人撤去書案,擺上美酒,喚來歌妓,又開始笙歌玩樂。這《唐書》修得簡直風(fēng)雅到了極致,舒服到了極致。 宋祁修唐書 出城踏青,紅杏枝頭春意鬧一年初春,料峭寒意退位,和煦春風(fēng)東來,在家里蟄伏了一冬的宋祁出城踏青。船在河中緩緩行駛,水面生出細(xì)細(xì)的波紋,如同紗縠鋪在河上。拂曉的輕寒籠罩著如煙的楊柳,紅艷艷的杏花就已在枝頭綻放。 乘船去游春 回家之后,宋祁一再回味著踏青的感受,填了一首《木蘭花》: 東城漸覺風(fēng)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 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這首詞從游湖寫起,描繪出一幅生機(jī)勃勃、色彩鮮明的早春圖,把對時光的留戀、對美好人生的珍惜寫得韻味十足,成為譽(yù)滿詞壇的佳作。尤其"紅杏枝頭春意鬧"一句,運用擬人手法,將春天杏花怒放的景象,極具情趣地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讓我們仿佛看見成片的杏花和花枝躍動的小鳥、飛舞的蜜蜂。 ![]() 紅杏枝頭春意鬧 紅杏尚書,與張先傳出佳話嘉佑五年(1060),新《唐書》修撰完畢。這部長達(dá)28469卷的皇皇巨著,成為人們研究唐代歷史的經(jīng)典史料。宋祁從45歲開始,到62歲為止,由一個風(fēng)華正茂的中年人,變成古稀老人,歷時17年,撰寫列傳150卷,參與編修《籍田記》《集韻》,又撰寫《大樂圖》二卷,文集一百卷。宋仁宗對宋祁的工作非常滿意,升他為左丞、工部尚書。 ![]() 宋本新唐書 都官郎中張先被人稱作"張三影",其名句"云破月來花弄影"盡人皆知。宋祁非常欽羨張先的才華,前往拜會。到了張府門前,不讓通報,卻讓下人喊:"尚書欲見'云破月來花弄影'郎中。"張先聽見,一邊回答:"難道是'紅杏枝頭春意鬧'尚書嗎?"一邊跑出屋來迎客。二人把酒言歡,一時傳為佳話。后來人們就稱宋祁為"紅杏枝頭春意鬧尚書",簡稱"紅杏尚書"。 ![]() 紅杏尚書與張三影 一生奢侈,不求死后榮光宋祁文章見識強(qiáng)于宋庠,曾經(jīng)上疏仁宗論"三冗三費",可以說是王安石變法的先聲;但生活奢侈,蓄妓納妾,享樂無度,不似宋庠那么清廉莊重,政績卓著,因而其兄官至宰相,他卻只做到工部尚書。 ![]() 上疏論“三冗三費” 嘉佑六年三月(1061),宋祁卒于汴梁。臨終前,自己撰寫了墓志銘,留下遺言《治戒》,要求兒子們不要被傳統(tǒng)的治喪習(xí)慣所束縛,棺材夠用幾十年就行,也不要黃金陪葬。另外,他說自己的學(xué)問算不上名家,文章寫得一般水平,做官也沒到宰相級別,因此不要請求朝廷賜謚號。兒子們很聽話,嚴(yán)格遵守《治戒》治喪,也沒有請求朝廷謚號。但翰林學(xué)士張方平說宋祁按法令應(yīng)該得到謚號,最后朝廷議定,賜謚號"景文"。 ![]() 宋祁畫像 |
|
來自: 輕風(fēng)無意 > 《名人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