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今天,七夕演變成了情人節(jié),須知道在古代,七夕的內(nèi)容可是非常豐富的,雖然也有愛情的成分,但是只算是一種衍生品。今日的七夕,愛情成了主題,也是迎合時代的需求,合乎道理。 古代的七夕,可是唯獨屬于女性的節(jié)日,至于男子嘛,該干嘛干嘛。女子則穿針乞巧、拜七姐、祈福許愿、坐看牽??椗?、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各種節(jié)目,各種活動,歡喜熱鬧,從早到晚,忙得不亦樂于。 可以說,七夕是一個喜慶的節(jié)日。但是因為女郎織女凄美的愛情故事,雖然使七夕這個節(jié)日因之長遠流傳,經(jīng)久不衰,但是也為七夕增添了悲劇色彩。古代詩詞里大多是關(guān)注七夕牛郎織女悲劇的方面,閱讀詩詞反倒會沖淡節(jié)日的喜慶,徒增悲傷。 參與七夕慶?;顒拥呐?,一整天在繁忙、熱鬧、喜悅中度過,自然無暇去寫詩詞,寫詩詞多是那些孤傷幽怨的人。他們看人熱鬧歡樂,而自己卻不能夠,于是寫出詩詞來表達孤獨愁苦,天地間就悄然生出一股異樣的氣氛。同病相憐的人倒可以讀讀,快樂的人最好不要去讀,不僅敗興,也破壞氣氛。 如出自《古詩十九首》中的《迢迢牽牛星》一篇:
牽牛與織女相思相望,卻隔著河漢,不得相見?!捌榱闳缬辍薄ⅰ懊}脈不得語”,多么傷心,多么孤獨,那般的幽怨,讀起來何等的凄愴。讀了之后,恐怕也會被憂傷纏繞,哪還有心情去穿針乞巧? 再比如杜牧的很有名的《秋夕》:
這是首也是悲傷幽獨之調(diào),一個“冷”字,一個“涼”字,惹得心也冰涼。牛郎織女在天上相見,而自己卻孤獨一人,看著更加增添自己的傷心。 還有白居易的《七夕》詩云:“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并在此宵中。”徐凝《七夕》詩:“別離還有經(jīng)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strong>李賀《七夕》詩:“天上分金鏡,人間望玉鉤?!?/strong>孟浩然《他鄉(xiāng)七夕》詩:“不見穿針?gòu)D,空懷故國樓。”七夕不但沒有歡慶,反倒平添許多哀傷。 說到宋詞里的七夕,不得不說秦觀的《鵲橋仙》: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敝贿@一句就觸動了多少萌動的少年心,被人當作愛的諾言。美則美矣,相知相愛,卻不能長久在一起,終是帶著深深的無奈、感嘆和悲傷。 李清照愁人一枚,經(jīng)常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她的詞更不能讀了。不信看她的一闋《行香子·七夕》:
滿眼都是愁,心中更是充滿愁,傷心慘目,有如是也?濃濃的愁,濃濃的恨,太過凄慘。讀了她的詞哪里還能感受到七夕的一絲美好,沒有歡笑,沒有熱鬧,都是孤獨,都是愁苦,都是怨傷。這樣的七夕,不過也罷。 所以想要開心的過七夕佳節(jié),最好不要去讀那些傷心的詩詞。當然描寫七夕快樂場景的詩詞雖然少,但也是有的,那些倒不妨拿來讀讀。比如唐代林杰的《乞巧》詩:
描述七夕乞巧的美好、喜慶的場面,牛郎織女鵲橋相會,乞巧望月,穿紅絲,讀來可喜。 再比如蘇軾的一闋詞《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
雖然是寫送別,但是讓人感受不到一絲哀傷,反倒敬服于他的超然豁達、翩翩灑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