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賭氣”的時候,經(jīng)常會做一些“自我毀滅”的事,比如對自己渴望的東西說“不”,或者用力推開很在乎的人。 這時候,往往在期待“即使我這樣做,對方也不會被嚇跑,會看到我的真實需要,會持之以恒地?fù)嵛课?、直到融化我的心”?/p> 小孩子這樣做,十分合理自然——理想的大人,情緒上比孩子更加強(qiáng)大和穩(wěn)定,可以滿足這樣的需要。只是,不是每個小孩都有幸能遇到這樣的理想大人。 很多人長大后依然這樣做,在戀愛關(guān)系里尤其明顯,許多人稱之為“作”。而另一種未必那么明顯、影響卻非常深的,則是“跟整個世界賭氣”。 ?? 我第一次清晰地意識到這個模式,是多年前在西藏獨自旅行時,那陣子情緒低落,非常渴望愛,卻無法主動與人建立連結(jié)。 在布達(dá)拉宮腳下公園的某個時刻,我突然感受到了心里那個受傷的小孩。因為對他人的種種失望和傷心,她無力再冒險、再展現(xiàn)自己的柔軟脆弱,再明確地提出需求。 她無力再次承受失望,所以只能期待世界主動走近她,期待世界作為一個整體,對她說“對不起,我愛你”。 所以,即便向陌生人說出“我很難過,你可以給我一個擁抱嗎”其實很有可能成功,她也沒有那個力量邁出這一步。她只能躲在帽檐下,盡可能不引人注意地默默流淚。 成人的冰冷理性話語會說“世界并不欠誰”,或者“世界欠了太多人,你沒什么特別的”。話是沒錯,卻不能解決問題。 受傷的小孩不需要更多的道理、更多的要求,只需要愛。所以,每當(dāng)我感覺到來自小孩的悲傷時,只想完整地經(jīng)歷這份悲傷。 每次完整地經(jīng)歷悲傷之后,我都會經(jīng)歷極大的愛與喜悅——也許,全然臣服正是跳脫二元對立的關(guān)鍵,當(dāng)你將硬幣的一面全然納入自己之內(nèi),另一面也隨之進(jìn)入了你。 ?? 一個人賭氣時,往往有兩種模式:“就不讓你好”和“就不讓我自己好”。 也許你也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痛苦的時候,十分清楚做什么能讓自己好起來(也許是運動,也許是某個療愈方法),而偏偏不去做;或者很清楚做些什么會讓自己事業(yè)更成功、生活更幸福,可就是不做,堅決不做,打死也不做。 因為,一部分的你并不想“好起來”。仿佛是在對世界說“看,你把我害成了這樣子!我受到的對待是不公的!你應(yīng)該愧疚、痛悔、努力補償!” 也許你隱約擔(dān)心,如果自己過得幸福美滿,就會失去向世界索要道歉補償式的愛的籌碼。 也許在你成長的過程中,大人在感到對你虧欠,或者看到你很慘時,會對你格外溫柔以待,比如“打完又心疼”、“孩子生病時突然變得特別耐心”;也許大人們一味地偏向“弱者”,比如“你比ta大,你就應(yīng)該讓著ta”。 那你自然會學(xué)到“用慘/弱換愛”這個技能,把它帶入成年,帶入和整個世界的互動之中。 ?? 在西藏那次領(lǐng)悟的大概一年之后,我終于做到了坦然提出“我挺好的,并且我需要愛”。 那是在一次工作坊上,我的進(jìn)程很順利,某個瞬間,我就是很希望帶領(lǐng)者能過來陪伴我一會兒,于是,我舉起了手,她來到我身旁,陪著我經(jīng)歷了一次極其深刻的生命領(lǐng)悟。 從前,我覺得只有自己遇到很大的困難、得不到幫助就要不行了的時候,才可以尋求幫助。如果我還好,就不要占用那些“更需要幫助的人”的資源了吧。 直到我終于承認(rèn),我需要愛,需要陪伴,需要支持,在生命的每個階段都需要,不是因為我悲慘或弱小,僅僅因為,我存在。 ?? 許多人明明有足夠的能力,卻總無法實現(xiàn)目標(biāo),常常就跟這個“賭氣的小孩”有關(guān),也跟其它種種恐懼有關(guān)——對成功的恐懼,對被看見的恐懼,對得到了再失去的恐懼,對失去熟悉的低價值感自我的恐懼,以及,對于走得太深、小我消融的恐懼。 比如,在各種形式的創(chuàng)造或者深刻的性中,經(jīng)常會有“我消失了”的體驗?!拔摇边^后還會回來,但是,“我”大概會擔(dān)心,會不會有一天就徹底回不來了? 這也許可以解釋,有人在創(chuàng)造性工作走得很深時感到害怕,便開始自我阻礙——也許是突然覺得自己不夠好,也許是突然好像沒了靈感;或者在性走得很深時,突然好像對性與親密關(guān)系都不大感興趣了。 自我阻礙未必就是“不好”的,它是生命的一種自我保護(hù)、自我平衡的機(jī)制。 一切模式背后都有某種好處,可以說它們都是“善意”的。 那個“賭氣的小孩”也是善意的,以小小的身體,竭盡所能地保護(hù)著你。 你當(dāng)然可以和ta溝通,告訴ta過去幫助你活下來的東西,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再適用。但在這之前,請好好地抱抱ta,如果ta需要哭泣、喊叫、對你拳打腳踢,請允許ta這么做。也許,這一刻,ta已經(jīng)等了很久很久。 |
|
來自: 茉莉7eo6t3y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