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本不是可惡的東西,重名利,亦是人之常情,而且從古至今,人皆重名利??鬃诱f:“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也”,意思是說人活一輩子,沒有可稱道的名聲是最可悲的!司馬遷也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還有掛在普通百姓嘴邊的俗語:“無利不起早”、“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薄叭诉^留名,雁過留聲”等等,無不在表達重名利之心。 1. 我們在這個世界上走一遭,離不開“名”、“利”二字。人活著要穿衣吃飯,衣食住行離不開錢,為維持生存而“重利”是必須的;為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質(zhì)量而希望擁有更多的錢而“重利”也是正常的。而人都有向上的心,為追求成功、體現(xiàn)價值而力爭上游、奮發(fā)圖強的“重名”是可貴的;為自尊、尊嚴而珍惜名節(jié),行得正坐得端樂善好施,甚至以犧牲生命而“留取丹心照汗青”,以求身后傳清名、英名的“重名”更是令人欽佩的。
可悲的是,在當今這個開放、物質(zhì)生活豐富的社會,人們的名利之心幾乎達到了泛濫的程度??纯幢榈亻_花的選秀節(jié)目、相親節(jié)目,無數(shù)俊男靚女使出看家本事、擠破腦袋往舞臺上站,為了什么?千萬別說不是為了出名。 看看每年藝術(shù)類院校招生考試時,門前那蔚為壯觀的考生隊伍,競爭慘烈到淘汰率高達99.3%,一百多報考者中只能有一位被錄取??梢哉f奔向藝校大門的考生們,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想出名的明星夢。
2. 物質(zhì)生活豐富的好處顯而易見,人們可以吃得更好穿得更美,可供選擇的空間更大,生活得更舒適更縱情,可也由此衍生出更多煩惱。它讓人們的物欲越來越無節(jié)制,擁有房子還想要買車,穿了羽絨服想換貂皮大衣,Iphone出了一代又一代,手里的手機就換了一部又一部;別人家有什么自家就不能缺,別人買了什么怎能委屈自己不去買;工資再漲也覺得不夠花,長長的購物單需要大把的錢去兌現(xiàn),月光族、啃老族,都是穿著名牌吃著大餐的窮人……
整個社會風氣如此,名利之心泛濫,導致人心浮躁,道義滑坡,幸福難尋。為什么過去吃糠咽菜的窮苦日子,人們卻過得津津有味,而今生活富足卻少有人說幸福? 那個“你幸福嗎?”的問題,沒得到幾個肯定回答,倒讓一句調(diào)侃:“我姓曾”廣為流傳。只因為一味追名逐利,名便化為韁繩,利便變成鎖鏈,困住了一顆心,綁走了快樂、自由和幸福。 3. 過于看重名的人,活得很累。終日為名而忙碌,為揚名四處宣揚自己,處心積慮地包裝自己,尋找各種機會露臉,所做一切都為了揚名。結(jié)果卻沒有時間學習、充電,讓自己真正有資歷博得名望,于是即便真小得虛名,也不得輕松。處處如履薄冰,唯恐一不小心露出淺薄的底色,而被人口誅筆伐。于是,為了一個虛幻的名,弄得未老先衰、身心俱疲,一生都不得輕松。
我認識一個人,頭腦聰穎,擅長自我包裝和策劃,靠著這個在某領域漸漸小有名氣。因為過于看重這點名氣,他處處以名人自居,不容許別人怠慢自己、小看了自己。出門辦事,若對方不買他的賬,就會暴怒,“耍大牌”:“你不知道我是誰嗎?你怎么能這么對待我?”
可想而知,他每天的情緒都處于暴躁、憤恨、鄙視等等不良狀態(tài),哪里有快樂立足的地方?我對他心懷憐憫,但不愿意多言,因為他旁若無人的傲慢,斷不會聽進別人的良言,弄不好,還會惹來和名望有關的炫耀和譏笑。 4. 過于看重利,同樣讓人在疲憊之余,生出無盡的煩惱??梢哉f,越是刻意追求,離幸福就會越遙遠。追逐的路上,身心疲憊自不必說,因為你要把別人喝咖啡唱小曲的時間都用來賺取金錢,要犧牲掉看電影逛公園的悠閑自在去經(jīng)營去算計。當然比那些有點錢就滿足,就喝酒吃肉的人活得累。 重利的人感受不到快樂,這一點有人不理解。不是說錢多了就可以想買什么就什么,想擁有什么就能擁有什么,怎么會不快樂?總比看到一件衣服因為價格昂貴不得不放棄快樂吧?總比看著人家手里的蘋果手機換了一代又一代,自己的手機又老又舊卻舍不得錢換快樂吧?
一顆心早已被不滿足和麻木所控制,失去了快樂的能力。倒是因為逐利而對周圍的人心存戒備、精心算計,會失去親情友情,失去良好的人際關系,愉快的工作氛圍,從而失去這些東西能夠給予自己的快樂。 過于重利更會讓人的心靈迷失方向,讓人生失去意義。利欲熏心、見利忘義,這個“利”是多么可怕的毒藥。當一個人的心墜入欲望的無底洞,他將失去比快樂和幸福更重要的東西。比如自由,比如生命。 5. 剛走出校園,我們或許可以心存名利,因為要積極向上,拓展人生的寬度;要積累金錢,為日后一家人乃至自己的晚年衣食無憂。但有了一定的經(jīng)歷之后,我想,就要看淡名利,因為不小心就會被名韁利鎖困住,使自己成為名利的奴隸。 說白了,功名利祿只不過是身外之物,我們赤條條來,赤條條走,用老百姓的話說:“生不帶來,死不帶去?!?/p> 《圣經(jīng)》里則說:“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處呢?人還能拿什么換生命呢?”
老子認為,人應該是質(zhì)樸的,簡單的,越接近自然,越有利于身心和諧。 也就是說,面對塵世的喧囂,燈紅酒綠的奢華,若能守得住內(nèi)心的質(zhì)樸和簡單,便能在自守中淡泊名利,心神安寧。保持一顆淡泊名利的平常心,不羨慕別人的榮華富貴、聲名顯赫,不嫉妒別人的家財萬貫,只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只盡心過好自己的平淡日子,那么一生都將快樂無憂。 6. 著名學者錢鐘書對待名望,可謂心如止水,境界超脫。他一生不接受任何新聞媒體的采訪,拒絕接受講學、報告等邀請,只潛心著述,盡自己的能力做好自己的事。他的小說《圍城》發(fā)表后,在國內(nèi)外引起轟動,新聞和文學界很多人想見他,都被他拒絕。 有一位女士打電話給他,表達她如何如何想見到他的熱切心情,錢鐘書再三婉拒無果后,幽默地對她說:“如果你吃了一個雞蛋,覺得還不錯,何必要一定認識那只下蛋的母雞呢?” 在利的方面看得淡泊輕松的典型代表當數(shù)比爾·蓋茨,他把微軟為自己賺來的大部分錢都捐給了慈善機構(gòu),捐款數(shù)目巨大到曾幾次蟬聯(lián)全球慈善家排行榜之首,而且還明確表示,在去世之前要把全部資產(chǎn)都捐贈出去,不給兒女留任何遺產(chǎn)。他說:“我只希望讓人們知道,錢應該用得的是地方。”
教書就盡力做個稱職的老師,治病救人盡力做個被患者認可的醫(yī)生,種田就盡力做個讓糧食高產(chǎn)的農(nóng)民,總之,在平淡的生活狀態(tài)中,在平淡的工作崗位上,內(nèi)心恬靜從容地做事、生活,便是最大的幸福,最成功的人生。 成一時之功名不如活一世之自在。真正成熟的人會讓一顆喧囂的心遠離名韁利鎖,回歸平淡,回歸本源,這是人生的大智慧。 作者:千面略懂先生 家事國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煩心憂心玻璃心,開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萬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涌動的真實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 略懂先生每天帶你一起識破人生真相,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wǎng)絡,只是臨時作為文字輔助作用,絕對不會用于商業(yè)用途 所有作品均是作者原創(chuàng),未經(jīng)許可,不可轉(zhuǎn)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