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中皇帝面前,旁人是不敢造次的,唯恐龍顏大怒,性命不保,但也就有人要在皇帝面前談?wù)撉俺呐f事,這大不敬的事肯定是難逃一死的,康熙也決定將此人誅九族,看了眼名字,說不必了,罷官就行! 這個人就是孔尚任,1648年出生在山東,成年后一心想要考取功名,但沒有成功,可他不氣餒,一心想要做官,在他35歲那年,他的機遇來了,康熙帝想要拉攏中原地區(qū)的民心,就決定祭孔,搞得十分隆重,引人矚目。 孔尚任則為此次的祭孔活動做準備,告訴康熙許多儒家的文化與思想。康熙帝考慮到他是孔子的六十四代孫,就破格將他升為國子監(jiān)博士??咨腥斡X得終于是自己大展才華的時候了,感動十分震驚與愉悅。 在還沒有做官前孔尚任已經(jīng)接觸了一些南明興亡的事,而他在朝廷實際是一個只有名頭的官,處于放任,三十九歲就被派出江南治水,在這里他進一步了解到南明興亡,并且結(jié)交了一些明代遺民。 孔尚任本想在朝廷有所大作為,現(xiàn)在卻被派來做自己不懂的事情,心中難免失望,就專心準備作品《桃花扇》,去了解南明的歷史,甚至與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明末政治斗爭的人溝通交流,與不支持清朝的黃云、鄧漢儀等人來往密切。 1690年,孔尚任回京了,仍然擔(dān)任閑散無聊的國子監(jiān)博士,1695被升為戶部主,被派去寶泉局監(jiān)鑄錢幣。后第四年,他的作品《桃花扇》完成了,在北京頻頻演出,一時間洛陽紙貴,康熙帝也就注意到了。 這是一篇講述明朝歷史的作品,在康熙看來其中還有緬懷之意,引得康熙龍顏大怒,心想這人什么意思,我這邊拼命拉攏民心,也算是一個好明君了,誰給他膽子在皇帝眼皮底下講前朝往事? 康熙立刻下令要將此人誅殺九族,后來又看到作者的名號,原來是孔子的后人孔尚任,這要是斬了他九族,一切就前功盡廢,還有可能引起中原地區(qū)大部分的不滿,皇帝的位置肯定坐不踏實。并說:不必了,罷官就行。孔尚任也因此幸免。 孔尚任被免官后再也沒有得到重用,但得知皇帝要誅殺他九族,卻只是免了他的官,心中也有一些僥幸,同時也對黑暗的官府心存不滿。對此,你怎么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