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世界范圍內,每隔兩分鐘就有一名女性因為宮頸癌而去世。2016年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每年有10萬個新發(fā)宮頸癌病例,約3萬名婦女死于宮頸癌。宮頸癌是目前癌癥中唯一病因明確、唯一可以早期預防和治療、唯一可以徹底消除的癌癥。 研究發(fā)現(xiàn),高危型HPV的持續(xù)感染是宮頸癌和宮頸癌前病變發(fā)生的重要原因。高危型HPV檢測有效提高了宮頸癌前病變檢測的靈敏度,顯著降低了漏診率,已成為宮頸癌篩查的重要方法。 由于HPV檢測方法眾多,雜交捕獲2代試驗(HC2) 、 PCR是最常用的檢測方法。各種檢測方法的設計、原理以及臨床陽性閾值設定存在差異等因素,可以出現(xiàn)很多種報告結果。 @宮頸病醫(yī)生李慧玲 李醫(yī)生幫我看看HPV報告有問題嗎? 如何看懂這些HPV檢測報告單 不論是哪種HPV方法的檢測,報告結果只有兩種方式,一種是HPV陰性和HPV陽性,另一種是HPV的數(shù)值大小。HPV 檢測值高低不代表病變嚴重程度,它與細胞學改變及隨后發(fā)生癌前病變或癌的風險有一定的相關性。HPV陰性提示沒有HPV感染,HPV陽性提示有HPV感染,哪些HPV型別陽性對人體有害,與宮頸高級別病變和宮頸癌相關? 第一張圖片 第一張HPV檢測報告,是HPV分型檢測, 把除了HPV16、18之外的高危型HPV都歸類到其他12種當中,其結果的含義并不是其他12種高危型HPV都有感染了。這張HPV的結果其他12種陽性,表明其他12種高危型HPV有感染,但是并不知道是哪種型別的感染。HPV16和HPV18是兩種最常見的致癌性HPV,全世界70%的宮頸癌和50%以上的CIN3(宮頸上皮內瘤變)病例都由這兩種型別HPV引起。如果HPV16、18陽性,下一步需要做陰道鏡檢查,了解宮頸是否有病變。如果HPV其他12種陽性,需要看宮頸液基細胞學(TCT)檢查報告,TCT檢查結果為陰性,1年內復查TCT、HPV。如果TCT檢查結果≥ASC-US(非典型鱗狀細胞-意義不明確)或AGC(宮頸腺細胞異常),需要做陰道鏡檢查。 第二張、第三張報告單也是HPV分型檢測,這是利用分子生物學或者免疫學方法,檢測體內到底感染的是哪一種HPV的亞型,分為兩類,高危型18種,低危型6種。目前,已發(fā)現(xiàn)HPV有200多種不同的亞型,50多種HPV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感染肛門及生殖器部位。是檢測的HPV型別越多就越好嗎? 答案是否定的。我們關注的是高危型HPV感染,并且是持續(xù)感染。檢查低危型HPV感染對宮頸癌的篩查沒有意義,我們不要看到有了低危型別的感染也恐慌起來。如果出現(xiàn)了低危型HPV陽性,婦科醫(yī)師需要注意有無生殖器疣,低危型HPV6、11是引起生殖器疣最常見的亞型。 第四張圖片 第四張圖是利用雜交捕獲病毒DNA檢測2代技術(HC2),該技術檢測的是宮頸細胞有沒有存在高危型HPV病毒(即可致癌的HPV)的DNA。通過數(shù)據(jù)能知道病毒在體內的含量,數(shù)值越高,說明體內病毒可能越多。HC2能檢測出13種不同的致癌型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和68型),它們幾乎是全球范圍內主要的致癌型HPV。從宮頸癌篩查的角度而言,一般做HC2檢測就行了,如果HC2陰性(<1),說明檢測的當時沒有HPV感染,或者大部分為一過性感染人群,可自然轉歸。如果HC2陽性(>1),說明檢測的時候高危型HPV感染持續(xù)的可能性大,有病變風險,是需要追蹤的人群。此時,需要做TCT檢查,如果TCT檢查結果陰性,一年復查TCT+HPV,如果細胞學檢查有異常,≥ASC-US或AGC,需要做陰道鏡檢查。 第五、第六張圖片是HPV E6和E7mRNA檢查,HPV感染的致癌性取決于病毒癌蛋白E6、E7的產生,因此檢測HPV E6和E7mRNA可能是診斷潛在癌前病變和HPV感染的特異性更高的試驗。當HPV E6和E7mRNA檢查陽性,我們需要結合細胞學檢查,如果細胞學檢查陰性,在6-12個月復查HPV和TCT ,如果細胞學檢查結果≥ASC-US和AGC,需要做陰道鏡檢查。 看了這么多的報告單,你一定有點暈了。我來總結一下: HPV16、18陽性,直接做陰道鏡檢查,如果是其他高危型HPV陽性,我們需要結合細胞學檢查,如果細胞學檢查陰性,在6-12個月復查HPV和TCT ,如果細胞學檢查結果≥ASC-US和AGC,需要做陰道鏡檢查。HPV檢測不是僅僅為了檢出HPV感染,而是為了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存在的CIN2+病變和預測CIN2+的風險;HPV檢測不是萬能的。
HPV型別和相關疾病 尋常疣:1、2、4、7、26、27、29、41、57 跖疣:1、2、4 扁平疣:3、10、27、28、41、49 肛門會陰部疣(尖銳濕疣):6、11、30、40-45、51、54、55 生殖器癌:高危型:16、18、31、33、35、39、45、51、52、56、58、59 可能高危型:26, 53, 66、68、73、82 疣狀表皮發(fā)育不良:超過15種 口腔局灶性上皮增生:13、32 口腔、喉乳頭狀瘤:6,、7、11、16、30、32 參考文獻:趙澄泉,周先榮,隋龍,楊敏.宮頸癌篩查及臨床處理.北京.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 24-37 來源:李慧玲大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