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時辰,由勤勞聰慧的中國古代人民獨創(chuàng)。為了更好地生產(chǎn)勞作,他們觀察掌握了日出日落規(guī)律、天色變化,把一個晝夜劃分成12段,每一段便叫一個時辰。十二時辰制,中國在西周時就已開始使用了。 ![]() 在六百多歲的天津,在九河下梢、渤海之濱,十二時辰組成的一晝夜如此開始了—— ![]() 太陽即將探出地平線,天剛蒙蒙亮,黎明時分便是此時。朝露凝上枝椏,晨光慢慢爬上津城的高樓廣廈,即將為它的母親河——海河奉獻波光。而勞作的人們已悄然出發(fā),成為城市第一縷陽光的見證者。 ![]() ![]() ![]() ![]() 卯時又作日出,《詩經(jīng)·檜風·羔裘》 有云:“日出有曜,羔裘如濡?!北闶翘栜S出地平線之時,清早就這樣來臨了,旭日東升,津城迎來新一天的生機,鷗兒在河面覓食,狗兒出來遛早,晨練的人們享受著蓬勃的清晨時光,海河畔呈現(xiàn)出一幅幅曼妙的時光剪影。 ![]() ![]() ![]() ![]() 早點鋪在此時迎來它一天最繁忙的時刻。天津早點遠近聞名,煎餅果子、鍋巴菜、豆腐腦……豐盛的美餐為人們提供一份能量。同時一句“您吃了么?”在鄰里街坊間成為晨間的問候語。藍天白云映襯著世紀鐘的雄偉,中新生態(tài)城內(nèi)的智能公交車也迎來了早間第一波乘客。 ![]() ![]() ![]() ![]() ![]() ![]() 日頭上升,將天空映照得越發(fā)明亮。此時的京東第一山盤山和黃崖關(guān)長城,有著明媚壯麗的景色。天津港碼頭、天津自貿(mào)區(qū)和于家堡的人們,投入了繁忙的工作,為這個北方最大金融商貿(mào)中心奉獻著汗水和智慧。位于濱海新區(qū)的地標建筑——周大幅金融中心“津沽棒”聳立在這座城市之中,見證著天津前進的步伐。 ![]() ![]() ![]() ![]() ![]() ![]() 太陽已經(jīng)走到日中,相傳這時陽氣達到極限。正午驕陽下,五大道綻放著它中西兼容的絢麗色彩。萬國建筑群靜靜地相互依偎,訴說著城市的發(fā)展歷史。而炎炎烈日下,津城的奮斗者們?nèi)栽趽]灑汗水辛勤工作著,為城市發(fā)展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 ![]() ![]() ![]() ![]() 蟬兒樹上鳴,貓兒打著盹,人們咂口茶,午后就這樣開始了。老天津衛(wèi)這時會走進一間茶館兒,點上蓋碗茶兒,聽一段相聲評書大鼓,享受悠閑時光。在津門故里、在楊柳青,老天津的手藝人們這時也在忙碌著。他們默默勞作,傳承著津城的民俗文化,讓它永不消逝。 ![]() ![]() ![]() ![]() ![]() 或許你不知道,有很長一段時間,古代中國人吃兩餐,這個時候便是二餐時間。然而現(xiàn)代都市中,津城的勞動者依然沒有停下他們奮斗的腳步。津城的社區(qū)里垃圾分類正在經(jīng)歷現(xiàn)在進行時。北洋大學堂如今的天津大學、走出過一代代名家巨擘的南開大學里,教授們正在用嚴謹?shù)闹螌W理念為莘莘學子傳授知識。而此時的國家海洋博物館里,神奇的生物在孩子們充滿好奇的目光里“遨游”,自然科學啟蒙從這里開始。一座城市,閱讀帶來的樂趣讓這里的人們陶醉于書店、圖書館,全民閱讀正在這里悄然興起。 ![]() ![]() ![]() ![]() ![]() ![]() 夕陽西下,鳥兒掠過晚霞映照的美麗濕地,華燈初上,城市中的上班族走在歸家途。夕陽照耀下的天津,仿佛有了別樣的魔力,被顏料染色的天空,讓人們愿意停下腳步,靜靜欣賞它的美。 ![]() ![]() ![]() ![]() 夕陽沉沒,萬物朦朧,天地昏黃。古人日落而息,津城的人們卻迎來自己另一番天地。天津大劇院給津城奉上美輪美奐的藝術(shù)盛宴。海河兩岸燈火輝煌,美麗的橋梁披上霓虹,優(yōu)雅的洋房著了晚裝。都說天津的夜最是美,美到讓人恍若進入夢幻世界。 ![]() ![]() ![]() ![]() ![]() ![]() 這是一晝夜中最末一個時辰,夜已很深,城市伴著它的兒女,一起享受美麗的夜色。天津站廣場和天津之眼摩天輪遙相“望”,津城的廣廈在母親河畔綻放著大都會的光彩。點亮彩燈的夜市,迎來消夏納涼的百姓。和好友把酒言歡,闔家外出說說笑笑。在夜市中品賞最接地氣的美食,用宵夜犒勞自己一天的辛勤。 ![]() ![]() ![]() ![]() ![]() ![]() 另一個晝夜開始了。夜半時分便是此時,津城變換了另一番模樣。夜間燈光秀點亮了別樣的美麗,城市樓宇燈光帶照亮的夜空中的一顆顆星。 ![]() ![]() ![]() ![]() ![]() ![]() ![]() ![]() (津云新媒體記者姜曉龍 張倩 陳月峰工作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