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祝向前 ■中華反射學專家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針灸推拿系本科 ■自然療法世界總會宮廷小兒推拿委員會秘書長 前言 2019年6月9日—10日,中華反射學專家祝向前老師參加由中華中醫(yī)藥學會,廣東省中醫(yī)藥學會,深圳市小兒推拿專業(yè)委員會主辦深圳市兒童醫(yī)院等協(xié)辦的小兒推拿學術交流大會,并發(fā)表六篇學術論文,經(jīng)過專家嚴格評審考核期中有四篇入選中華中醫(yī)藥學會優(yōu)秀論文獎。 《淺談小兒藥浴療法治療常見病》 祝向前 小兒藥浴療法,是利用熱水和藥物浸泡和熏洗患病部位的一種綠色療法。通過熏洗能夠治療孩子的常見病,提高孩子免疫力,增強孩子體質(zhì)。中醫(yī)認為小兒藥浴的好處有1、溫陽補腎、開合腠理、清潔皮膚、保衛(wèi)機體。使全身的經(jīng)絡疏通,腠理暢通,從而達到發(fā)汗解表、祛風除濕、退熱解毒、透疹消腫之功效。血得熱則行,得寒則凝,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太過或不及都會影響到小兒健康,通過腠理進入肌膚。小兒藥浴療法根據(jù)患者的病情選用不同藥材,達到不同療效。如胎毒、積滯、濕疹、腹瀉、便秘、發(fā)熱、感冒、鼻炎等。我們選用不同中藥寒熱溫涼之氣,酸辣甘辛咸五味。來清熱解毒、止癢祛風、通便止瀉、化積健脾、通竅開神。小兒屬稚陰稚陽之體,臟腑嬌嫩,形氣未充。小兒藥浴療法通過毛竅、腧穴吸收,藥物的發(fā)散和傳導作用,來到調(diào)和五臟、補益虛損、平衡陰陽、防病治病、扶正祛邪的功效。小兒藥浴療法,簡便易行、無副作用、且療效顯著。現(xiàn)將部分驗方介紹如下,供同行選用。 一、 治小兒發(fā)熱 中藥配方:金銀花20克、凈連翹15克、炒黃芩20克、薄荷15克、羌活10克。 用法:將以上藥物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鐘,去渣取汁,倒入浴盆中,待水溫合適,用毛巾蘸藥汁洗浴小兒全身,然后浸泡身體10到15分鐘。每天1-2次。3天為1療程。 功效:清熱解毒、疏風散熱。 主治:小兒風熱發(fā)熱。 二、 治小兒咳嗽 中藥配方:取艾葉50克 用法:將艾葉50克放入1500毫升的沸水中,煎藥15分鐘,待水溫稍低,將雙足放在藥里浸泡,每晚睡前1次,每次10-15分鐘,一般連續(xù)3-5天即可有好轉。 功效:祛風散寒、宣肺止咳。 主治:風寒咳嗽 中藥配方:取生姜30克 用法:將生姜洗凈,放入藥罐里,加入清水適量,浸泡5到10分鐘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里,待溫時泡浴。每天一劑,每天2-3次,每次10-15分鐘,連續(xù)用2-3天。 功效:溫肺散寒 主治:風寒咳嗽 三、 治小兒哮喘 中藥配方:麻黃5克,白蘿卜250克。 用法:將麻黃洗凈,白蘿卜洗凈切塊,同時放入藥罐中,加入清水適量,浸泡10-20分鐘后,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3-5分鐘后,將藥液倒入盆中,溫后泡足。每次10-15分鐘,每天2-3次。每天1劑,連續(xù)用藥5天。 功效:溫肺散寒、化痰平喘。 主治:哮喘 四、 小兒肺炎 中藥配方:麻黃、甘草各5克,杏仁10克,石膏30克。 用法:先將四味藥洗凈,先將石膏放入藥罐中,加入適量清水,浸泡10-15分鐘后水煎,煮沸后,再將其余四味藥放入同煮,15分鐘后去渣取汁,將藥汁倒入盆中,待溫水適合將患兒雙足放入盆中。每次泡足15分鐘20分鐘,每天3次,每天1劑,一般用藥3-5天即可。 功效:清熱宣肺 主治:小兒肺炎 五、 治小兒腹瀉 中藥配方:艾葉50克、白胡椒、透骨草各25克。 用法:將上藥加水500-1000毫升,煮15-20分鐘后取汁,將藥汁倒入盆中,溫度適合為佳,將患兒雙足放入浸泡10-15分鐘。每天3次,每劑可見3次,一般用藥2-4天即可。 功效:健脾溫中 主治:消化不良型腹瀉 六、 小兒濕疹 中藥配方:苦參60克,蛇床子30克,百部30克,益母草30克。 用法:將四味藥加適量水煮沸10分鐘,待溫度適宜時,藥藥汁擦洗患處,如果全身濕疹,可用藥水洗澡,擦洗后不要將藥汁洗去。一般治療2-3天可見效果。若配合內(nèi)服中藥更佳。 功效:清熱解毒、透疹消腫 主治:小兒濕疹 七、 小兒疳積 中藥配方:大腹皮20克,山楂30克、神曲30克,扁豆30克,陳皮15克,薄荷15克。 用法:將上藥物放入藥罐中,加入清水適量,煎煮20-30分鐘,去渣取汁,倒入盆中,待水溫適合,浸泡雙足10-15分鐘,每晚1次。10天為1療程。 功效:健脾化食、理氣開胃。 主治:小兒疳積 八、 小兒遺尿 中藥配方:地黃、川斷、狗脊各30克,淮山藥40克,黃芪30克,桑螵蛸30克。 用法:將以上藥同入藥罐中,加水適量,煎煮20-30分鐘,去渣取汁,倒入盆中,待水溫適宜時,浸泡雙足15-20分鐘,每晚1次。10天為1療程。 功效:益氣補腎、固腎止遺。 主治:小兒腎虛遺尿 參考資料: 《雙足與保健》雜志 《中國民間療法》雜志 |
|
來自: 昵稱65206778 > 《反射名人祝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