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簡直是一個天然的“植物寶庫”,特別是廣大的農(nóng)村地區(qū),資源豐富,到處生長著各種各樣的野生植物,這些野生植物在貧困的年代起了很大的作用,可以說是救命的糧食,只要是能夠食用的野生植物都被人們采來食用,只是為了活下來;而現(xiàn)在這個年代經(jīng)濟發(fā)展了,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此時人們關心的是自己的身體健康問題,而健康飲食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夏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jié),這個時候農(nóng)村田野里的各種野菜就成了養(yǎng)生的香餑餑。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這種野菜就是有些特別,它對大家來說可能有些陌生,這種植物我們這里叫它為“酸模”。
酸模是農(nóng)村常見的一種野草,一般生長于水溝邊、山坡上、樹林旁、小路旁及田邊等地方。酸模的別名非常多,比如有叫山菠菜、野菠菜、水牛舌頭、牛舌頭棵、山大黃、田雞腳、山羊蹄、牛耳大黃、雞爪黃連、大山七等,各地叫法不同。它的分布非常廣泛,基本上遍及我國南北各個省區(qū),特別是我國廣大的南方地區(qū)最為常見。
酸模葉蓼為一年生草本。莖直立,上部分枝,粉紅色,節(jié)部膨大;葉片寬被針形,大小變化很大,兩面沿主脈及葉緣有伏生的粗硬毛;花序為數(shù)個花穗構成的圓錐花序;苞片膜質,邊緣疏生短睫毛,花被粉紅色或白色,花柱向外彎曲;瘦果卵形,扁平,兩面微凹,黑褐色,光亮。 酸模在農(nóng)村不僅可以當作農(nóng)村娃娃們解饞的“零食”,還是一道相當不錯的野菜。在以前的時候,農(nóng)村里生活條件差,小孩子們也沒錢買零食吃,平時就只能把一些野果當作零食來解饞,雖然這酸模不是野果,但是也同樣能吃,許多農(nóng)村娃娃就喜歡把它的葉子洗干凈了直接嚼,而且嚼起來特別酸,感覺就像是喝醋一樣,因此就有了“酸溜溜”這個名字。酸模在那個貧窮的時代可以算是不少窮苦人的救命菜。
酸模的吃法有多種,做法都很簡單,可直接生吃,或是熱水焯過以后涼拌著吃都是可以的,這要根據(jù)自己喜歡的方式來決定。像我最喜歡的是涼拌酸模葉,它的做法簡單。先將酸模葉去雜洗凈,入沸水鍋焯一下,撈出洗凈切段。豬肉洗凈切絲。將鍋燒熱放人豬肉炒到?jīng)]有水為止,然后加入醬油、蔥花、姜末煸炒至肉熟,再放入料酒、精鹽和適量水炒至入味,加入酸模葉煸炒至人味,點入味精推勻出鍋即成。經(jīng)常食用此菜可使人底氣十足,可以強壯身體。
酸模除了葉子可以當作野菜來吃以外,它的根莖是金黃色的,是一味非常珍貴的藥材。它全草可入藥,味酸、苦,性涼、輕、鈍,具利尿、消腫、止痛、止嘔等功能。果實為利尿藥,主治水腫和瘡毒;用鮮莖葉混食鹽后搗汁,治霍亂和日射病有效;外用可敷治瘡腫和蛇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