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不撤姜食,不多食?!?/span> 這是至理名言;居家過日子,一天不能離家姜。 中醫(yī)認為入夏之后,陽氣在表,易耗損陰精,胃中虛冷,病邪叢生,《傷寒論》“五月之時,陽氣在表,胃中虛冷,以陽氣內(nèi)微,不能勝冷,故欲著復衣;……” 民間亦有“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yī)生開藥方”,夏天吃姜,是因為生姜具有:溫中散寒,健脾胃的作用。 ![]() 因此立夏之后喝姜棗茶很好,特別是脾胃虛寒,或者有宮寒和手腳冰涼的艾友們。 入伏以后還能不能喝姜棗茶呢? 可以喝 但是要注意,入伏后這40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間,特別是今年肝火大,加之夏天心火也大。除了脾胃虛寒、宮寒、手腳冰涼的艾友以外,其它人就不建議喝姜棗茶了! 那么現(xiàn)在喝一定要做到: 1,生姜片的量,以自己不上火為原則;生姜不去皮; 2,紅棗3-5個,用那種肉少個小的;不吃棗肉。 3,不放紅糖放蜂蜜; 4,多煮一會;這樣就不容易上火了; 5,上午7-9點喝最好,這時正好是氣血流注胃經(jīng)的時間,姜最擅宣發(fā)陽明經(jīng)胃經(jīng)的陽氣。這時吃點姜,去胃寒最好不過。9-11點正好是脾經(jīng)當旺。 不喜歡喝姜棗茶也沒關系,早餐吃幾片醋泡姜同樣好! ![]() 入伏以后喝三豆湯,正當時。 因為三豆湯有一下功效: 清熱解暑、健脾利濕、補虛損 小孩子也可以喝,對夏天生的痘痘和痱子也效果不錯。 所以在濕熱難當?shù)娜炖锖缺箿遣诲e的選擇。 ![]() 三豆湯最早出自宋代醫(yī)學著作《朱氏集驗方》;清朝的《綱目拾遺》也提到:每日煮湯,與小兒吃,出痘自稀。如遇痘毒,亦用此湯飲之;搗搽敷上,其毒自消。三豆皆涼,而寓生發(fā)之意。 夏天生的痘痘和痱子是由于暑熱挾濕,蘊結肌膚,導致毛竅郁塞所致,三豆湯的主要功效是祛暑熱、利水濕,把痘痘痱子的問題剛好解決掉,連艾草灰都省了。 三豆又都是食品,所以也放心。 ![]() 材料:綠豆、紅豆、黑豆 各50克;冰糖適量(3人量) 做 法: 將豆子洗凈,放入鍋中,大火煮開,換小火把豆煮爛即可,最后加入冰糖,調整口感,喝湯吃豆。 脾胃不好的艾友,可以把冰糖換成溫性的紅糖。 一周數(shù)次。 提 醒: 如果自覺濕重、舌苔厚膩有齒痕的艾友,可以把紅豆換成赤小豆; 如果舌苔偏黃,火氣大的艾友,可以把紅豆換成黃豆; 脾胃虛寒的艾友,可以加生姜絲; 心火大的艾友,可以加一些帶芯蓮子; 心氣虛的艾友,可以加0.5克的人參;紅豆養(yǎng)心補心血效果好。 小孩子三伏天少吃寒涼食物! |
|
來自: 將象和 > 《原創(chuàng)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