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把愛理解成狹義的愛,也就是愛情。如何排列愛情與性的先后順序呢?從誕生方面來看,答案是唯一的,那就是先有性吸引,再有愛情。它們兩個的關系是層級關系,也就是說,愛情基于性但高于性。但這一個結(jié)論顯然不對本題的胃口。 那我就把這個問題具體化。題主是在問,男女之間的相處,是因為先對你產(chǎn)生性趣才和你談戀愛的,還是因為先和你產(chǎn)生了愛情,才和你建立性的關系。也就是說,在情感的層面,是因性而愛,還是因愛而性呢? 因性而愛兩性之間具有性吸引,這是幾百年進化下來的結(jié)果,那些不會被性所吸引的都淘汰了,只有具有性吸引并因此而發(fā)生性行為的人,才有利于人這種生物代代繁衍下來。能夠被性吸引,是人基因內(nèi)的特性,是一切男女活動的內(nèi)驅(qū)力。 直到人類感受到愛情?!皭矍椤币辉~的提出很晚,只有幾百年的時間,但這并不代表在此之前愛情不存在。愛情是男女在性吸引的驅(qū)使下,衍生出的一種情感體驗,它一直伴隨于性活動的周圍,等待人們?nèi)ジ惺堋?/p> 當人在因性而求偶的時候,由簡單的動物交配過程發(fā)展成為一種具有試探色彩的情感游戲,從而誘發(fā)出人的各種復雜的情緒體驗,這就是愛情的雛形。做個比喻,性如果是燃燒的炭,那愛情就是迸發(fā)出來的光和熱。 所以說,愛情與性是相伴相生的,沒有性的因素就不會有愛情的感受。人際關系中,有很種人際吸引類型,比如友情、親情,而只有包含性因素的人際關系,才可能被稱為愛情。 因愛而性然而,沒有光和熱的炭火只是一塊黑炭,只有通過光和熱才能點燃它,使其重新煥發(fā)光芒。人雖然對性有天然的吸引力,但要想獲得更高級的情感體驗,就需要愛情來助興(性)。產(chǎn)生了愛情,會使我們忠于一個性伴侶,并與其享受愛情的千滋百味。 現(xiàn)代愛情觀給人的性活動披上了愛情的外衣。我因為性需求,想和你發(fā)生性關系,你會覺得很突兀甚至討厭。我因為和你相愛,想和你發(fā)生性關系,你感到非常激動且開心。這就是愛情的升華作用。 無論男性還是女性,都會承認因為性吸引而喜歡對方,“漂亮”“性感”“很man”“有男子氣”,這些都是性吸引的代名詞。然而真正要在心里接受與其發(fā)生性行為,必須有愛情的催化,才覺得美妙而正當。 愛情助燃下的性行為,不僅滿足了自己的性需求,同時還使人在精神上煥發(fā),情感上獲得強烈的歸屬感。那些單純的為了滿足生理需求而發(fā)生的性行為,只是一種生理體驗,即便是獲得滿足,也是一種空虛的滿足。 愛與性誰先誰后?聽起來“因性而愛”和“因愛而性”都是有道理的,那不是互相矛盾嗎?在男女相處的過程中,討論到底是先有性還是先有愛,更像是在討論“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結(jié)論是次要的,試圖搞清楚兩者的關系,才更有現(xiàn)實意義。 因為性的吸引使我們走到一起并相愛;然后又因為相愛了,我們才會發(fā)生性行為;當我們體會到和諧性愛的美妙后,使我們更加相愛了。這就像是一個“莫比烏斯環(huán)”,由性到愛,再由愛到性,暢通無阻的轉(zhuǎn)換,周而復始。 由此,我們知道了,“因性而愛”和“因愛而性”不是矛盾的,它們各自只是性愛之環(huán)的一部分或者一個階段。我們能追求的,就是讓它們完美結(jié)合,而不是斷裂。 總而言之,愛情與性的關系,一個是個精神層面的活動,一個是生理方面的體驗,它們相伴而行,沒有先后之分。只要是個正常的人就有精神活動,只要是個人就會有生理需求,在兩性結(jié)合的過程中,這兩個方面是同時貫穿的。如此的話,我們再來看愛情與性的先后順序,作為讀者的您,應該如何排列呢?(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