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松風 · 主播 | 楊槍槍 十點讀書原創(chuàng) 法國有句諺語:“世界上用得最普遍的名詞是朋友,最難得到的也是朋友?!?br> 友誼說長很長,有的人認識了就是一輩子;友誼說短也短,有的人昨天還親密無間,今天就形同陌路。 友情的長度,往往取決于你做事的尺度。 做事沒分寸,再深的友誼也會耗盡;就算關系再好,也千萬別做這5件事。 朋友沒說請客,就要記得AA 有次跟一個同學一塊去吃飯,吃完后見他坐著沒動靜,我便去結了賬。 回去后過了好幾天,他好像忘了這件事,一直沒有轉賬給我。 我委婉地提醒了他一下,他卻很驚訝地說: “咱倆都這么熟了,你還要跟我AA?難道咱們的交情還不值一頓飯錢?” 我心里翻了無數(shù)個白眼,從此再也沒跟這個人吃過飯。 老話說,親兄弟也要明算賬,朋友之間更是如此。 不要拿著一句“都這么熟了”,就肆無忌憚地占朋友的便宜。 別人沒說請客,就要記得AA,這不僅是社交原則,也是做人最基本的教養(yǎng)。 請記住,交情是交情,金錢是金錢,二者不可混為一談。 不該占的便宜,一分錢也別占;該自己付的賬,一分錢也不要少。 那些喜歡占小便宜的人,對不起,我跟你們一點也不熟。 朋友不想說,你就不要問 上大學時,班上有個同學嘴特別碎,對別人的事總是特別關心。 看見別人考完試臉色不好,還問別人考了多少分; 得知誰失戀了,就跑去問人家為什么要分手; 聽說誰家里出事了,也必定跑去問出了什么事…… 別人不愿回答,他卻不肯放棄:“我這是關心你啊,咱們關系那么好,有什么事不能說的?” 久而久之,大家都怕了他,不愿跟他說話。 每個人心中都有不愿被別人涉足的角落,有些事情別人不跟你說,自然是不希望你知道,也不需要你知道。 如果還厚著臉皮不斷追問,不僅別人不舒服,自己也是自討沒趣。 高爾基曾說:“最好的朋友是那種不喜歡多說,能與你默默相對而又息息相通的人。” 他想說,不需要你多問,他也會來找你傾訴; 他不想說,你問得越多,他只會越反感。 要是不懂別人的心,那就管好自己的嘴。 不該問的別問,不該管的事別管,給彼此留下一點空間和體面,才是最好的關心。 朋友的朋友,跟你毫無關系 大白和小李都是我的朋友,他們之前并不認識,只是在我的生日聚會上見過一面,出于禮貌加了微信。 后來,小李聽說大白是個設計師,便讓我出面找大白免費設計海報。 我沒答應,他便生氣地說:“你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既然大家都是朋友,幫個忙有什么不行的?” 然后,他居然主動找了大白,自顧自地提了一大堆要求。 大白對我吐槽道: “他是不是對我和他的關系有什么誤解???一上來就噼里啪啦的,我跟他有這么熟嗎?要不是看在你的面子上,我早把他拉黑了!” 有的人常常會有一種誤解,認為朋友的朋友就是自己的朋友,所以不分青紅皂白地跟他們套近乎、攀交情,甚至找他們幫忙,結果碰了一鼻子灰。 畢淑敏就曾說:“友誼的不可傳遞性,決定了它是一部孤本的書。友誼之鏈不可繼承,不可轉讓。” 友誼是一對一的感情,不是可以共享的物品。朋友的朋友,其實跟你沒有半毛錢關系。 朋友的伴侶,輪不到你噓寒問暖 同事大強有個朋友,不知道從哪加了大強女朋友的微信,然后常常在人家的朋友圈下面噓寒問暖。 大強一開始還不知情,有天看了朋友圈的評論才知道他們加了好友。 女朋友說:“這個人說他是你好朋友,我就通過了。沒想到他總是給我發(fā)早安晚安?!?/p> 大強氣得去質問這個朋友,結果他一臉無辜道:“我是因為跟你關系好,才跟她聊天的,我又沒對她做什么,你也太小心眼了吧?” 都說“防火防盜防閨蜜”,跟朋友的伴侶走得太近的人,不是壞就是蠢。 朋友之間尚且要有邊界感,跟朋友的伴侶,更是應該主動保持距離。 這不僅是做人的自覺,更是對朋友最基本的尊重。 即使你沒有那方面的心思,也該懂得瓜田李下的道理,要主動避嫌。 即使你沒有惡意,也可能給他們造成不必要的誤會和矛盾,影響人家的感情。 真的希望朋友好,默默地祝福他們就夠了。 畢竟,朋友的伴侶,自有你的朋友來呵護,還輪不到你來噓寒問暖。 朋友沒答應的事,就不要自作主張 記得剛畢業(yè)時,我租了一個很小的房子,生活很不方便。 有天晚上,一個關系不錯的同學給我打電話,說自己就在我們小區(qū)門口,想來我家借住一晚。 一進門,他就一下?lián)涞轿业拇采?,又說自己租的房子到期了,沒找到合適的房子,想來借住幾天。 接下來的幾天,他隨便動我的電腦,翻我的冰箱,穿我的衣服,把家里弄得一團糟,就是不提什么時候搬走。 他嘴里還說:“咱倆誰跟誰啊,我是把你當自己人才這么隨便的,你不會介意吧?” 說實話,他未經(jīng)商量就跑過來住,已經(jīng)嚴重影響了我的正常生活。 雖然以前關系不錯,但再好的關系,也經(jīng)不起這樣的折騰。 有些人覺得,好朋友就應該不分彼此,不用商量,不用客套,越隨便越好。 但是,別人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找別人幫忙時,還是客氣一點為好。 朋友間的互助,是建立在相互尊重體諒的基礎上的,而不是理所當然的義務。 朋友沒答應的事,就不要自作主張;凡事要適可而止,別不把自己當外人。 馬克思曾感嘆: 人生離不開友誼,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誼才是不容易; 友誼總需要忠誠去播種,用熱情去灌溉,用原則去培養(yǎng),用諒解去護理。 人生在世,交個朋友不容易,沒有理由不去珍惜。 其實,越是關系好的朋友。越應該有分寸,懂得“熟不逾矩、親而不昵”的道理。 不要以為認識久,就可以不帶腦子,說不該說的話,占不該占的便宜。 不要仗著關系好,就肆意越俎代庖,介入朋友的私事,干涉朋友的生活。 人與人之間,走得太近,是場災難;保持恰當?shù)木嚯x,才能細水長流。 愿我們都能做一個讓朋友舒服的人,擁有更多相伴一生的朋友。共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