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天 不少人手上會冒出一些小水皰 米粒大小、透明的、癢癢的 水皰破后還會出現蛻皮現象 天氣越熱情況越嚴重 有人認為這是體內濕氣作怪 (濕氣:不知道是啥病就都賴我嘍?) 有人說是濕疹 (濕疹:We are 伐木累?。?/p> 還有人說是因為腳氣長手上了 (腳氣:不,不是我,我恐高。) “有人”們太不靠譜了 小水皰到底是啥 還是聽聽健康君怎么說吧 神秘“水皰”,到底是什么? 一到夏天,總會有童鞋的手上開始出現一些來路不明的小水皰,星羅棋布,有時候還會發(fā)癢或者疼痛。多半就是汗皰疹。 汗皰疹屬于濕疹的一種,一般發(fā)生在手掌、手指側面和指端皮膚,特點是反復發(fā)作,常連續(xù)發(fā)作數年,伴有不同程度的灼熱及瘙癢。且發(fā)病多有季節(jié)性,一般是春末夏初開始發(fā)病,夏季加重,入冬自己又好了。 汗皰疹易被混淆,如何區(qū)別是關鍵 并非所有手部的小水皰都是汗皰疹,其癥狀很容易和剝脫性角質松解癥、汗皰型癬菌疹、水皰型手足癬這三種疾病相混淆,因此要學會區(qū)分。 剝脫性角質松解癥 皮損表現主要是表皮剝脫,無明顯水皰,一般不癢。汗皰疹有小水皰,瘙癢明顯。 汗皰型癬菌疹 汗皰型癬菌疹是由真菌感染皮膚后,引發(fā)皮膚其他未感染真菌的部位出現損害的一種疾病。 蘚菌疹常見于雙側掌面及指腹部,大小不等,皰壁不易破潰,少數可演變成較大水皰,會比黃豆還大。常奇癢難忍,會糜爛、化膿。 水皰型手足癬 水皰型手足蘚由真菌感染造成,臨床上多見于患者先有足癬,之后再傳播到手上,水皰相較于汗皰疹稍大,有紅腫、鱗屑,癢感強烈。 需要做真菌檢測,以確定是否為汗皰疹或水皰型手足癬。 為什么會長汗皰疹? 汗皰疹的發(fā)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楚,但可能與這些因素有關。 個人體質 汗皰疹病人通常為過敏體質,且手足容易出汗。 環(huán)境因素 另外,遇到一些含刺激成分的物質,如洗衣粉、肥皂等,或遇到細菌、病毒、藥物時也可能會觸發(fā)皮膚的防御機制,導致過敏,引起汗皰疹。 感染因素 有些汗皰疹與微生物的感染有關。這些微生物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馬拉色菌、氣源性真菌等。而這些感染源與我們自身所處的環(huán)境等都有密不可分的聯系。 精神因素 汗皰疹的產生還可由苦悶、疲勞、抑郁、焦慮、緊張、情緒激動、失眠等神經精神因素,及紫外線、寒冷、潮濕、干燥、摩擦等氣候、物理因素所引起。 如何處理汗皰疹 有些人非要將汗皰疹戳破,再撕皮,這樣心里舒服了,患病的皮膚可就遭罪了!往往會加重不適甚至產生細菌感染,出現一系列并發(fā)癥,導致嚴重的后果。 1.瘙癢時,可以涂抹復方爐甘石洗劑,其對于濕疹的止癢效果較好。 2.蛻皮時,可以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一些激素軟膏,短期、小劑量地使用這些藥膏副作用并不大,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不必過于擔憂。 同時還要保持蛻皮部位的滋潤,涂抹一些滋潤、消炎的保護性軟膏,如尿素霜、維生素E乳液等。 3.若瘙癢難忍,蛻皮嚴重則要及時就診,配合口服一些抗阻胺藥。 如何預防汗皰疹 敲重點 1.避開過敏原 如屬過敏體質導致的復發(fā)性汗皰疹,應找出過敏原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避開。 還要注意觀察自己的汗皰疹是否和金屬過敏有關,必要時可做一個斑貼試驗看看自己是否存在硫酸鎳或鉻過敏。如果過敏,則應盡量避免接觸,不要佩戴含有鎳的項鏈、耳環(huán)、手鐲等物件,甚至不要戴含有這些成分的假牙。 2.避免刺激性較強的洗滌劑 盡量不要直接接觸肥皂、洗衣液、洗潔精等洗滌劑,可將洗護用品換成刺激性較小的產品,有需要時可戴手套洗滌。 3.做好保濕 在每次洗手和接觸水以后應使用保濕霜,如凡士林軟膏,不含或少含防腐劑。如果后期干燥蛻皮特別嚴重,可以使用保濕霜后戴塑料手套或橡膠手套。 4.保持手部干燥 手汗較多的話,要注意常用流水沖洗,或及時擦汗,盡量不要讓汗液長時間停留在手上。 參考資料 1.搜狐網《手指上起小水泡:汗皰疹千萬不撓它》 2.福建衛(wèi)生報《治汗皰疹的小偏方靠譜嗎?》 3.丁香醫(yī)生 《濕疹發(fā)作太難受?醫(yī)生教你幾招緩解》 轉自健康中國頭條,侵刪 |
|
來自: 月下飄香 > 《健康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