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即將迎來邢臺第三屆旅發(fā)大會,這是向外界展示邢襄旅游的一個重要窗口,也是全域旅游的一次大閱兵。因此,智游邢臺成立專題組,將散落在邢襄大地上的旅游文化編制成章,凝練出最美的邢臺旅游。 邢臺十大古村落是我們的第一期專題。鄉(xiāng)村不只是一個生活的地方,還是一個孕育歷史文化的搖籃,今天還成為了邢臺旅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很長一段時間,這些能夠代表邢臺歷史文化的古村落們卻散落在東南西北,無法讓外界感受到邢臺鄉(xiāng)村文化的厚重。 因此,我們基于國家歷史文化名村及傳統(tǒng)古村落的評選,以及專題組的實地探尋、資料查閱,評選出邢臺十大古村落。 1、邢臺縣路羅鎮(zhèn)英談村 邢臺縣路羅鎮(zhèn)英談村距今已有600余年歷史,村內(nèi)67處院落依山就勢,高低錯落,具有典型的古太行建筑風(fēng)格,是河北省目前發(fā)現(xiàn)保存最完好的石寨。英談村建筑多為明清時所遺存,筑有圍寨墻,留有四門,錯落有致。 該村分為3個自然村莊,全村200戶,620多口人。歷史文人稱贊是人杰地靈的風(fēng)水寶地。該村自然風(fēng)景獨特秀麗,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山清水秀,民風(fēng)純樸,有一川、三山、六巖、九溝、十八垴和“江北第一古石寨”之稱。 交通:從邢臺市出發(fā),沿S323(邢左線)向西行駛55.2公里,稍向右轉(zhuǎn)入小楊線,沿小楊線行駛4.5公里,稍向左轉(zhuǎn),行駛2.0公里,到達終點,英談村在道路右側(cè)。 門票:30元 2、邢臺縣路羅鎮(zhèn)魚林溝村 魚林溝村坐落于太行山深處,距邢臺縣路羅鎮(zhèn)1公里(邢汾高速路羅口出西行),是路羅川最大的山村之一。邢左公路從村前穿過,直達山西省,交通便利。該村依山而居,環(huán)境優(yōu)美,山清水秀,林木繁茂。 村莊房屋尤以明代建筑別具一格,那青石砌墻,青石板蓋頂,木雕鏤刻的窗欞,石制的欄桿,充分顯示出古代建筑的風(fēng)貌。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可歌可泣的紅色經(jīng)典,更為魚林溝村增添了幾分濃濃的文化特色。 門票:免費 交通:邢州大道—西環(huán)—S323省道 3、邢臺縣將軍墓鎮(zhèn)內(nèi)陽村 內(nèi)陽村坐落在巍巍太行山腳下,隸屬邢臺縣將軍墓鎮(zhèn)。全村山場面積8400畝,耕地面積2100畝,種植板栗、核桃、蘋果等果樹30多萬株,植被覆蓋率達80%以上,號稱“天然氧吧”。 古戲樓 神仙閣 因四周群山環(huán)列,中間盆地開闊呈釜底形,有小溪流過,山川地貌如太極之陰陽魚,該村占到了八卦圖的內(nèi)陽穴,故名內(nèi)陽(邢臺縣地名志記載)。內(nèi)陽古村落坐落于盆地正中的一處高地上,南北河川環(huán)繞,總體地勢北高南低。古村有兩條東西向主街,18條南北小巷貫穿其間,街巷石板鋪地,起伏婉轉(zhuǎn)。 青年抗日游擊縱隊駐地舊址、 ![]() 邢西縣縣委政府舊址 傳統(tǒng)民居多為明清建筑,絕大部分為紅石砌墻,灰砂錘頂,也有部分石板房和青瓦房。內(nèi)陽村保存完好的古院落有160余處,二層樓房16處,抱廈房10余處。村內(nèi)有古戲樓、古閣門、土地廟等多處歷史遺跡,太行抗日一六地委舊址是縣級重點保護文物。 ![]() 八路軍工作團舊址 門票:免費 交通:邢州大道—西環(huán)——S322省道—S202省道 截止目前,邢臺已評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tǒng)古村落9處。智游邢臺將帶大家一起了解這些古村落的歷史。未完待續(xù),敬請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