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城市、鄉(xiāng)村還是野外,夜景都是非常迷人的。閃電橫空出世,星星劃過夜空,汽車拉出軌跡,高樓燈火闌珊。。。。。。 萬變不離其宗,拍攝好夜景的關(guān)鍵仍然是構(gòu)圖;仍然是點、線、面的合理搭配;仍然是天、地、物的完美組合。例如拍攝閃電時,不能只說為了拍而拍,還要注重于地面景物的結(jié)合,要交代清楚時空地域,天與地的比例要安排得當。一般情況下,地平線要低,畫面的大面積留給天空。地面要有線條感和空間感,地面的曝光也很重要,必要時要使用專用燈或閃光燈進行補光。 拍攝閃電的確非常刺激、有趣,但是也充滿了危險。金屬三腳架和雨傘本身就有潛在引雷的可能,所以當閃電就在眼前的時候,應該果斷放棄拍攝。如何判斷閃電就在眼前呢?根據(jù)有關(guān)專家介紹,從閃電的出現(xiàn)到聽到雷聲,如果時間在30秒內(nèi)就屬于高危險區(qū),應當迅速躲避。 拍攝城市夜景關(guān)注的重點是線條。例如,川流不息的汽車劃出的軌跡,街道和路燈營造出的縱深感,還有立交橋優(yōu)美的弧線和曲線,高樓和匆匆而過的人群只是點綴。拍攝夜景時站位也很重要,想要拍攝大場景最好選擇高位俯拍。 拍攝城市和鄉(xiāng)村夜景的最佳時機是太陽落山半小時前后,那時的天空會呈現(xiàn)淡淡的藍色,潔凈明亮,主體和陪體容易融為一體。如果過晚,天空漆黑,畫面就很難看。 1. 關(guān)注重點:地平線、觀景人物、景物形狀線條、河流、路面反光、樓房燈火、移動物體等。 2. 常用相機、鏡頭及附件:傳統(tǒng)機械相機、數(shù)碼單反相機、24-70mm;70-200mm鏡頭、三腳架、快門線、閃光燈、U2燈。 3. 技術(shù)要領(lǐng):使用B門或者T門、長時間曝光啟用相機降噪功能、對整體平均或局部中性灰處進行測光,慎用負曝光補償,長焦、廣角鏡頭選用小光圈、反光板預升、對地面景物補光、拍攝閃電和焰火時把握地面與天空的比例,大部分情況下要多留天空。 實戰(zhàn)解析 《黃崗梁之夜》 拍攝參數(shù) FUJI GSW690 2相機,65mm f/4鏡頭,光圈 f/8,B門 5分鐘。 創(chuàng)意解析 閃電既會出現(xiàn)在白天,也會出現(xiàn)在晚上。用中畫幅相機在白天抓拍閃電是需要勇氣的,因為也許你已經(jīng)把帶的膠卷都拍完了,仍然是毫無收獲。假如在晚上就沒有那么復雜了,我們可以用長時間曝光的方式來疊加多個閃電。在這個畫面中,我用來大約5分鐘的時間拍攝到了4個閃電。晚上拍攝閃電最好準備一架帶小廣角鏡頭的純手動相機,使用較大的光圈,例如f/5.6、f/8。成功的關(guān)鍵是掌握控制曝光時間,使用T門,按下快門開始曝光,當你覺得已經(jīng)拍到閃電了,再按下快門停止曝光,操作起來非常容易;另外,現(xiàn)在的許多相機都有B門,按下快門曝光,松開快門停止。如果要想拍攝到多個閃電,就需要花比較長的曝光時間。因此,還要尋找一個免收雜光干擾的暗處,構(gòu)圖時地面還要有主體與天空相呼應。 構(gòu)圖分析 為了清晰的表現(xiàn)閃電留下的自然路徑,作者采用三分法構(gòu)圖方式,將三分之二的畫面留給了天空。選擇夜晚拍攝,為的是可以用長時間曝光方式來疊加多個閃電,取得滿意的閃電軌跡效果。為了和天空的閃電有所呼應,作者還特意記錄下了地面車燈的運行軌跡。橘紅色的車燈軌跡與藍紫色的閃電軌跡在同一畫面里形成了有效對比,除了色調(diào),這兩種軌跡的形態(tài)也是一種對比-閃電軌跡呈現(xiàn)曲折線形狀,車燈軌跡相對呈直線。這些形式上的對比都對產(chǎn)生響亮的畫面效果以及突出主體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城市立交 拍攝參數(shù) Pentax67 2相機,40mm f/4鏡頭、光圈f/11,快門速度30s,局部測光,曝光補償0。 創(chuàng)意解析 城市的繁華與喧囂似乎在夜晚表現(xiàn)的更加明顯,當退去白天五顏六色的外衣時,明亮的燈光讓城市披上了另一件華美的晚裝,彰顯夜色下的魅力。作者用慢速快門記錄了夜晚所有的燈光:星狀的路燈、直線的車尾燈、附著在建筑物上的霓虹燈等。就是這些司空見慣的燈光照亮、裝點了我們的城市,讓我們生活在一片光明之中。難怪這些燈光看起來總是這么美,折磨親切! 構(gòu)圖分析 曲線和直線的相互穿插,還有路燈星星點點的點綴其間,有序的動感和魅惑的夜晚城市景象盡顯。呈弧形的立交橋直接向畫面外沖去,撲面而來的力量讓人震撼,畫面也因此產(chǎn)生了不穩(wěn)定感。畫面中左邊和右邊被霓虹燈包裹的樓房輪廓雖然大小不一,但遠近的不同讓它們在視覺上達到了重力均衡的效果。加上點與線的合理布局,使整個畫面平穩(wěn)中盡顯活力。 拍攝實踐 地面部分占據(jù)著畫面的三分之一面積,與墻面部分形成典型的三分法構(gòu)圖,獲得平穩(wěn)的畫面效果。水立方墻面不規(guī)則的形狀加上直線狀的噴泉高低錯落,讓畫面具有動感的同時也打破了畫面過于平穩(wěn)的感覺,帶來生機與活力。 近似倒三角形的構(gòu)圖并沒有帶給觀者強烈的不穩(wěn)定感,這與畫面的主體,多層停車場左邊的車隊和右邊團狀燈光有一定的關(guān)系,是他們讓倒三角形的角處沖出了畫面,同時遠處的一線燈光在與主體燈光的呼應也起到了一定的平衡作用。紅、綠光的對比更突顯了城市夜景的璀璨。 黎明時分,遠處群山濃霧彌漫,雪山若隱若現(xiàn),甲居的人們大都還沉靜在夢鄉(xiāng)之中。作者支好三腳架,打開相機B門,靜靜的等候著。一輛小面包車從身邊駛過,劃出的線條給畫面帶來了動感。畫面無論是從左至右還是從上至下,都采用了三角形構(gòu)圖,用這種構(gòu)圖方式帶來了穩(wěn)定感能更好的詮釋黎明前的寧靜與安詳。加上橘黃色的燈光照亮了左邊的小路,更增加了畫面的懷舊氣息,分外溫暖。 以地平線所處的位置來看,這幅照片屬于三分法構(gòu)圖,地面景物與其水中的倒影又構(gòu)成了平衡式構(gòu)圖, 因此畫面中安靜的氛圍得到了強調(diào),更符合凌晨的鄉(xiāng)村情景。車燈分別打在地面與水面交接處的樹上,讓整個畫面瞬間有了視覺中心帶,黃色與藍色和紅色的對比更加鮮明,曝光時水平移動相機,使畫面夢幻倍增。 攝影知識問答 拍攝夜景時如何曝光? 答:晚上拍攝閃電需要使用B門, 需要幾十秒到數(shù)分鐘的曝光時間。首次選擇的光圈要大,可以從f/5.6開始初試。 拍攝城市夜景需要測光,可以對需要重點表現(xiàn)的場景選擇平均或者局 部測光。曝光模式可以選擇AV擋或者M擋,根據(jù)不同的場景選擇合適的曝光組合。一般來說,需要長時間曝光則選擇小光圈,需要短時間曝光則選擇大光圍。那么如何去得到合適的曝光組合呢?我的經(jīng)驗是選擇一個較大的光圈開始試拍,例如拍攝焰火,假定某一組焰火從升空到散開時間不變,則曝光時間基本可以確定,首先采用光圈f/5.6,如果拍攝結(jié)果顯示地面景物曝光過度,則下一次拍攝可減小一級光圈到f/8.0;如果拍攝結(jié)果顯示曝光不足,地面景物太暗,則下一次就加大一級光圈到f/4.0。 夜景拍攝的特點是曝光時間普遍較長,采用B門時,寧過勿欠,哪怕多幾秒甚至十幾秒。由于夜景場面千變?nèi)f化,光照有明有暗,所以夜景的曝光沒有固定模式,需要反復實踐,從中摸索經(jīng)驗,做到熟能生巧。 什么是曝光值鎖定?如何操作? 答:如果選擇使用自動曝光模式(AV擋、TV擋、P擋)時,當我們對準某一個場景半按快門,相機就會給出一組曝光組合。如果此時移動相機,取景出現(xiàn)變化,那么曝光值也會隨著場景的變化而變化。有時候,我們需要保持一個曝光組合(例如拍攝早霞或晚霞),即使移動相機,曝光值仍然不變,這時就需要對測得的曝光值進行鎖定。 如何操作呢?在大部分單反相機的后面板右上方有一個“★”鍵,當你半按快門得到一個曝先組合后,再用右手大拇指按住此健,此時無論你怎樣移動相機,之前測得的曝光值是不會有變化的,有些相機還可以設(shè)置為按下“★'鍵后放開松手,6?8s內(nèi)曝光值不變。這個功能什么時候使用呢?例如,拍攝早霞或晚霞,使用光圈優(yōu)先模式,并使用 評價測光方式時,當我們把相機拿起來對著滿天紅霞測光,并用右手大拇指按住“★'鍵鎖定曝光,值然后取地面的景物重新構(gòu)圖拍攝,這時畫面中的天空就是紅霞滿天,保持了原曝光量。此時地而的景物因沒有參與測光就變成了剪影,必要時可以用閃光燈對景物補光。 |
|
來自: zzm1008圖書館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