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xù)昨天) 4、乘法策略 對產品的某一部分進行復制,再重新整合到產品當中。寶潔公司在一瓶空氣清新劑內放入了兩種不同味道的香水盒,以及將除臭劑和清新劑放在一個瓶子里,這樣就可以交替使用,其銷量幾乎是其他空氣清新產品的兩倍。類似的例子還有“三路燈泡”,多鋒剃須刀等。 5、除法策略 是指將產品的某個某一部分分解成多個部件,再用新的方式將它們重新組合。盒裝牛奶是由紙盒、牛奶、不同口味的香料和吸管構成的,如果把牛奶中的香料和吸管組合在一起,這樣,只要用不同的吸管就能喝到巧克力口味的牛奶、草莓口味的牛奶、以及老干媽口味的牛奶了。目前國外已經有商家這么做了,人們把這種吸管稱為“神奇吸管”。 在以前,人們在登機檢票的時候才會打印登機牌,后來才逐漸將這一部分職能分離了出來,從而產生了自助值機;銀行的ATM機也是來自同樣的原理。 三、創(chuàng)新的途徑 通常,只靠某個聰明人拍腦袋想,是很難持續(xù)產生新創(chuàng)意的。大多數(shù)情況下,創(chuàng)新思維來自以下3種途徑: 1、用持續(xù)地、系統(tǒng)地、死磕的匠心精神去做事 要創(chuàng)新需要必須的靈感,這靈感不是天生的,而是來自長期的積累與全身心的投入。沒有積累就不會有創(chuàng)新。 2、樂于分享和給予 有好的創(chuàng)意和產品別藏在家里,拿出來給大家用,不僅可以幫助別人,馴化人的行為。還能在別人的使用過程中得到反饋,發(fā)現(xiàn)自身的缺陷并產生新的創(chuàng)意。 3、溝通與互動 據(jù)說蘋果公司對食堂的設計,讓每個人從排隊到吃飯,要用大約4分鐘的時間,就是為了讓不同部門員工利用這段時間進行交流和溝通,從而產生新的創(chuàng)意;從這種意義上來說,激烈的競爭和對手的存在也不見得是件壞事。 如何創(chuàng)新 創(chuàng)新思維這么重要,它又是前提,又是法寶,又是重要作用。它有這么多好的,那我們怎樣具備創(chuàng)新思維呢?我們的方法呢? 創(chuàng)新思維是有障礙的,主要有三大障礙: 思維定勢 你的思維定在那兒了,你的思維進了牛角尖了,出不來了,那你的創(chuàng)新思維就不可能展現(xiàn)出來,那一個人的思維為什么會定在那兒,動不得了。為什么進了牛角尖,進了死胡同,就出不來了,這個思維定勢是怎么產生的呢,一個權威,一個是從眾,權威說過了,我們就沒法說了,我就定在那兒了。還有什么從眾,從眾心理,就是個體他順應了群體,盲目地有理無理地順應了群體,順應了先驗,我過去是這樣的,我的思維也定在那兒。先驗,還有情感。這四大因素使我們的思維定在那兒了。 這里舉個案例,有一個中小學的老師,對中小學生出了一個考題:“同學們,我要提問題,問大家。在一條船上有75頭牛,有32只羊,問船長的年齡有多大。抽樣調查的結果,一個班有百分之七八十,都是75減32,船長43歲,75頭牛減32只羊,船長43歲。” 同學們,這是一道沒有答案的題啊,那個船長的年齡,他和75頭牛,和32只羊有什么關系,沒有關系的??墒侵行W生一看,這個題出出來了,肯定有標準答案,他們還是動了腦筋了,他們一相加,也一想,一加,75加32 ,107歲。107歲能開船嗎?早就退休了。他們一除,一除出來,75除32,二點幾歲。又一乘,一乘起來,2000多歲,他動腦筋了,75頭牛減32只羊43,43歲開船不正好嗎,這就是思維定勢就定在那兒了。 有一句經典的語言叫做什么呢,思維一旦進入死角,其智力就在常人之下。你的思維一旦進入死角,進入定勢,你的智力,再聰明的人的智力就在常人之下。所以,我們既然創(chuàng)新思維要具備,首先是要把思維定勢要打破。 思維慣性 習慣性思維,傳統(tǒng)性思維,思維慣性。舉個例子,老師又問中小學同學了。同學們有一個聾啞人,又聾又啞,說不出話來,聽不見呢。他到五金商店去買一個釘子,他說不出話就怎么辦?比劃。人家就給他一個hammer(錘子),給他一個榔頭?hammer。他搖手,不,他是要買釘子,他就使勁比劃。就這點東西,不是hammer不是榔?頭,肯定是釘子,給他了,他非常高興,點頭,高興。老師一說同學們,下面又有一個盲人,一個瞎子,他要買剪刀,我們怎么用最簡潔的方式表達。那個同學們說,老師老師我們知道,不能這樣比劃了,要這樣比劃。全班同學都贊成這樣比劃,老師說他不需要比劃,他直接說買剪刀,因為他是盲人,瞎子們嘴巴會說是吧。你看前面就是比劃,老是比劃比劃比劃,把你的思維引進,引進什么,引進比劃的思維定勢上了,叫思維慣性。除了這個以外,我們還要打破一個叫思維封閉。你站得層次太低了,沒有站得很高,思維封閉了,當然就不能創(chuàng)新了。思維封閉,要打開思維的空間。 這里有個案例,叫做避免霍布森選擇。避免霍布森選擇是什么意思呢?300多年前,英國倫敦的郊區(qū)有一個人叫霍布森 。他養(yǎng)了很多馬,高馬、矮馬、花馬、斑馬、肥馬、瘦馬都有。他就對來的人說,你們挑我的馬吧,可以選大的、小的、肥的,可以租馬、可以買馬。你們都可以選呢,人家非常高興去選東西了,但是整個馬圈它旁邊有個很小的洞,很小的門,你再選大的馬出不來的,它的門很小。后來獲得諾貝爾獎的一個人叫西蒙,就把這種現(xiàn)象叫做霍布森選擇。就是說,你的思維你的境界只有這么大,沒有打開,沒有上層次,思維封閉。那怎么辦呢?我們要采取多向思維法,打開了,我們采取多向思維法。第一,順向思維,第一叫順向思維。順向思維,順向思維是什么?就是按照邏輯按照規(guī)律按照常規(guī)去推導。 除了順向思維以外,我們還有什么呢,逆向思維,也叫反向思維,倒過來思維。長期這樣思維不行,我們完全反過來。比如大家聽說過這個物理學家費曼,美國著名的物理學家費曼,在1959年他做了個報告,叫什么?《在底部還有很大的空間》,他就有個著名的叫費曼設想?!对诘撞窟€有很大的空間》,什么意思?我們從小接受教育,叫做鐵棒磨成針。貪玩出來,看到老太太磨鐵棒,問她,磨它干啥。她說磨針,我們的思維都是把這個大的物件把它加工成拆分成小的。費曼這個物理學家就提出,把很小的東西加工成大件,完全思維倒過來了。20世紀80年代出現(xiàn)了納米技術,就是根據(jù)費曼設想來的,逆向思維。 除了逆向思維以外,還有轉向思維。轉向思維包括前向思維,后向思維,由上而下的思維,由下而上的思維,還有要借腦思維,借人家的大腦來思維,都是創(chuàng)新思維。(部分資料來源《真情部落格》)
|
|
來自: Danliel88 > 《話術及產品和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