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包括齒齦炎、齒齦膿腫、潰瘍等。 (一)齒齦炎紅腫疼痛 方一 【處方】 鮮菊花葉1把 【用法】 搗細(xì)、絞汁服,連服2或3次。亦可用菊花葉1把,糖31g,搗抹腫處。治牙齦腫痛。 方二 【處方】 大青葉9~13g 【用法】 水煎服。 方三 【處方】 馬齒莧1把 【用法】 水煎服。 方四 【處方】 射干16g 【用法】 水煎服。 方五 【處方】 牛膝31g 【用法】 水煎沖蜜適量?jī)?nèi)服。 方六 【處方】 馬鞭草3尺長(zhǎng)1節(jié) 【用法】 用清水熬1小時(shí),約1飯碗,1次服半碗,隔2小時(shí)再服。所余半碗,如未痊愈可繼服2次。 方七 【處方】 苧麻根31g 【用法】 煎濃汁服。 方八 【處方】 金銀花16g 白芷6g 【用法】 水煎服。 方九 【處方】 升麻2g 知母 黃柏各6g 【用法】 水煎服。亦可將知母改用青鹽。 方十 【處方】 白芷 知母各9g 石膏13g 【用法】 水煎,1日分3次服。 方十一 【處方】 生石膏31g 天花粉13g 甘草3g 【用法】 加水煎服。 方十二 【處方】 地骨皮 骨碎補(bǔ) 石斛各13g 甘草3g 【用法】 水煎服。 方十三 【處方】 蒲黃適量 【用法】 搗爛為丸置患處。 方十四 【處方】 芝麻稈根 【用法】 熬水漱口,以不痛為度。 方十五 【處方】 橄欖核 【用法】 燒炭存性,敷于齒齦。 方十六 【處方】 棗核3個(gè) 【用法】 放瓦上燒存性,研末,抹患處。 方十七 【處方】 西瓜霜6g 冰片0.6g 【用法】 研末,搽患處。 方十八 【處方】 硼砂6g 冰片0.6g 【用法】 共研末,分3次含口內(nèi)。 方十九 【處方】 絲瓜殼(燒灰)6g 雄黃5g 冰片3g 【用法】 共研細(xì)末,調(diào)冷水搽。 方二十 【處方】 冰片0.6g 生石膏6g 玄明粉9g 【用法】 研細(xì),搽牙齦。 (二)牙床潰瘍 方一 【處方】 楊梅樹(shù)皮 【用法】 水煎含,1日3次。 方二 【處方】 柏樹(shù)二重皮 【用法】 切碎、入醋中煎、含漱。 (三)齒齦膿腫,流膿 方一 【處方】 夏枯草(連根莖葉)94g 【用法】 水煎分?jǐn)?shù)次服。 方二 【處方】 骨碎補(bǔ) 玄參 蜂房各9g 【用法】 水煎服。 方三 【處方】 當(dāng)歸16g 生黃芪5g 金銀花9g甘草6g 【用法】 水煎服。 方四 【處方】 大黃2g 【用法】 將上藥浸醋含口中,每天含3或4次。 方五 【處方】 天花粉 蒲公英各13g 【用法】 水煎,洗患處。 方六 【處方】 雄黃2g 五倍子3g 【用法】 將雄黃入五倍子內(nèi),以火煅之,研末,抹在患處,亦可加冰片0.5g同用。 方七 【處方】 大黃 紫荊皮各2g 苦參 甘草各1g 【用法】 合為細(xì)末,用蜜糖或開(kāi)水調(diào)涂腫處。 (四)牙齦潰爛,流出臭水 方一 【處方】 刀豆殼。 【用法】 燒存性,研末,取3g,加冰片0.3g,搽之。 方二 【處方】 生石膏6g 硼砂 五倍子各2g 冰片3g 【用法】 共研為末,涂抹患部。 (五)小兒牙齦潰爛 【處方】 橄欖3枚(連核) 硼砂2g 人中白3g 冰片0.3g 【用法】 橄欖先煅存性,和上藥共研極細(xì)末,搽患處。(朱平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