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挫折是難以避免的。有的人遭遇挫折哭一哭就好,有的人卻陷入其中難以自拔,如果不多加注意,不進行調(diào)節(jié)情緒,很容易從抑郁情緒轉(zhuǎn)化為抑郁癥。 從個體心理層面分析,輕微的抑郁情緒幾乎每個人都擁有,不需要過度的緊張、擔心,給自己適當?shù)木彌_時機,過段時間肯定會好的。在此過程中,要做的是調(diào)節(jié)自我情緒,盡可能避免抑郁情緒轉(zhuǎn)化為抑郁癥。那么抑郁癥的表現(xiàn)有哪些呢?如何區(qū)分抑郁情緒和抑郁癥呢?據(jù)心理學家總結(jié),常說以下四句話的人,說明已經(jīng)有抑郁癥傾向。 一、自我否定 心理學家指出,抑郁癥傾向的人最容易不停地否定自己。遇到自己做不了的事或者沒有做好的事會怪自己沒有用。遇到自己會做而且能做的很好的事時,覺得這沒什么了不起,別人也一定會做,甚至可以做的更加完美。 抑郁癥傾向的人總是看不到自我價值,他們總是在不停的否認自我,認為自己什么也做不好,是可有可無的,不被別人需要,不被他人重視,甚至認為自己的存在是他人的負擔。研究顯示,自我否定的是抑郁癥患者自殺的主要原因之一,因為他們認為自殺不論是對于自己還是對于他人都是一種解脫,是一件好事。 二、將過錯歸咎自己 一般人遭遇負面情緒時,會將失敗的原因歸于外界或者回過頭做一個客觀冷靜的分析,但患有抑郁情緒的人恰恰相反,他們更多的是把責任歸于自己,如:都怨我,是我自己太無能,才會拖累大家,我是多余的等等。如果工作、生活、愛情等同時遭受打擊,他們會更加強化內(nèi)心的想法,認為所有的后果都是自己造成的,自己必須承擔這樣的后果。他們開始怨恨自己,想法變得偏執(zhí),語言變得激烈,甚至會產(chǎn)生傷害自己或者傷害他人的行為。 三、內(nèi)心的空虛 于一般人而言,內(nèi)心空虛和周邊的環(huán)境、最近的遭遇有關(guān),只是暫時性的,等過了這段時間就好了。但對于患有抑郁情緒的人而言,內(nèi)心的空虛是長期的,他們感受不要喜悅、悲傷,也不愿意和他人交流自己的情感,不愿意做事讓自己的生活充實起來。在他們眼中,整個世界都是毫無意義的,沒有朋友、缺乏興趣愛好、經(jīng)常與周圍一切刻意保持距離。 也許在外界看來,他們是無可救藥的懶人,但只有他們自己懂得內(nèi)心的那份空虛,只有他們自己明白內(nèi)心的那么痛苦,只有他們自己體會那么埋藏在內(nèi)心的掙扎與絕望! 四、死亡是解脫 “我死了,大家都可以輕松了?!币话闳苏f這句話可能是氣話,但對于抑郁癥患者,而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慨。他們認為自己是家人的包袱、是社會的累贅。抑郁癥自殺的頻率是非常高的,而且在自殺時,他們抱著必死的信念。如:香港的張國榮的跳樓自殺;前幾日,峨眉山跳崖的21歲小女生。 在他們的生活中,陰天多于晴天;黑暗多于光明,而他們也總是喜歡躲在黑暗、不易被人察覺的地方。當他們得到親人、朋友的照顧時,排斥自我,認為是自己給大家添了麻煩,自己是沒用的。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總是的愧疚心越來越嚴重,最后整個人崩潰,走上自殺的道路。如果你周圍也有人說過類似的話,一定要多加注意,盡量帶患者早日去醫(yī)院看醫(yī)生,盡早得到醫(yī)生的治療,才是良策。 盡管抑郁癥患者正在遭遇非常嚴重的身體+心理打擊,但仍有很多人不理解抑郁癥患者,認為他們是內(nèi)心不夠堅定、心理素質(zhì)不夠強大才選擇自殺。喬任梁一個看似樂觀開朗的男孩,實則內(nèi)心飽受抑郁癥的折磨,最后不堪重負,選擇自殺。 抑郁癥不是一堆大道理或者喝著幾碗雞湯就能治愈的。當你的身邊有抑郁癥患者時,要盡早帶著患者進行治療,不要懼怕他人的目光! |
|
來自: qiangk4kzk8us4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