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悟之間
作者:玄靈 來源:文章閱讀網(wǎng) 時間:2018-06-28
14:01
佛乃覺者,看蕓蕓眾生都已完美,何須拯救,準備究竟涅槃,可菩薩尚有分別習氣,心中有善惡是非,這才執(zhí)佛之手來世間普度群迷。
大概就是這樣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那些名聲遠揚喋喋不休的人不一定都有真知灼見,可有覺悟的人卻是沉默的,所以這個世界數(shù)十億年來,都是紛紛擾擾,無道的人愁苦委屈,得道的卻怡然自得!
一念迷即魔一念覺即佛,善惡沒有絕對,君子小人也在一念之差。
前者并非有過高的學問,只是駕馭住了自己的心性,沒有生活在虛假的頭腦和思想中,而是心無旁騖專注于當下時刻,該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被過去事影響現(xiàn)在情緒,不讓未來的恐懼動搖現(xiàn)在的安定,無拘無束,每一天都鮮活自在。以誠待人出自本性,慈悲度人心無執(zhí)著,行善不留痕跡,為子孫后代積下福報卻渾然不知,這大概就是老子說的: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的真正含義吧。
可后者則截然相反;每天處于積極的比較和競爭中,攀比總有不足,為滿足欲望不惜勞精費力,心神馳騁外物患得患失,稍有落后就惶恐不已,一旦獲得便長了虛榮傲慢,每天精心算計,在自私中‘極苦極樂’,人生道路越走越窄,以致說出的謊言自己都相信,夫妻之間都秘不敢言,心胸狹隘到如此地步,真的活在了水深火熱中啦!
當自己身邊的境遇變得丑惡,一切都值得懷疑時,就到該反省自己內(nèi)心的時候了,古人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就是這個道理。所謂境隨心轉(zhuǎn),心迷了,行為惡劣,周圍環(huán)境也會變質(zhì)。我自己就是這樣迷茫時百般苦楚,自覺委屈,一旦開明,心頭愁霧頓時風吹云散,回望發(fā)生的太多事都是自己錯了,天還是那個天,只是自己變了。
末學篤信佛學,認為眾法之最莫過于念佛。因為她能攝持自己的心不會混亂。佛號不斷,心在當下,沒有妄想執(zhí)著,心就安定了,處世也能豁達而不偏移。再能努力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言,心中不受污染任他滄桑世道是濁是靜都會不失自我,張弛有度,做個真正覺醒的人。
您看,一不留神我又執(zhí)著了,寫下這滿紙牢騷,罷罷,不然我也要成為喋喋不休的無知者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