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ne Magritte,The infinite recognition 最近的教育新規(guī),有兩條議論挺多: 一是禁止公布學生的成績與排名。改為更寬松的等級制。二是禁止布置家長作業(yè),現(xiàn)在普遍實行的家長檢查作業(yè)在禁之列。 既然規(guī)定已經(jīng)頒布,那喜不喜歡,就不在討論的范疇了,一個成熟的人,重要標志之一就是在有限條件下做事,不在不可改變之事上浪費精力與情緒。這個新規(guī)對教育質(zhì)量的影響,在一個比較長的時間段內(nèi),會有反饋,我想,政策到時候也會有調(diào)整。不過作為個體,需要實時調(diào)整,等不起。 這個新規(guī),讓老師的負擔減輕了,考試更少,作業(yè)更少,更不可能去監(jiān)督批評家長,這種主動作為是不允許的。 原來處于被動狀態(tài)的家長,焦慮可以緩解。不再有具體分數(shù)的刺激,原來95分都令他不安,現(xiàn)在90分水準都能得一個優(yōu)。監(jiān)督檢查孩子作業(yè),原來很難熬,怨氣沖天,不做又會被老師嫌棄,現(xiàn)在重擔可以卸下。我相信,這類家長占比不會低,精力、能力與主動性的不夠,都讓他們覺得辛苦,能夠光明正大地不做,他們樂于接受。 原來的主動型家長,將陷入迷惘。 他們會問,我這樣嚴格要求孩子的學業(yè),對嗎?有必要每一個知識點都不放過嗎?這樣孩子會不會太辛苦?這個疑問只要想想高考,就明白了,高考的分數(shù),精細到分,不會改變,每一個知識點都不可能放過你,主觀的因素始終將控制在最小范圍,比如作文比較主觀,就不允許你寫其中最主觀的詩歌體裁。既然最終的標準是嚴格的,那么,從小教育嚴格就不會錯,小學的知識點沒解決,將來可能連高考的資格都沒有。 想清楚后,主動型的家長發(fā)現(xiàn)自己的工作量變大了。原來的判斷的參照系消失了,考試、分數(shù)與作業(yè),學校提供的資訊都大幅下降,甚至消失。這部分工作只能由家長自己補上。家庭教育,始終是家長的自由領(lǐng)地,偷懶的家長再嫉妒,也無法請求政府禁止其他家長的勤奮。也就是說,教育新規(guī)之下,教育更多變成家長的競爭,家長的作為更加重要。被動型的家長徹底懶散,主動型的家長更加進取,學生間的差距將迅速拉大,而且沒有彌補的可能。 主動的家長,教育更辛苦了,但收益也更大了。從這個角度來說,負責任的家長,無論外部環(huán)境如何變化,都不會放棄自己的責任。從來都知道學習是辛苦的,教育是辛苦的,孩子的教育是至少10多年的耐力賽,有時快,有時慢,常有瓶頸,其中的快樂,只有經(jīng)歷了足夠的辛苦才能得到。這段時間的辛苦,放到孩子一生中平均,又是少的,你給他學習方法,還有品格與毅力,他得到更好的平臺,他獨立而健康地成長之后,你不再擔心,也不再辛苦。而基礎(chǔ)教育就開始輕松快樂,不管不顧,還怪老師給他任務(wù),那他將來可能要煩惱一生,兩代人互相指責,互相埋怨,互相瞧不起沒本事,痛苦總量大得很。 |
|
來自: 昵稱30265258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