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fā),回也不愚。” 譯文:孔子說:“我整天和顏回講學(xué),他從不提反對意見和疑問,像個愚人。等他退回去自己研究,卻有能發(fā)揮,可見顏回并不愚蠢。 亮言: 顏回是孔子門下最聰明的學(xué)生,他聽了一件事就可以推演出十件事情,所謂“聞一知十”,但孔子也曾經(jīng)以為顏回是個傻瓜。 因為顏回不是一個喜歡發(fā)表意見的人。 在和孔子的學(xué)習(xí)中總是表現(xiàn)的很謙遜,都是默默的聽著,也不頂嘴,也沒有任何提問,導(dǎo)致孔子以為顏回是聽不懂。 但觀察后,發(fā)現(xiàn)顏回竟然把老師教的內(nèi)容做得都很好,甚至孔子自己都沒做好的,顏回也做好了。 真是可怕的一個人! 當面以為是一個呆瓜,但人家做的比你老師還要全面哩。 顏回就是這樣一個默默踐行“孔子道統(tǒng)”的一個人。他不多言,不多語,有問題自己先反思,實在想不出來了,再去請教老師。 對于老師的見聞呢,也能有所發(fā)揮,別人舉一反三,顏回能“舉一反十”。 物質(zhì)上也不貪圖享受,一碗米飯,一瓢水,住在破房子,也不難過。對自己犯的錯,能保證自己絕不會再犯第二次。 孔子說:剛、毅、木、訥,近于仁。顏回真真是做到了! 但這事兒,還好顏回是遇到孔子了。換一個人,不一定覺得顏回是孔門第一高徒。 我們生活中的經(jīng)驗也是如此,一個人很有才干,但他也要能遇到賞識他的老板。 有賞識他的老板,他做什么事情,老板都覺得這個人真是人才呀。沒有賞識他的老板,就算他加班熬夜,老板也覺得做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可見,一個人做事的標準常常不是由自己決定的,而是由他的受益者決定的。 受益者覺得你做的事,對他有幫助,你只做了3天,他覺得你很好。 受益者覺得你做的事,對他沒有用,你做了30年,他也可以完全忽略你。 老話講:“朝中無人莫做官”,你需要知道你的受益者,他是怎么想的。 如果他是你的老板,你要知道人家的戰(zhàn)略思路,然后你去幫助他實現(xiàn)。 如果他是你的客戶,你要知道人家要解決的問題,然后你去幫助他解決。這是其中的真諦! 因為古代做官信息是非常不方便的,所以朝里有人,就可以給你通風報信,讓你知道哪些事該做,哪些事不該做。 如果有不利于你的言論,也可以給你站臺,講一些好聽的話。為你創(chuàng)造一些有利的環(huán)境,讓你更好得去為人民造福,去建功立業(yè)。 顏回在孔門有這么高的評價,這也多虧孔子發(fā)掘才有的。 這也提示我們?nèi)绻穷I(lǐng)導(dǎo)者,要善于發(fā)現(xiàn)自己身邊有沒有“顏回”,就是那種默默的,有品行操守的,能踏實做事的,能舉一反三,卻不善言辭的人。 這也是一種人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