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共有1287個(gè)自然村。 分布在漓江以東地區(qū)的自然村659個(gè),占51%;中部平原丘陵地區(qū)375個(gè), 占29%;西北部丘陵山區(qū)253個(gè),占20%。平均每1.76平方公里面積區(qū)有1個(gè)自然村, 每個(gè)自然村平均50戶,227人。百戶以上自然村139個(gè),占總10.8%,其中300戶以上的自然村6個(gè),以大圩鎮(zhèn)熊村(458戶) 、九屋鄉(xiāng)蓮塘村(319戶)為全縣自然村戶數(shù)最多。1940年以來全縣共廢村72個(gè),多在解放后因修建水利、衛(wèi)生設(shè)施而遷廢。解放后共新建村44個(gè)。另,全縣3戶以下的小村屯188個(gè)。各鄉(xiāng)鎮(zhèn)所轄自然村名稱及戶數(shù): 靈川鎮(zhèn)123個(gè)自然村(戶) 同化行政村 俸家103、牛路66、新牛路34(1968年新建) 、月塘49、新月塘32(1968年新建) 、雍田144、姜園20、下村17、江北48、鳥籠鋪14、七里店40、下驛田36、永忠37(1968年新建)。 禾嘉鋪行政村 禾嘉鋪87、社田江88、寺門底69、小莫家40、石獅嶺93、朝陽56(1965年新建)、下宅70、東家山77。 粑粑廠行政村 金家168、西頭88、南宅28、花江40、粑粑廠29、獨(dú)田54、朱家58、白莫50。 莫家行政村 嶺腳151、 白橋82、塘頭79、莫家47、五圈橋45、易家20、廖家89、田心75(1968年新建)。 大面行政村 大面圩153、福靈55、下水埠72、上水埠47、新宅24、下秦家113、上秦家58、姚家40、新村19、老村18、車頭95、大樹底28、馬嶺88。 雙洲行政村 周家?guī)X109、新宅14、大塘40(含瓦廠)、劉家127(古名甘潭)、大聯(lián)118(古名甘潭)、上洲79、新村35、下洲34、甘渠里17、大江洲143、本固127、糖榨園72。 木馬行政村 二排94、 三排86、八排29、艙匠戶45、郭家50、牛頭109、鐵爐62、鄒家30、車田48。 民治行政村 木匠戶64、下寺田44、上寺田36、東村65、上大奢103、下大奢69。 靈寶行政村 唐家65、陽家90、渡頭71、五七排108、大園73。 雙潭行政村 雙潭圩126、 銀南江45、南昌40、老圩73、油榨34、竹園34、文家宅68、大橋頭65、大橋底135、西安22、陳家園143、上村66、陳自田70。 王家行政村 王家莊204、崔家圩66、寺邊37、三百源23、獅子崗29、梅田21、茅坪40、社山59、朱家26。 甘棠行政村 橋頭92、 獅子埠108、馬塘80、亭子頭52、老圩42、上窯61、下窯58、排樓48、吳家81、湘潭30、蔣家29、新坪33(1969年新建) 、甘棠229、窯尾62、鳥塘20、田南38、菜園18(1963年新建)、道光4、蘇家60、漁業(yè)隊(duì)42(1977年新建)、橋頭新村26(1976年新建)。 小村屯:毛家店。廢村:嶺底村(1956年) 三街鎮(zhèn)72個(gè)自然村(街)(戶) 三街行政村 新圩上50、東街155、南街138、北街131、西北街52、半邊街54、涔沖24、車上38。 五福行政村 南田52、上橋頭43、五星26(1969年新建) 、上土坡101、下土坡63、五里排66、蛟塘149、東嵅42、西嵅上62、西嵅47。 獅象行政村 石象角73、上枝鋪110、下枝鋪124、董家51。 普賢行政村 全家256、富丘渡72、郭家79、老營42、軍營86。 龍門行政村 矮樹底73、東草坪71、龍門80、柴田51、留田62。 廣化行政村 陡上坪59、 涼風(fēng)橋40、上花坪34、甘奢鋪113、陶田74、上橫嶺64、下橫嶺62、巖頭72。 千秋行政村 峽背184、坡田154、油榨20、毛家山4、毛頭3。 溶流行政村 小溶江51、上南流99、下南流91 溶江行政村 符皮涔27、杉木坪30、季涔10、箭家圩38、小符竹33、南竹涔30、黃茅嶺16、山門口5(1965年新建)。 潞江行政村 奶子山46、馬坪8、趙家田24、新庵10、老庵47、魚梁田16、蟆塘17、密竹庵21、桐嶺門12、孔坪10、象鼻崩山5。 龍坪行政村 龍蔣87、竹枝坪82、王家38、倒風(fēng)潭77。 三街城鎮(zhèn) 馬路街56、鳳凰街49。 小村屯:黃沙灘、北魚峰、明巖涔、小雷坪(溶江村) 、單家?guī)X、小淦2、白竹坪、千佛樓、干基涔(潞江村)。廢村:大坪村。 大圩鎮(zhèn)145個(gè)自然村、街(戶)。 大圩城鎮(zhèn) 生產(chǎn)上街66、 生產(chǎn)下街33、光明街320,民主街128、解放街100、建設(shè)街42、東方街60。 大圩行政村 生產(chǎn)街165、隴上43、石家渡133、桑林21、下西岸61。 敢興行政村 寶蓋山93、石門124、 上楊梅61、 下楊梅100、 敢興94、江洲90、馬家里加70、瓦廠105。 嵅村行政村老嵅74、 新嵅27、大村66、下力腳59、上力腳129、鐵砂圩69、桐子園67、黃土86、太和下村33。 廖家行政村 廖家64、田心52、毛村128、大宅江21、太和上村25、馬家202。 朱家行政村 朱家151、熊家118、熊家灣12、桂局88、南陂橋18、陶陂洲89、上朱家57。 李家行政村 李家44、東馬77、趙家17、木林12、靈磚36、塘頭45、車頭55、蘇家142。 高橋行政村 廖村92、新村93、東岸209、上西岸47、水源40、上黃塘61、下黃塘68、東頭48、力村84。 上橋行政村 常安270、 上橋161、沙橋107、橋背34、大田90、古滿嶺21、石渠173、羅家里20。 熊村行政村 熊村458、草圩47、大橋山58、侯家69。 下張行政村 下張(驢子頭)47、黃泥田27、西園84、白草圩27、矮江99、文昌77、上羅塘104、下羅塘120。 南積行政村 上圩30、下圩50、臘林49、潮水22、盤家21、大枧29、姚圩26、南福塘50、周家19、田南62、上江積26、下江積37、南岸66、石壁48、小浪61、門檻30。 西馬行政村 上西塘43、上龍?zhí)?3、回龍35(又名廟坪)、下村59、九牛嶺20、社后(又名社公頭) 61、下西塘31、福戀80(黃家、秦家)、古元(鷓鴣園)38、西宅54、大村52、水嶺上(羅寨坪)3、新龍(膽里)17。 澗沙行政村 干上123、大前江29、沖口27、百磉39、周家82、侯山背17、大江背18、小界嶺41、沙田85、竹園里7。 袁家行政村 袁家76、獅子坪32、高宅20、上呂33、呂岸62、上幸陂43、下幸陂19。 秦岸行政村 詩家灣60、 上讀禮40、 秦岸130、下讀禮33、大埠224、省里174、井塘28(1962年新建)、灘子圩35、南村119。 茯荔行政村 上茯荔233、下茯荔110、楊家20、吳家14、古東154、浮石83、南源32。 毛洲行政村 毛洲129、東岸菜園44、大洲44、寶塔山底9。 小村屯:新四村(又名牛欄丘),釣魚山。廢村:鳥塘、塘原(1965年修水利遷廢)。 潭下鎮(zhèn)116個(gè)自然村(戶) 老街行政村 老街230、青龍江41、上茶田12、下茶田37、東嶺110、神江橋76、排邊29、山口81、上大江田40、下大江田76、呂竹58、三河渡46、白田24(1964年新建)。 碼頭行政村 甘村119、碼頭117、毛家38、下涂家146、上涂家48、下栗源58、上栗源21。 合群行政村 江洲122、黃柏272、新橋128、蔣家100、渡潭59、觀里27、柴埠田55。 蔡崗行政村 蔡崗179、岸底45、上嶺底17、上、下堡里55、嶺底46。 棗木行政村 棗木圩89、田里110、石大門49、高宅61、鄧家82、山底69、上龍?zhí)猎?5、下龍?zhí)猎?9、倩口117。 莊屋行政村 沿口219、莊屋211、塘西123、東宅44。 磚塘行政村 渣村67、磚塘74、陳家151、塘村53、坡塘55、東邊67(1968年新建)。 大義行政村 牛田107、 下大江54、上大江69、爐頭55、上埠頭68、南索12、鴨江23、大塘30、油榨24、香殿32、老宅塘48、上烏石沖62、下烏石沖53、松石24(1969年新建)。 大泉行政村 郭田128、 鴉鵲19、大泉圩25、塘邊128、黃田115、楊梅橋78、觀里30、東井103、五屋47、大屋底29、馬鞍46(1968年新建)。 東頭行政村 新河邊15、老河邊86、雷家洞8、東頭145、民良寨26、新宅塘40、雷家100。 薛家行政村 鎮(zhèn)東191、南岔34、薛家33、立新35(1969年新建) 、烏石97、神北65(北陂頭和神橋)、塘里渡29、文家井17。 大廟行政村 大廟圩6、大鐵106、蚌埠104、塘源84、林宅76、嶺底96、大宅56、勘橋91、楓林85、曾家127、新宅44、南門頭37、后背村39、冷塘村30。 合堡行政村 查林82、寺頭40、大鑾39、上宅36、井背33、下堡45、大地上30、新宅14。 潭市行政村 潭市21、上菜園42、下菜園33。 潭下行政村 潭下圩496、蘇家49。 小村屯:小牛田、小青龍江、上內(nèi)堡。廢村:旱橋頭(火災(zāi)廢)。 定江鄉(xiāng)59個(gè)自然村(戶) 赤江行政村 大豐西232、額頭51、赤江64、何家山66、水源頭91、塘肚44、謝東55、謝西38。 粟家行政村 秦家莊50、毛家141、山南72、小合頭80、粟家142、大豐東127。 寶路行政村 大宅57、道光64、蓮花塘127、路西197、田心40。 蓮花行政村 欖頭74、周塘91、苔塘62、穴頭38、鄭家96、湯家65、塘南65、甲宅62、聚田47、塘凍34、阨腳41、江東46、南村94。 金陵行政村 保源40、董家128、嶺里84。 法源行政村 客家41、 塘邊42、老寨23、新寨27、東邊55、張家22、龍?zhí)?1、松橋34、道光20、法源27(1968年新建)、山腳24、社頭51、灣子江32、南源頭34、路杏67。 定江行政村 社塘129、路南52、大泉水33、莊上140、定江圩44、定江村124、龍口117、渡田25、船埠頭43、南邊61。 小村屯:臘源村 靈田鄉(xiāng)128個(gè)自然村(戶) 靈田行政村 靈田街166、靈田大村218、塘家灣16、藍(lán)田40、廖家50、甘棠老村23、甘棠新村22、梅莊49、神山18、石枧36、西龍28。 惠林行政村 傅家26、堰頭29、水埠31、龔家53、田心15、石寨圩70、鄧家49、高龍49、垌上31、大埠46、坭碑39、福巖25、蔣家46、觀山31、莫家16、嶺背27。 永鎮(zhèn)行政村 陽旭頭68、 子路塘22、小王村35、老村22、李家橋18、力頭21、東莊69、同崗19、新村24、厚底沖25、大嶺腳74。 龍口行政村 上洞14、洞上44、楊家山46、莫家124、福祿灣40、江洲上30、老村55、毛灰觀30、大王49、三岔河14、香爐田5。 東田行政村 上五馬嶺62、 混元99、西岸172、上陽家73、下陽家46、東岸80、輦田尾111、下五馬嶺33、東邊15。 力水行政村 黃金25、力背28、上力27、下力54、堯山田28 花江13、莫家莊17、小水47、東邊山26、胡山41、米粉店16、江南27、橋頭15、上廊11、劉村31、印塘24、山西24、大汀56。 四聯(lián)行政村 迪塘105、 金家93、山底60、涂家坊37、白竹33、上宅44、中宅43、下宅46、路底56、紹田59、寨上14、黃花58、黃花坪73、塘源50、北山68、橋亭44 鎮(zhèn)義行政村 殿堂寺5、粟家門15、洞上9、殿底26、莫家50、下山45、小落39、毛村17、公木田32、 金盆68、金絲洞49、南村44、和平24、東焦28、金竹105、黃蘭坪18、陡田58、南美46、豪底98、宅慶41、歧山50、坪丘43。老屋15、新宅里11、嶺邊頭8、煙地上8、周家9。 下長崗行政村 石家洞49、樓底35、塘邊45、鐵坑40。 上長崗行政村 長崗嶺43、白竹田33、福家田49、大巖前12、大嶺頭17(1973年新建)、新村35(1973年新建)、角沖3。 小村屯:金子涔。廢村:大皮山、九牛嶺(1945年廢)。 潮田鄉(xiāng)115個(gè)自然村(戶) 潮田行政村 繞芳92、活田56、潮田143、大山口129、淡塘坪75、蔣家75、大江面32、百家36、烏嶺33。 留村行政村 留村135、毛家78、上雷68、下雷75、珠龍80、枧皮洲15。 毛村行政村 華口65、張家67、新村40(又名黃沙尾) 、毛村45、唐家98、上獅賴15、中獅賴30、下獅賴12、山灣58、掌山底45、木橋頭40、大巖前15、大沖里12。 太平行政村 太平153、陂頭66、東宅坪8、大坪41、蘆田30、城江19。 寨底行政村 響嶺10、董家28、大興坪30、石井13、綺水85(李家寨)、小水39、陽安58、洲上35、報(bào)古塘18、前坊60、寨底132、老黃家46、新黃家33(1968年新建)。 富足行政村 富足89、塘邊41、塘頭11、下江40、水塘14、水坪頭21、東垌36、小坪頭35、團(tuán)山源24、魯草塘13、大草塘17。 吒頭行政村 塘邊83(李家)、童高33、上令塘園26、下令塘園30、黃山背14、吒頭89、獅山19、大竹園14。 深井行政村 古斗52、老山67、巖頭52、觀音52、芳山50、上大道62、下大道58、小道23、富城16、上白竹24、下白竹66。 旺塘行政村 憶嶺116(又名嶺頭) 、小窯頭5、古瑞25、里茅厄11、上旺塘193、下旺塘89、官坪38、柑子76、石塘35、大板橋28、黃泥橋37、西園24、大面山20、黃花膽10、五脂山7、小皮塘5。 南圩行政村 南圩186、 算定34、蓬山33、青茅坪270、扶田118、楓木33、茆江44、寨嵅16、拋嵅6、五江寨67、坪山41、楊梅一隊(duì)39、楊梅二隊(duì)21、香草源20(1964年新建) 、板山底35、來花嶺27、寨上28、雷嶺底11、大樹底31。 潮田街 潮田街87、漁業(yè)隊(duì)9。 小村屯:大灣里、背地坪(屬毛村) 、石龍口、下洲(屬寨底村)、盤古山、車田(屬富足村) 、月子山底、磨刀山(屬南圩村)。廢村:老岱源、板山背、來華嶺、中巖崴、水母巖、大坪頭、坪陂、木橋嶺、 (以上1952年建平山醫(yī)院遷廢) 、蘆田 (1969年修水庫遷) 、紅橋(1954年洪水淹廢)、新黎昌(50年代火災(zāi)廢)、莊王店、烏嶺厄。 大境鄉(xiāng)127個(gè)自然村(戶) 大境行政村 大毛洞12、燈明86、廖家95、大境118、毛林洲104、甘莊35、獨(dú)石25、大丘田23、座塘24、梭子底17、橫田24、左江29、右江25、鐵坑42、黃泥田19。 永同行政村 座水嶺16、新屋15、波羅山18、山岔嶺10、金竹坪11、橋邊25、香粉廠5、社公坪16、 鉛廠12、周家19、井邊9、楊家15、毛家?guī)X19、田廠18、長毛壘11、大毛坪11、火草坪5、毛趟5、大嶺頭10、木廠嶺6。 新寨行政村 塌板石63、 太坪24、回龍27、雙河33、七分山14、西江口24、和平24、新寨62、碗塘15、石榴坪18、蒙家坪19、澇江31、大水漕23。 松江行政村 飛虎內(nèi)13、豆腐江8、老村21、白竹塘12、大坪26、頭巾江28、梁家12、倘竹坪25、黃竹坪27、楓木根22、鐵沙江30、河背11。 樂育行政村 六十盤、養(yǎng)家洲18、黃金嶺18、箭竹嶺17、大竹江12、中茶坪6、上茶坪6、仁木坪11、竹山坪27、山岔坪20、曲江河13、廟坪9、涼水井8、熊背嶺4、李子根15、上坪5、畔田19、下坪14、大灣坪20、楓木坪13、竹坪9。 黃泥江行政村 泵井23、 新屋14、大竹林17、吳家23、團(tuán)山26、界背46、社公塘31、松枝頭15、桐木坪36、向家17、矮坪6、石泥塘17、青山腳15、青龍額10、上宅8、黃沙嶺10、老村25、大坪15、野豬江15、畔江河8、黃皮源7、梅岱腳8。 群英行政村 馬頭峻13、 棉嶺沖16、楊家18、上湘21、解放村28、紅星36、黎家14、石家16、梅嶺9、鼓架嶺25、大嶺口18、大嶺界22、楊子鋪26、蜜蜂田25。 金竹行政村 葡萄嶺22、抱子上27、九家山30、馬家22、拖板岐34、螞[蟲另]塘31、坎塘源26、簸簊江9、頭巾石34。 小村屯:座水嶺、百塊田、小華山、劉家、萬水坪、龍陷江、梅子坪、何家、黃泥嶺、高家、馬蹄江(以上永同村)、鳥塘、座家、割草坡、澇江口、栗木寨、黃家山、瓦頭源、龍骨頭、小洼里、黎家漕、廖家、吊腳石(以上屬新寨村)、牛金坪、畔田、彭家、界上、老山(以上屬松江村) 、 蔣家、韭萊坪、牛坪、下茶坪、雞婆塘、仰天坪、竹坪、界上、樓板頭(以上屬樂育村)、爛木橋、王家、鵝公抱、袁家、舒家、于家、伍家、老村坪、龍坪、南嶺頭、黃泥埠、狗屢坪(以上屬黃泥江)、車頭鋪、毛家田、進(jìn)花田、紙鋪、芒簡界、小水塘、中山界、魯塘坪、新田、旱油榨、紅珠巖(以上屬群英村) 、金竹坪、畔田、杉木坪(以上屬金竹村)、椅子塘(以上屬大境)。 海洋鄉(xiāng)144個(gè)自然村(戶) 海洋行政村 南灣11、茶山里21(1975年遷建)獨(dú)龍山2、鳳凰14、馬鞍山15、釣巖12、黃土塘30、小桐木灣19、竹園里6。 海洋街 正街69、東街86、西街138、上街73、下街75、梅子園7、田垌上19。 大廟塘行政村 大廟塘202、 西嶺腳41、蘇家坪39、獅子山10、桐木灣40、鄧塘40、高宅55、巖口141。 九連行政村 堰頭40、上塘邊56、豪豬巖18、長嶺腳16(1977年新建) 、歧嶺113、大嶺頭17、石門園32、烏云寨12、曬禾坪33、山背塘30、西山灣22、油榨[土厄]26、北園46。 江尾行政村 枇杷塘31、江尾128、塘福37、[土厄] 底39、新村75(1958年新建)、老村67(1958年新建)、梅慶12。 國清行政村 水牛[土厄]26、上東究38、下東究38、冷水田40、文章13、小浮34、空連山18、響水巖29、下水源19、大稅18、大浮22、焦力山20、上甘野28、下甘野35。 水頭行政村 水頭205、 南屋85、周家51、田里17、黎背25、鳳凰井54、馬頭尾71、義屋71、石堰灣64、大山腳56。 堯樂行政村 橋邊46、 楓木林19、椎栗山29、李家灣29、姚家7、嶺頭山6、豆腐膽9、張家7。 大塘邊行政村 大塘邊130。 新民行政村 沙子巖19、小龍79、白面63、山腳底17、扒田巖17、長沖26、帽子嶺21。 思安頭行政村 思安頭130、 思江43、彩上41、旱禾坪14、栗木根12、秦家17、水塘底25、譚家4、老岱家6、新岱家4、潢水嶺4。 安泰行政村 白岱底44、 中心歧13、七里坪14、易家7、海里30、眼龍界11、江嶺10、石竹坪3、 大坪里18、金竹坪20、沖古嶺19、金岱江21、杉木坪15、大江坪14、社公坪17、吐絲嶺17、紅巖嶺3、坪沙江35、三塊田20。 小平樂行政村 蘇家55、大田頭(小平樂街)96、落塘園75、下宅江25、打廠里31、牛路上35、 化眉弄29、彩爵98、高塘20、山腳底4、新屋里34、下東樂10、河背19、塘頭43、大地里23。 濱洞行政村 濱洞80、小北34、鯉魚井18、東山8、葡園9、上馬石25、西嶺腳18、老屋5、田廠里7、山底8、繞山26、新屋里5。 小村屯:南河江、長坪里、范家、德元、大江、向塘山、田心里、間山背、鷓鴣巖、人山腳、弄園、潘家、架底山、天坪坳、梯頭、昌卜嶺、雷劈底、張家、烏砂界2。 九屋鄉(xiāng)99個(gè)自然村(戶) 易家行政村 黃獅嶺3、水埠頭114、甘草87、易家303。 油塘行政村 楓木田75、大屋底55、李家山47、南宅78、官橋154、全家167。 九屋行政村 九屋246、九市118(九屋圩)、粟家264。 江頭行政村 江頭洲157、田尾洲84、涂家莊195、觀里63。 塘社行政村 大塘305、東皋橋140、潭頭63、泥竹涔46(1968年新建)、江口門3、上坡30(1968年新建)、唐家門4。 蘇孛行政村 蘇村240、孛塘37、嶺底44。 蓮塘行政村 蓮塘村319。 祠堂行政村 祠堂坪70、竹林44、新寨36、新坡142、黃涔67、祿塘47、祿塘坪93、蔣家36。 石洞行政村 石洞60、龍爪68、界腳底49。 黃梅行政村 背潭50、 草涔23、黃土30、虎心坪15、寒涔28、竹山堡39、梅田27、汪涔坪38、大梅42、石壘門12。 西嶺行政村 西嶺72、 門埠75、焦龍江28、嶺頭15、煙棚14、下周家8、茅盒8、鴨仔田10、 小符竹20、大面4、大符竹12、陡山底10、水頭江4、上東嶺17、下東嶺5、爛泥塘12、西嶺江門14、西嶺江頭23、東嶺門18、棕樹坪10、界腳11、毛坪21、大椴遼6、小椴遼7、毛家5、蘇家5。 東源行政村 汀江頭11、 坳背21、上白巖16、下白巖16、汀江30、畔頭16、龍嶺30、簸箕塘29、老鼠坳24(又名新田)、南山12、甘涔15、黃泥江6、老寨49、馮家灣11、新寨39 四江行政村 潞江23、 膽江27、黃州17、紫涔門13、楊梅壘23、密涔塘45、地垌山28、暗寨涔20、田菜涔30。 小村屯:長巖頭(東源村)、獅子洞(易家)、江背、白果樹、瓦窯嶺、嶺頭、坳上、下棚。 廢村:紅浮瓢(1962年水庫淹沒遷廢)。 青獅潭鄉(xiāng)16個(gè)自然村(戶) 青獅潭行政村 前宅156、巖背171、文家35、上、下青龍橋82(1959年新建) 、馬場43、大嶺頭13(1959年建)、平樂山23。 三合行政村 西邊25(1969年新建) 、西田56(1969年新建)、大洲頭44(1969年新建)、唐家尾16、泥竹涔4。 青獅潭街 青獅潭新村22(1963年新建)、西邊村43(1969年新建)、奈涔24。 小村屯:冷水田、神古頭、下嶺、上嶺。廢村:大洲頭、大嶺頭、狼脊屯、唐家尾、東邊、梭子田、西田、老廠、泥竹涔、西洲、楓木根、仙人洞(1959年修青獅潭水庫遷廢)。 公平鄉(xiāng)72個(gè)自然村(戶) 巖山行政村 羊田88、下南62、中元24(1968年新建)、中南64、上南44、巖山圩35、大毛村47、小毛村38。 聯(lián)合行政村 大勒里27、大埠19、中間江59(1966年新建)、山口73、鄧家15、田垌95、江背8、楓木樹底13、寨底11(1976年新建)。 山上行政村 上古坪13、廟背、沿口21、粟家36、五里排27、孔里12、界底9。 田心行政村 上田心92、上角31(1966年新建) 、下角69(1966年新建)、大芳26(1966年新建)(以上3村原下田心)、老屋35、弄塘72、大橋堡41。 新江行政村 洞波24、下江43、舟村16、大坪圩46、橋頭23、墩子上30。 五羹行政村 下西邊24、平嶺16、塘底105、高街28、梅子寨48、寺基寨35。 公平行政村 李家84、上元48、黃村109、松樹江12、橋頭寨8、土壯30、上白田20、龍珠山34、公平街47。 四合行政村 高江49、甕江30、柳尾24、石梯門39、大廠里16、棕樹底12、甕面10。 和平行政村 白竹門11、長灘18、畔田口25、棉花地13、桃源21、神嶺17、泵子里18、撈壘33、撈田45、下大江洲28、魚跳43、里乾涔23。 公平街 公平圩51。 小村屯:下白田、(屬公平村)杉木巖、東江里、中間奢、密嶺口、鉛廠、里乾口、枧頭嶺、葉奢、荒田里、五塊田、秦家界、大河嶺、小滿江口、葉嶺(以上屬和平村)、水枧、巖子側(cè)、千嶺、馬黃背、大紙廠、鉤腮面、鉤腮底、嶺古頭、大奢、簍子奢、京都奢、求雨浪、棕樹底、大浪、大坪奢、楓木坪(以上屬四合村)、大坪江、新梅子、上西邊(以上屬五美村)、圩頭、白竹底、龍風(fēng)巖(以上屬新江村)刺樹底,泉水頭、(以上屬巖山村)、上巖嶺、沿口、屯家、界底(以上屬聯(lián)合村)。 廢村:弄塘、白竹門、上元、中元、下元、泉水頭、大洲、下田心、上田心、大橋、下西邊、上西邊、塘底、高街、梅子、寺基、洞波、下江、新寨、老寨、大坪圩、橋頭、里牌、李家、黃村、松樹江、橋頭寨、土壯、上白田、下白田(以上為1959年修青獅潭水庫遷廢)、茶奢、白巖、苦竹里、滾門關(guān)、橋凳、地咎石、泥魚奢、泵子里。 藍(lán)田瑤族鄉(xiāng)71個(gè)自然村(戶) 藍(lán)田行政村 大廟山19、龍勝寨30、藍(lán)田堡180、高段29、西田26(1959年新建) 、新寨19(1962年新建)、楓木底8、塘家尾8、上馬鞍8、下馬鞍19、西洲38、老楓木根27、水坪19、羅涔14、新楓木根45、平涔7、半涔16、新路上9、大棚10、神涔5、下平涔3。 兩合行政村 陽家6、棉花地3、貢魚涔18(1962年新建)、大口涔42、三仙洞59、魚膳涔20、 界腳底25、二十四田24、密蜂巖6、平地瑤13、下板壘界17、上板壘界14、趙家10、水溝頭6、上黃皮江7、甕江6、黃河田4、田棚4、荒田5。 南坳行政村 上大坪23、下大坪22、石灰窯12、長嶺14、蒿菜尾6、下蒿菜8、黃虎坪17、上深潭18、中深潭10、下深潭16(上三村統(tǒng)稱深潭王)、白水15、坳背12、十二盤13、坳上14、寨上15、鋪里9、橋頭21、界上16、泉水14(1961年新建) 、周家13、壘底11、巖寮16、黃皮江25、 盤家25、河口20、中冷水涔13、上冷水涔7、杉木涔31、桐油坳13、十二盤14、扒塘涔9、馬鞍山8。 小村屯:黃義嶺(屬藍(lán)田村);夜涔、對河、覽底、坳背、高田頭(以上屬兩合村)、下杉木嶺、百合沖、水井界、南江、涂家、銀礦嶺、楓木樹底、東良、趙家、燕子窩 (以上屬南坳村)。 附: 冼光位《靈川縣始考析》(摘錄) “一”至“五”略。 六 綜上所述,靈川始建縣兩說都有道理,又都有矛盾,究竟采用那家之言為好? 可以有三種方案:一是以最早記述為準(zhǔn)。這一方案應(yīng)首推《元和郡縣圖志》的說法,即龍朔二年始建縣。 《元和郡縣圖志》比《舊唐書》先132年成書。二是以最早的官書記述為準(zhǔn)。這要首推《舊唐書》。即武德四年始建縣,比第一種說法早41年。三是按《辭?!?、《辭源》為準(zhǔn)。兩書都認(rèn)為貞觀八年始更名臨桂,據(jù)此,龍朔二年不成立,武德四年成立。 如果采用第一種方案, 即龍朔二年始建縣, 問題有三:其一是人們在查閱《辭?!贰ⅰ掇o源》以后,會十分自然的提出,龍朔二年時(shí)已經(jīng)沒有始安,何來析始安置靈川呢? 其二是記述最早也是只與《舊唐書》比較而言,而《元和郡縣圖志》成書離唐武德四年有192年,離龍朔二年也有151年。現(xiàn)在我們解放后40年的事,還有不少錯(cuò)漏,何況是151年以后記述的事,錯(cuò)誤之處也不是不會有的。所以按最早時(shí)間為準(zhǔn),也不是完全保險(xiǎn)的。其三是在唐龍朔二年, 整個(gè)嶺南道314個(gè)縣中,其余不動,獨(dú)析始安置靈川,而武德四年卻有82個(gè)縣建置變動,這是何故? 當(dāng)然,在某一年分,特殊更動少數(shù)是可能的,但特殊必須有特殊的理由,龍朔二年析始安分置靈川特殊理由何在,現(xiàn)在還查不出來。 如果采用第二個(gè)方案,即武德四年始建縣,問題也有二:其一是人們會提出,有何充足根據(jù)更改最早記述呢? 《舊唐書》對此并未說明。其二是《舊唐書》記述在武德四年,“其桂州領(lǐng)始安、福祿、純化、興安、臨源、永福、陽朔、歸義、宣風(fēng)、象十縣”。桂州領(lǐng)十縣,又獨(dú)沒有靈川,與后文的“靈川,武德四年,分始安置?!庇窒嗷ッ堋l`川既是當(dāng)年析始安置,理應(yīng)入志,但卻就是沒有,這又是疑點(diǎn)。第三方案是屬于第二方案的說法。 據(jù)此,兩說各有根據(jù),又各有說不清之難點(diǎn)。此可算是一學(xué)術(shù)問題,繼續(xù)探討,暫不定論。 七 新修訂的《辭?!贰扒把浴崩飳懹羞@樣一條編纂原則,即“對學(xué)術(shù)問題,有定論的,按定論介紹;尚無定論的或有爭論者,則作客觀介紹、概括敘述,或僅介紹現(xiàn)有的不同看法,盡量避免給讀者以片面的或錯(cuò)誤的知識?!蔽蚁氲胤街疽矐?yīng)如此,對一些歷史重大問題,有定論的按定論記述,有爭論的則作客觀介紹,這合乎地方志存真求實(shí)的編纂原則?!虼?,對靈川縣始日期,如果有充足的資料可記一種說法,如果史料仍感不足,難以明斷,也可對兩種說法作客觀記述,即“靈川唐武德四年 (公元621年) 分始安置。一說唐龍朔二年(公元662年) 析始安置?!被蛘摺办`川唐龍朔二年(公元662年) 析始安置。一說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分始安置?!倍伎梢浴?br> 現(xiàn)存的桂林郡志、府志、臨桂縣志、靈川縣志對靈川始建縣問題,都是各執(zhí)一說,相互矛盾,現(xiàn)在我們查閱深感頭痛,如果不花大量時(shí)間認(rèn)真查找各種史料,真的不知所措,地方志是科學(xué)資料書,是方便今人及后人查閱資料的,對這樣歷史上本來就有分歧的問題,而我們現(xiàn)在又不可能一時(shí)查清楚,不宜只擇一說人志,還是客觀一點(diǎn)為好,……是否恰當(dāng),此僅是一家之言,最后拿定主意還是縣編纂委員會。 冼光位 1991.8.11 修改 (注: 該文是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通志館館長、研究館員冼光位參加“靈川縣志稿評審會”的專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