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大年初一那天,名老中醫(yī)施小墨先生,一家人正歡歡樂樂的過春節(jié),施老突然接到一個陌生的電話…… 作者:張永和施今墨診病先起身電話里傳來一位老人的聲音,他說自己是成都的鐘衍蘭,今年已經92歲,幾經周折,才打聽到施老的電話號碼。 鐘衍蘭說,65年前,他26歲,是寶成鐵路局的技術干部。當時他患咳血和氣喘病,每月大口吐血一兩次,此病遷延數年,并且越來越嚴重,于是他去了成都四川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被診斷為支氣管擴張。醫(yī)生建議他三個月后再復查,以決定是否需要手術,也就是開胸檢查。 鐘衍蘭老人繼續(xù)說道,那時他年輕輕的,不想動手術,所以他來到北京,住在朱家胡同的一個小旅館里,想向慕名已久的四大名醫(yī)之一的施今墨大夫求醫(yī)問藥。剛到北京的他,并不知道施今墨大夫的診所設在何處。他向旅館門口的三輪車夫打聽,誰料車夫直接就說:“我拉您去吧。北京城誰不知道施今墨大夫!”就把他拉到了東絨線胡同施今墨大夫的診所。 “當時我心里一熱,覺得真是一位名醫(yī)啊,連三輪車夫都知道他診所的地址。 診所里坐著很多病人。終于才輪到我了。老大夫非常溫和,而且,見到每位病人還都站起身來。給我長時間把脈之后,老大夫說,我就是支氣管擴張,不用害怕,完全可以治好。就給我開了方子,讓我吃一個月中藥,然后再來復查。 我就在前門大柵欄的同仁堂抓了中藥,并請藥鋪幫我代煎。堅持服藥一個月后,奇跡出現(xiàn)了——我居然沒有再吐血,而且喘病也好了很多。 我再去看病。施老大夫很高興,給我換了另一張藥方。說我這是慢性病,給我改開了丸藥。吃了半個月,我已經好得差不多了,就準備回成都啦! 臨行前,我又找了施大夫。他又給我換了一張藥方,讓我回成都后堅持再吃50天藥。就這樣,我?guī)еサ囊话兴幒屯杷?,信心滿滿地回到了成都,并且,我遵照施老大夫的囑咐進行服藥。從此告別吐血和氣喘,我健健康康地活到了今天。 對于施大夫的有效治療,我既非常佩服,又非常感恩。因此,我想把施老大夫給我開的三張珍貴的藥方貢獻出來,一是表示我對于施老大夫醫(yī)術醫(yī)德的敬畏和感恩,二是盼望你們對藥方進一步研究,給與我癥狀相同的患者提供治療依據。我希望你們能來成都。不知道這個要求是否過高?”鐘衍蘭說。 千里之外接回藥方聽完這長長的一通電話,施小墨非常激動,表示自己很快就會去到成都,請鐘老放心。 元宵節(jié)剛過,施老便同自己的兩個學生一起飛往了成都。天正下小雨,卻絲毫不影響他們的行程——馬不停蹄打車趕去鐘老家。敲開門,看到92歲的鐘衍蘭老人果然精神矍鑠,滿面紅光,聲音洪亮,熱情洋溢。初見面的施鐘二人熱烈擁抱。 坐下以后,鐘老先生打開了話匣子:去北京之前,他年僅26歲,卻已經咳血7年。自己非常痛苦。沒成想去了一趟北京,吃了月余中藥,病居然診清了療好了,從此之后的65年中,再也不曾犯病,既不咳血了,也不氣喘了。到現(xiàn)在,除了腿腳有點不太利落,其他沒毛病,血壓、血糖、血脂也都非常正常。 “每想起施老,感恩之心油然而生。所以想著,我一定要把施老給自己開的方子獻給自己的恩人?!?/p> 鐘老介紹,為保存好這三張珍貴的老藥方,自己專門打了的柜子,里邊設計了一個夾層,把三張藥方鎖在里面。之所以如此鄭重,一是怕自己萬一再咳血好照方抓藥,二是覺得這些藥方是自己同類病患的靈丹妙藥,非常有保存價值。 施小墨和弟子十分感動,他們和鐘衍蘭老人合影留念,接受了鐘老贈送的施今墨大夫的三張珍貴藥方。 雙方殷殷話別。 解讀三張方子妙處前幾天見到施小墨大夫,提及去成都接受藥方這件事情,施老激動依然,他說,看到自己父親的藥方,非常震驚。真的是看了又看,學了又學,仿佛上了一堂生動的教學課。 我請施老講一講接回來的三張藥方的奧妙之處,施老毫不保守地講了起來: 先父那第一張藥方,主要是降氣、潤肺、平喘、止血。我們也會開這樣的方子,但是老大夫這個方子認真,復雜,面面俱到,特別是運用了“對藥”,就是療效基本相同,但在陰陽、虛實、潤燥方面又有所不同的一對藥放在一起以增加療效。比如說白前和百部,都是降氣止咳的藥,兩藥結合在一起,互相補充,療效就增加了。接著先父又用了紫苑和化紅兩藥。紫苑又名還魂草,是一味很有力量潤肺化痰的藥,而化紅就是陳年晾干了的柚子皮,同樣是潤肺化痰之藥。把這兩副藥結合在一起用,療效又增加了。然后是用了旋覆花和代赭石這兩味藥,它們主治的是什么呢?根據患者大口吐血的病情,這兩味藥的主治功能是降氣平喘、降逆止血。先父又慮這兩味藥的作用還不夠,于是還加入了止血療效很強的仙鶴草。這張方子,連用三組“對藥”,功能都是平喘化痰止嗽止血。中醫(yī)是非常講究中藥“對藥”的配伍功能以增強療效的。 先父還特別講究中藥的“炮制”功能。所謂炮制,就是在提取中藥以后,根據患者不同的體質如陰陽、寒熱、虛實,還要進行一道道加工制作。 從先父的方子里,可以看到,頭兩組對藥,前面都加了一個“炙”字。就是說,要將這兩組對藥,加一些液體輔料如白酒、米醋、蜂蜜或其它,用火炒作加工。而第3組旋覆花和代赭石這一對對藥,方子里注明,要放在一個布袋里先煎時許,才能把這兩味藥的療效充分發(fā)揮出來。而仙鶴草這味藥,上面寫了一個“炒炭”,就是說要把這味藥炒成黑炭狀,以增加它的止血功能。另外,在生地這味藥的上面,寫有一個“鮮”字,生地這味藥有清熱涼血解毒作用,而鮮生地的養(yǎng)陰功效要大于生地。此外,藥方中還用了米炒丹參這副藥,我們知道,丹參有活血化瘀的功能,是一味好藥,但它的寒涼之性較強,所以先父明確標示要用小米炒丹參,以減輕它的寒涼屬性,并增加它養(yǎng)血的功效。 醫(yī)患配合療效提升遠在350年前,老字號同仁堂開業(yè)的時候,堂訓中就特別強調了這個“炮制”的作用,所謂“炮制雖繁,必不敢減人工”是也。 炮制中藥雖然很麻煩,但只有“如法炮制”,才能發(fā)揮中藥的極致療效。 施小墨進一步解讀:通過先父的這幾張藥方,我們可以充分了解,中醫(yī)藥確是十分講究配伍和炮制的,雖然比較麻煩,但是簡略不得,一旦馬虎應付,必會大大減低療效……正因如此,鐘老先生按照先父的方子,吃了一個月,就已經感到很舒服,不太喘了,并且沒再咳血。 先父給他換的第二個方子,主要是吃丸藥:先父制作的氣管炎丸,還有各種平喘化痰、止血涼血的粉劑。 到鐘老先生準備回成都了,因為覺得咳血、氣喘已經好了,先父又為他換了方子,除繼續(xù)讓他服用氣管炎丸之外,早、中、晚還要各服不同的藥,這是根據人們的陽氣早晨最充足,就吃丸藥,中午陽氣漸衰,請吃配置的面藥;晚上陽氣已衰, 就給他開的三七粉和白芨粉,用水沖服。這兩個藥,既能活血止血,又能養(yǎng)顏增壽,還對出血的潰瘍面形成保護薄膜,有類似創(chuàng)口貼的作用。 回成都以后,鐘老不但嚴格服藥50天,還自覺地多服了10天…… 施小墨很鄭重地總結說,中藥是有一個療效積累過程的,鐘衍蘭老人的大病所以能去得這樣徹底,和他自己的堅持配合也很有關系?!霸谶@一點上,我要替先父感謝鐘衍蘭老人?!?/p> 最后,施小墨老大夫又誠懇地補充了幾句:“我們的中醫(yī)藥,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個瑰寶。我們一定要很好地傳承中醫(yī)藥這個瑰寶,強調配伍和炮制方面的功能,才能使其發(fā)揮出極致的療效。我們要珍惜自己的寶貴文化遺產,要有堅強的民族文化自信。 來源:北京晚報編輯:tf10 |
|
來自: 龍在天中 > 《名醫(yī)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