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古稱“夷水”,因'水色清明十丈,人見其清澄'而得名。清江發(fā)源于湖北恩施利川市之齊岳山,流經(jīng)利川、恩施、宣恩、建始、巴東、長陽、宜都等縣市,在宜都陸城匯入長江,流域總長僅428公里。這里主要是土家、漢、苗三族混居地,山明水秀,號稱八百里清江畫廊,主要包括白玉湖、平洛湖、柏園島、武落鐘離山、隔河巖等景點,以及流域附近的五峰柴埠溪。19萬年前,“長陽人”在這里點燃了長江流域人類文明的第一堆篝火;4000年前,向王天子在這里吹響了巴人拓土開疆的第一聲號角,以白虎為其圖騰,成就了當今土家民族的源頭。以清江流域下游的長陽、五峰、宜都為代表,將清江畫廊、柴埠溪大峽谷和古潮音洞作為醉美清江的風(fēng)景典范,單獨書寫為《靈秀湖北》之美篇——醉美清江。 清江古稱夷水因水色清明十丈人見其清澄而得名清江發(fā)源于湖北恩施利川市之齊岳山流經(jīng)利川恩施宣恩建始巴東長陽宜都等縣市在宜都陸城匯入長江流域總長僅公里這里主要是土家漢苗三族混居地山明水秀號稱八百里清江畫廊主要包括白玉湖平洛湖柏園島武落鐘離山隔河巖等景點以及流域附近的五峰柴埠溪萬年前長陽人在這里點燃了長江流域人類文明的第一堆篝火年前向王天子在這里吹響了巴人拓土開疆的第一聲號角以白虎為其圖騰成就了當今土家民族的源頭以清江流域下游的長陽五峰宜都為代表將清江畫廊柴埠溪大峽谷和古潮音洞作為醉美清江的風(fēng)景典范單獨書寫為靈秀湖北之美篇醉美清江 長陽清江畫廊 流經(jīng)長陽的清江水域長約148公里,因風(fēng)景極其峻秀被稱作“清江畫廊”,涵蓋隔河巖大壩以上至水布埡鹽池溫泉、沿清江一線的所有旅游景觀。八百里清江美如畫,三百里畫廊在長陽。 流經(jīng)長陽的清江水域長約公里因風(fēng)景極其峻秀被稱作清江畫廊涵蓋隔河巖大壩以上至水布埡鹽池溫泉沿清江一線的所有旅游景觀八百里清江美如畫三百里畫廊在長陽 清江畫廊位于宜昌長陽龍舟坪鎮(zhèn),是國家5A級風(fēng)景區(qū)。 青山萬里一孤舟 野渡無人舟自橫 雕梁畫棟龍舟迎 峭壁峻巖綠林幽 倒影峽景區(qū):清江大佛,天然形成,未經(jīng)任何雕琢,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大佛俗稱羅漢峰。清江的藍色水面猶如大佛底座,大佛雙臂半環(huán)于胸前,頭部高聳入云,如天造地設(shè),形象逼真。 仙人寨景區(qū):仙人寨建在一個半島上,是一處懸掛在高巖及浮在水邊的古色古香的寨子。 透過半島望清江 文峰寺中高大的彌羅佛 ![]() 笑看人間沉浮 ![]() 群峰疊翠霧漫漫,一灣碧綠繞仙山,仙人寨有近200種珍稀植物,堪稱動植物王國。 ![]() 寨中的奇洞名曰仙人洞,內(nèi)有名為“長陽人”的奇石,以及世界奇草“仙香草”,奇香無比。 ![]() 野生獼猴在洞前與游人嬉戲。 ![]() 如詩如畫的清江。 武落鐘離山 ![]() 武落鐘離山景區(qū)。土家先祖巴人的發(fā)祥地。春秋戰(zhàn)國,“下里巴人”引發(fā)楚國萬民唱和;漢朝,巴人戰(zhàn)舞令漢高祖樂而忘憂。如今,全國土家族人口800萬之眾,其祖先就出生在武落鐘離山上的赤穴中。 ![]() 土家先祖名廩君。廩君姓向,又稱向王天子。 ![]() 據(jù)《后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記載,巴人祖先有五個部落五大姓,巴氏先祖廩君被其它四姓部族推為部落聯(lián)盟長,從此巴族獲得了重要的擴展,溯清江而上,進入鹽陽(今湖北恩施),建立了巴族發(fā)展的政治軍事?lián)c。 ![]() 巴人故里,民族之源。 ![]() 新建的廩君殿,又稱向王廟。廟內(nèi)塑有向王天子塑像,目前的土家族也多有向姓。 ![]() 武落鐘離山:主峰海拔397.5米。說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是“佷山故地,夷水名疆”,就是以此山作為代表。 ![]() 據(jù)史載武落鐘離山為土家族先民——巴人的發(fā)祥地,相傳是巴人祖先廩君誕生地及擲劍稱王處。 ![]() 武落鐘離山上的德濟亭。相傳,德濟娘娘是廩君的妻子,原為鹽水女神。 ![]() 向王廟仰望德濟亭。 ![]() 廩君率巴人西進,鹽水女神為留住他,化作漫天蝗蟲擋路。哪知廩君愛江山不愛美人,彎弓搭箭射死了鹽女,后人為紀念她,尊為德濟娘娘,并立此亭。 ![]() 站在武落鐘離山,眺望清江畫廊 ![]() 正是江南好風(fēng)景 ![]() 淥水蕩漾清猿啼 ![]() 玉鑒瓊田三萬頃 ![]() 春來還發(fā)舊時情 ![]() 此景只有天上有,人間哪能幾回行。 ![]() 八百里清江美如畫,三百里畫廊在長陽。 隔河巖景區(qū) ![]() 隔河巖景區(qū):隨著隔河巖、高壩洲、水布埡三級水利樞紐工程的相繼建成,清江水域面積擴大,百島沉浮風(fēng)光凸現(xiàn), ![]() 清江在這里形成了“一壩(隔河巖大壩)兩庫(隔河巖庫區(qū)、高壩洲庫區(qū))”的獨特旅游景觀。 五峰柴埠溪大峽谷 柴埠溪大峽谷風(fēng)景區(qū)位于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東部,北接八百里清江,南通武陵源、張家界,東通江漢平原,西達鄂西山寨,距長江三峽大壩100公里。大峽谷同張家界同屬武陵山脈,系罕見的喀斯特地貌,典型的峽谷峰林景觀,被贊譽為“南有張家界,北有柴埠溪”。 ![]() 柴埠溪是一處集絕壁石林、幽谷清溪,原始生態(tài)為一體的臺地峽谷風(fēng)景區(qū)??偯娣e9787.5公頃(含柴埠溪漂流),其中核心景區(qū)4375公頃。有五大景區(qū)(壇子口、大灣口、蛟口、斷山口、內(nèi)口),其中有特景122處、溶洞20座。境內(nèi)奇峰林立,峽谷幽深,多象形山石,集奇、險、秀、幽、野于一體,以茂林、幽谷、異石、奇峰、險崖、溶洞和云海最為壯觀。有“幽峽奇峰柴埠溪,原始生態(tài)仙境地”的美稱。1996年被批準為國家森林公園,2006年獲國家4A級景區(qū)稱號。 ![]() 詩曰:“百里幽峽柴埠溪,三千奇峰仙境地。”柴埠溪峽谷內(nèi)云遮霧繞,奇峰林立,峰巒疊翠,幽谷清溪。各色奇妙的山峰和幽深的峽谷構(gòu)成了奇、險、秀、幽、野五大特色的奇特自然景觀。 ![]() 壇子口景區(qū):其地名因其外形如壇子口而得名。 ![]() 壇口為一個直徑約20米穿洞,壇口之下,是500多米高的絕壁深淵,臨靠懸崖的壇沿,厚僅10多米,壇口之下形成了一個20多米的天然拱。 ![]() 壇子口下馬蘭泉。 ![]() 秀麗的柴埠溪,奇山奇石為第一絕。有神形兼?zhèn)涞南赏I花,威風(fēng)凜凜的將軍巖,如劍刺青天的倚天劍,凄宛動人的霸王別姬,豐儀端莊的觀音坐蓮,以及維妙維肖的情人幽會、如來談經(jīng)、老君戲龜、土王出征等奇峰石林構(gòu)成的立體畫卷。當你漫步其間,那些奇峰絕壁正以崢嶸、峭拔、雄渾的氣勢撲面而來,千姿百態(tài),步移景換。 ![]() 千層壁:實際上就是一大片絕壁,但它并不是刀削斧劈的那種,而是由1000多層橫著的巖石疊加組成。 ![]() 試劍崖前試劍臺。 ![]() 牛角峰——圓錐形的孤峰拔地突起,斜刺天空,被人戲稱為“陽峰”。 ![]() 土王試劍崖:懸崖峭壁的中間有一個被土王劍劈開的透著亮光的大石洞,被人戲稱為“陰洞”。 ![]() 柴埠溪之美,美在大峽谷。柴埠溪同湖南張家界一樣,屬武陵山巖溶地貌,以喀斯特地貌、峽谷峰林景觀著稱。 ![]() 中國森林風(fēng)景資源評價委員會專家小組在考察柴埠溪后認為:“柴埠溪是繼第四紀冰川時期后,經(jīng)過多世代地貌變遷而顯露的早期、中期、晚期三個層次的典型喀斯特地貌景觀,具有較高的科學(xué)價值,是世界上地貌、地質(zhì)景觀不可多得的天然奇觀?!?/div> ![]() 云遮霧繞大峽谷 ![]() 云遮霧繞大峽谷 ![]() 登上山嵐 ![]() 合影紀念 ![]() 柴埠溪大峽谷系罕見的喀斯特地貌,典型的峽谷峰林景觀。境內(nèi)海拔最高峰1417.6米,有峰林102個,廣布在柴埠溪峽谷兩岸谷肩和山脊線上。 ![]() 人頭山:酷似一個仰臥著的巨大人頭,大張著嘴,正在酣睡中。 ![]() 酣睡中的人頭。 ![]() 再登天梯 ![]() 對嘴石奇觀。 ![]() 兩個直立的巨石,如一對男女立于云霧山中,兩個石人的嘴是聯(lián)在一起的,山里人把男女親吻稱為對嘴,因此,這對巨石便有了“對嘴石”的美名。 ![]() 峽谷峰林 ![]() 峽谷峰林 ![]() 峽谷峰林 ![]() 大峽谷奇觀 ![]() 大峽谷奇觀 ![]() 大峽谷奇觀 ![]() 女兒洞 ![]() 女兒洞中巨大的鐘乳石 ![]() 仰望得樂橋 ![]() 得樂橋:又名玻璃橋,橋徑跨21米,是將原懸索吊橋的鐵板換上了透視度高的鋼化玻璃板,行走在上面,游客可以清楚的看見自己的倒影,透過玻璃還可以看見腳底下的萬丈深淵,站在得樂橋的橋頭,清秀的山和兩旁的鋼索都倒映在橋面上,也是一道風(fēng)景。 ![]() 圣水觀音:走過得樂橋,經(jīng)過女兒洞,對面看到的山形神似一個觀音雕像,左手捏著蘭花指,右手托這圣水瓶,好似在給村民們施舍圣水。相傳柴埠溪山上水比鹽金貴,年年缺水,一直以來,柴埠溪的村民都為吃水犯愁,每年都要來這拜觀音,觀音被村民的誠意打動了。每年缺水季節(jié)觀音都要來給這里的村民施舍圣水,據(jù)說只要接到一滴圣水放到缸里,一年四季缸里的水都舀不完了,因此得名圣水觀音。 ![]() 雀尕石:一只鳥兒在引項高歌。 ![]() 雀尕石:一只鳥兒在引項高歌。 ![]() 近觀雀尕石 ![]() 觀云臺:雖然不是柴埠溪景區(qū)海拔最高的地方,但是每次下雨之前的云霧卻首選觀云臺降落,旁邊如同書卷卷起來的山峰猶如古代用竹筒卷起來的畫卷,一卷一卷立在我們眼前,我們稱它萬卷書畫,而這云海就像一張白紙。 ![]() 云遮霧繞觀云臺 ![]() 筆架峰:可以放置如椽巨筆。 ![]() 這就是神筆嗎? ![]() 云霧中若隱若現(xiàn)的梯田 ![]() 大峽谷奇觀 ![]() 得樂橋旁,土家老漢正在低聲吟唱:“吼一碗包谷酒嘛,得樂;刨一把洋芋果嘛,得樂;呼一口毛把煙嘛,得樂;扯一串五句子嘛,得樂;跳一曲花鼓子嘛,得樂;背一個俏妹子嘛,得樂……”。 ![]() 柴埠溪大峽谷的民族導(dǎo)游風(fēng)貌 宜都古潮音洞 古潮音洞旅游風(fēng)景區(qū)位于宜都市聶家河鎮(zhèn),風(fēng)景區(qū)由古潮音洞、漁洋河漂流和休閑度假山寨等部分組成,集巴楚文化、宗教文化、歷史文化之精華,是旅游、度假、探險、覓奧之勝地,被譽為“巴楚第一奇洞”。 ![]() 古潮音洞景區(qū)大門外,聳立著一座高7.8米、寬12.8米的仿古牌樓,由變形的兩組虎座飛鳥和一組虎座鳥架構(gòu)成三門。古代巴人崇虎,楚人仰鳳,這一圖騰反映了古潮音洞鮮明的地域文化特點。 ![]() 兩尊漢白玉雕刻的高達2米的石虎蹲伏其下,虎背上及左右各亭亭玉立一只五彩鳳,中間的兩只背向而立,頸項間牽聯(lián)著形若滿月的鼓面,其創(chuàng)意源自代表巴楚文化交融的珍貴文物“虎座鳳架鼓”。 ![]() 古潮音洞又名謝家洞。相傳明末農(nóng)民起義軍李自成的部隊作戰(zhàn)受挫,向西南轉(zhuǎn)移,途經(jīng)聶家河時,當?shù)睾篱T大戶謝嘉應(yīng)帶領(lǐng)地方武裝與義軍抗衡,寡不敵眾而帶領(lǐng)人馬逃到潮音洞困守。義軍追到筐山山麓,只見懸崖峭壁之上有一石洞,易守難攻,只好收兵而去。 ![]() 沿崎嶇小道登山,一路上古樹紫藤纏繞,怪石林立。 ![]() 崎嶇登山小道 ![]() 途徑多處瀑布。觀飛流直下的小瀑,聽濤聲陣陣的潮音,真的令人心曠神貽。 ![]() 潮音洞就在半山腰,臨進洞前,放眼蒼翠的群山,鳥瞰陽光下的漁洋河。 ![]() 古潮音洞為大型石灰?guī)r溶洞,成洞于寒武系時代,距今約5億3000萬年,洞疊洞,洞連洞,洞洞相通。洞口有五幅清光緒年間摩崖石刻,行文優(yōu)美,雕刻細膩,是宜都境內(nèi)罕見的近代文化研究史料。 ![]() 潮音洞分旱洞和水洞上下兩層。據(jù)說,每逢夏秋季節(jié),洞內(nèi)霧氣騰騰,從洞口內(nèi)向外飄出,如村戶人家的裊裊炊煙。洞口一塊巨石擋道,恰似一天然“保齡球”。 ![]() 當你步入旱洞十余步回望洞口,活脫脫一只護門神犬映入眼簾。相傳真武帝返回武當山途中,被此洞秀美景色所吸引,便在洞中講經(jīng)布道,為防妖魔侵擾,特派神犬在洞口守候。 ![]() 入洞后,首先入眼的是一擎天巨柱。高39米,圍徑37.8米,堪稱“中華第一巨柱”——據(jù)長江水利委員會專家考證,該柱為目前國內(nèi)發(fā)現(xiàn)的巖溶洞穴中最粗的石柱。 ![]() 旱洞中,一步一景,周圍鐘乳石,似山水,似花卉,似老鷹,似磨盤,似人形,似百獸,千姿百態(tài),千變?nèi)f化,美不勝收。 ![]() 鐘乳奇石 ![]() 鐘乳奇石 ![]() 鐘乳奇石 ![]() 從旱洞踏鐵梯而下數(shù)45米,可進入奇幻水洞。從旱洞下水洞,在燈光照耀和霧氣繚繞中,我們穿越了據(jù)說是三峽地區(qū)最大的地下鋼鐵走廊。 ![]() 忽然間,耳邊響起了轟鳴般的潮聲,這就是“潮音洞”名的由來——兩洞上下水流相通,因水勢湍急,落差高達50米,故水聲如潮。在霧氣縈繞中,登上小木船,橫穿水洞。 ![]() 水洞高18米,寬6米,最寬處20余米,全長125米。水質(zhì)清澈透明。 ![]() 據(jù)說,洞中的透明魚為世所罕見,被命名為水晶魚,通身晶瑩透明,體內(nèi)五臟清晰可見。可惜我們沒有發(fā)現(xiàn)這種奇魚。乘船蕩舟,沿途所見依然是石筍石柱…… ![]() 出得洞后,風(fēng)景依然秀麗。有僧人在懸崖下布置了一處道場,又為古潮音洞增添了一處景觀。 ![]() 離別古潮音洞之前,觀賞門前的群山與翠竹。 ![]() 古潮音洞留影 |
|
來自: 葉老師YP > 《原創(chuàng)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