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房,就是房子形狀像蘑菇,房頂用多層茅草遮蓋成四斜面,是我國云南少數(shù)民族一帶傳統(tǒng)的古老民居,現(xiàn)代已不多見。
在云南省紅河州的元陽縣有個叫阿者科的古村,全村67戶人家,現(xiàn)還有42戶住在這種老蘑菇房里,風(fēng)景如畫的小村,像生活在世外桃源。
阿者科村為少數(shù)民族哈尼族人的村寨,據(jù)說這個村子沒幾個人會說漢語,全講當?shù)毓嵴Z。蘑菇房頂是用稻草鋪成的,墻是泥或用磚石壘成的,全村人以種植水稻為生。在古村里行走,見到最多的,是村民們家家都在養(yǎng)的一些豬牛馬騾子雞鴨等。
去尋訪阿者科村蘑菇房,我們遇到的,又是一個大霧天。被當?shù)毓嶙迮笥褞ьI(lǐng),清晨8點多進入村子,云霧大的還化不開,甚至能見度不足10米。沿著沒有修過的小路步行,道路狹窄泥濘。一路穿過幾個村子由于霧天也是看不清,鞋子數(shù)次陷進泥里已顧不得,因為一走神,前方的同行朋友就只聞其聲不見其人,消失在化不開的濃霧中。就這樣一直走一直走,神秘的原始蘑菇房阿者科古村落,越來越近。
兩個村子間是一片樹林,離得并不元。總算進到村子了,毛毛雨還在下。剛進阿者科,村頭見一個女人把被子鋪在地上刷,看看還在下著雨的天,想說這女人也太任性,這被子幾天才會干。
遠處的天空似乎開始漸漸發(fā)亮,能見度越來越遠,一旁走過馱著重物的馬幫隊和幾位女人。
蘑菇房的輪廓在霧中也是越來越清晰,村中的石板路露出真顏。
一位背著重物拿著長桿的老人,駝背在霧中艱難前行。
通往各家長滿青苔的古老石板臺階下,幾個孩子在門前玩耍。一個小孩兒看我一個人,忽然跑過來用普通話向我說他要一塊錢,讓我有點蒙。我問他要錢做什么,他說要買糖吃。我這才想起來這些地方我的包包里應(yīng)該帶些孩子們愛吃的小零食。雖然對一個4歲左右的孩子上前討錢的方式不喜歡,但看到周邊的滿目“古老”和滄桑,我還是隨手掏出了5塊零錢給了他。他興奮地跑開。
一戶人家正在翻修草房。我問他們地上草簾要怎樣放到房頂上,這樣的草下雨房子會不會漏,無論我怎么問,可他們只會對我笑,原來他們根本聽不懂我的話。
云南紅河州元陽縣新街鎮(zhèn)梯田深處的阿者科,據(jù)介紹,村里全是哈尼族居民,幾乎不會講漢語,村子緊鄰元陽的多依樹哈尼梯田景區(qū),距離公路有2.5公里路程。由于村中全是陡坡的人行小路,連單輪推車也走不了,所以這里的運輸,依然靠馬或騾子馱運。
在狹窄的村子街道,霧中,來來回回不斷有馬幫或騾子駝著沙石從蘑菇房的胡同里穿過。這樣的傳統(tǒng)方式,恍惚讓你一下穿越到過去曾經(jīng)看過的老電影,不同的,過去是幻,眼前竟為真。
原想這樣幾乎濃得化不開的大霧天,至少會持續(xù)到下午才會散去,隨著天空越來越亮,轉(zhuǎn)瞬之間一道光亮,太陽竟神奇般鉆出厚厚的云霧,奇跡發(fā)生了,濃霧頃刻間逃散,阿者科的樣子,瞬間呈現(xiàn)在眼前。太不可思議了!還在懊惱這鬼天氣不能好好看看這最古老的蘑菇房時,竟是忽然又一村!我和幾位同伴十分興奮。
蘑菇房,顧名思義,就是房子形狀如蘑菇,是哈尼族最為古老的建筑民居。在元陽這個叫阿者科的村子里,據(jù)介紹,至今還保留著60多座最為原始的蘑菇房,近年由于被列為重點保護,每一家都被編了號,至今,還有部分哈尼族村民住在蘑菇房里。
蘑菇房一般由土基墻、竹木架和茅草頂構(gòu)成。屋頂為四個斜坡面,房子分三層,最底層關(guān)著牛馬雞鴨牛及堆放家具等;中層用木板鋪設(shè),住人;頂層則用泥土覆蓋,堆放物品。
哈尼族一般居住在向陽的山腰,依傍山勢建立村寨。傳說,哈尼族的祖先看到漫山遍野的不怕風(fēng)吹雨打的蘑菇,受到啟發(fā),于是模仿蘑菇的樣子蓋起了自己的住房。
“蘑菇房獨具一格,經(jīng)久耐用,即使是嚴冬,屋里也是暖和的,而夏天,屋里也十分涼爽”,當?shù)毓嶙逑驅(qū)Ц嬖V我們說。
都說男耕女織,可在哈尼族的大街小巷,無論是稻田里的插秧,還是村頭,我看到的,卻是更多的女人在勞作。
一個孩子沿著村中鋪滿石頭的小路奔跑著去玩耍,我怎么喊他,都沒回一次頭。
這是阿者科村外云霧繚繞如仙境的美景。遠遠看去,蘑菇房,春天的稻田,遠山如黛,是那么美那么美。
這些景致,當?shù)厝丝隙ㄔ缫芽吹穆槟?,而我們,看過至今還過著茶馬古道蘑菇房里的人的真實生活后,心情卻多了復(fù)雜。
”馬幫”生活像電影,住著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原始蘑菇房,一切聽起來很美的阿者科,可實際,真的一點不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