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關(guān)注 要說千百年來,中國歷史上有那一段歷史是如此的浩繁陳雜,戰(zhàn)事頻起,王朝更迭,當(dāng)屬五代十國。自907年朱溫滅唐始至960年北宋建立,歷時五十四載。 短短的五十四年間,中原相繼出現(xiàn)了梁、唐、晉、漢、周五個朝代,史稱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同時,在這五朝之外,還相繼出現(xiàn)了前蜀、后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即荊南)和北漢十個割據(jù)政權(quán),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的「五代十國」。 而五代的開國之君,都是前朝的方鎮(zhèn),依靠軍事征伐相繼而起,也相繼而亡。說到這里就不能不提我們的兒皇帝石敬瑭。 石敬瑭(892年4月20日-942年9月11日),即后晉高祖,五代十國時期后晉開國皇帝。 由于關(guān)系繁雜,我簡單列了幾個表格(請無視我EXCEL水準(zhǔn)) 五代十國時期,綱常禮教可以說破壞殆盡。手足相殘,父子相食,叔侄相害比比皆是。而我們所提的兒皇帝石敬瑭是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被他殺害的唐末帝是他的小舅子。而他的小舅子也不是什么好人,他為了帝位殺了他兄弟唐閔帝。至于李嗣源作為莊宗的兄弟,反了莊宗,奪了帝位,也間接害死了莊宗。諸位可以捋一捋,這不是順口溜,這是歷史是現(xiàn)實。 說到這,還必須要提的就是養(yǎng)子養(yǎng)父關(guān)系?!案傻蓛鹤釉谶@一時期可以說甚是流行。”利益糾葛,彼此相依。李嗣源如此,李從珂亦是如此。 另外一點就是這幾個朝代的首領(lǐng)多為沙坨人。而沙坨人的記載可以說幾無記錄,知之甚少。 言歸正傳,石敬瑭生于892年,太原。年輕時的石敬瑭樸實穩(wěn)重,寡言笑,喜兵書,重李牧、周亞夫之行事,可以說是出類拔萃的。其追隨李嗣源,挺身護主,助其登基,捉李從厚,誅李從珂都是推進(jìn)了歷史進(jìn)程之舉。但其兒皇帝之舉,幽云十六州之失,使契丹輕易占領(lǐng)了長城一帶的顯要地區(qū),此后,契丹便可以長驅(qū)直入直到黃河流域,中間沒有了抵抗的天然屏障,為中原人民帶來了無窮的災(zāi)難。 事由后唐末帝李從珂即位后,石敬瑭時為河?xùn)|節(jié)度使,雙方互相猜忌為始。以936年,石敬瑭起兵造反,后唐軍兵圍太原,石敬瑭向契丹求援,割讓幽云十六州,并甘做“兒皇帝”。隨后在契丹援助下,石敬瑭稱帝滅后唐為終。 其時稱帝年45歲,而遼太宗耶律德光年34歲。時被圍困,為解困局,帝夢心切,言兒尚有可諒。其為帝后,卻仍然以父名事賊,為人所恥,就連其養(yǎng)子出帝石重貴都以此為恥,不肯稱臣。 與之鮮明對比的恰恰是石重貴的骨氣,他敢于同契丹開戰(zhàn),雖身邊無可用之人。947年1月契丹占開封,后晉滅亡。他在位只有4年,國破后被俘送往契丹,北宋開寶七年,974年病死,終年61歲。 兒皇帝石敬瑭之舉,可謂臭名昭著。幽云十六州也直到明朝才回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