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秋瓷炫和于曉光的婚禮感動了無數(shù)人——在婚禮上,秋瓷炫向于曉光求了婚。 求的什么婚?她求的,是下輩子還能跟于曉光在一起。 在于曉光事前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秋瓷炫念了一封寫給他的親筆信,過程中幾度哽咽。 先是對于曉光表白: 不知道怎么表現(xiàn)我對你的喜歡 沒有家人和朋友 一個人孤獨在國外只知道工作的我 是你讓我成為了現(xiàn)在的我 于曉光,謝謝你 感謝你來到我身邊 感謝你成為我的至親 感謝你一直說我是對的 感謝你讓我不孤單,讓我笑 說到這里,兩個人都是淚流滿面,秋瓷炫直接開始下輩子的許諾: 和你在一起的這一生,我真的覺得好短,如果可以的話,下輩子也一定要和你見面。 她直接跪下求婚,問于曉光:我們下輩子如果見到的話,你還是會和我在一起嗎? 于曉光答應了她的下輩子,兩個人也交換了戒指和諾言。 秋瓷炫這一段感人肺腑的表白下,有人說:姐姐終于苦盡甘來了,她值得。 秋瓷炫有一段很灰暗的過去,也有一個很糟糕的原生家庭,直到遇到于曉光,才終于算是走出了泥濘,抓住了光。 秋瓷炫說過,她父母離異,父親早已再婚,她本來有一個妹妹,很小的時候溺水去世了,她母親會在她犯錯的時候?qū)λf:應該是你替她(妹妹)死。 加上奶奶的重男輕女,她在家一直很不受歡迎,18歲,她搬出來開始自己一個人生活,一個人上大學,一個人拍戲養(yǎng)活自己。 電影拿了新人獎回家,只能自己一個人一直發(fā)呆。因為這段經(jīng)歷,她很堅定地想離開韓國。 28歲那年,她來了中國,36歲時,公開了和于曉光的戀情。她說,是于曉光讓她成為了現(xiàn)在的她。 于曉光向她求婚時,她哭得稀里嘩啦,公婆喊她女兒給她金鐲子時,她也哭得稀里嘩啦。 前半生,她吃了太多不被愛的苦,經(jīng)歷了太多的孤獨,只要有人對她好,就讓她感動得無以復加。 她現(xiàn)在已經(jīng)算是走出了原生家庭,有了自己的新生家庭。一直有人問: 其實,就像秋瓷炫遇到了于曉光,這二者之間最大的區(qū)別,就在于你從原生家庭出來后,會不會遇到一個照亮你的人。 01 對愛的渴望 讓人深陷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就像一棵大樹的根,如果根系非常發(fā)達,接納、支持、信任和肯定的功能都有,樹干的任務(wù)就變得很簡單,只管一節(jié)一節(jié)地往上長。 相反,如果一棵樹的根出現(xiàn)了嚴重的問題,樹干無法從樹根那里獲得營養(yǎng),甚至在不斷突破限制、掙扎著往上長的同時,還要花很多精力關(guān)注壞掉的根。 所以,深陷于原生家庭陰影的人都有這個特點: 就像樊勝美,心里非常清楚家人是怎么對她的,明知是一個無底洞,卻還是咬著牙忍了。 常人無法理解,一個如此苛待她的家庭,她應該盡可能離得越遠越好,為什么還要反哺家庭? 為什么這樣的孩子長大后,即便有了自己的事業(yè),仍然沒有活出自我的勇氣呢? 因為從不被看見的他們,極其自卑。越自卑,就越想獲得支持和肯定,當他們?yōu)榧彝ヌ托奶头胃冻龅哪且豢?,他們覺得是有用的。 然而需求滿足之后,自己仍然是被忽略的那一個。這樣的模式,會一次次在他們和家庭之間重復,而不會輕易終結(jié)。 一個扭曲家庭的背后,孩子也會盡可能扭曲自己去迎合家庭,只是為了獲得一點關(guān)愛和溫暖,然而,等來的大多也是失望。 所以,是對愛的強烈渴望,讓人深陷于原生家庭的陰影之中。只有當一個人不再把希望寄托在原生家庭上時,才有可能走出原生家庭的陰影。 就像秋瓷炫,毅然決然搬離了原來的家,甚至離開了韓國,她已經(jīng)不對原生家庭抱有期待。 02 每個活出自我的人 身后都有一道光 我們每個人都有情感的需要,如果這樣的需要無法滿足,就會像缺氧一樣難受。 這些情感可能包括:關(guān)注、理解、接納、照顧、愛,等等,你既需要有人對你投注情感,也需要有人在那里,讓你可以表達自己的情感。 當你有了這樣一份情感存在,你會因為他人對你的關(guān)注和在意,而看到一個被認真對待過的自己,于是你也開始覺得自己是重要的,是值得被愛的。 如果你的原生家庭給了你這樣的情感滋養(yǎng),那你會更有信心進入家庭之外的關(guān)系;如果你的家庭沒有給到,你就會努力跟家庭糾纏,來指望獲得情感。 直到在一段新關(guān)系里獲得了真正的滋養(yǎng),你才會從因為滿足,而敢于跟原生家庭分離。 就像《都挺好》里的蘇明玉,樊勝美的升級版,她被母親掃地出門,不得不靠自己養(yǎng)活自己,直到遇到她人生中的貴人——蒙總,她的人生開始有了不同。 與其是蒙總幫了她,不如說是蒙總對她的關(guān)愛,讓她重新被養(yǎng)了一遍。她叫他師父,從工作到做人,他像是給了她新生。 對在原生家庭里極其缺愛的明玉來說,遇上蒙總,就好比在陰影里亮起了一道光,照著她前行,給她托底,也拔高了那個限制住她的天花板。 當一個人被照亮過了,實際上就擁有了新的關(guān)系體驗,才能去區(qū)分、拒絕和遠離那些糟糕的關(guān)系。這在心理學上叫做矯正性體驗。 同樣是來自于糟糕的原生家庭,如果你的生命中有過一個可以照亮你的重要他人,可能是你的親人、老師、朋友、愛人,也可能是一位心理咨詢師,那么,你的人生就很有可能因此被改寫。 03 帶著強烈的渴望 去遇見這道照亮你的光 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很多活不出自我的人,他們一直都在跟原生家庭糾纏和抗爭,卻依然很難走出家庭帶來的陰影。 實際上,我們一直都在找一個可以照亮自己的人。 有的人幸運找到了,人生有了很大的改變;有的人一直渴望卻沒有找到,仍然難以活出自己。 我不是想讓大家都推卸責任說:你看,我活不出自我,都是因為沒有遇到過一個照亮自己的人。 我想,每一個人,不管曾經(jīng)被怎樣對待,都可以去體會自己的缺失在哪里,然后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去療愈。 有人說,即使蘇明玉沒有遇到蒙總,也一定會遇上其他可以照亮她的貴人。 的確,我們在蘇明玉的身上可以看到很多特質(zhì),比如樂觀堅強、敢于行動、勤奮上進,這就像她的初始燃料一樣,帶著她這根不服輸?shù)男』鸺洳洳涞仫w向太空。 我曾經(jīng)有一位來訪者,剛畢業(yè)就花了三年的時間來做咨詢,她告訴我說: 三年之后,她獲得了事業(yè)、愛情的雙豐收,她的原生家庭對待她的方式,也發(fā)生了改變,她說: 說起這些話的時候,她滿臉自豪。 或許,每一個有著糟糕原生家庭的人,都應該有這樣契而不舍的特質(zhì)。即便我們對原生家庭很失望,也永遠不應該對自己失望。 那些很確定自己,并且勇敢去行動的人,都更容易走出困境。只有當我們懷著強烈的渴望,用實際的行動支持自己往下走,我們才能遇見那道照亮自己的光。 就像秋瓷炫和蘇明玉,勇敢而決絕地離開了家,才展開了新的人生。 所以,即便你有一個糟糕的原生家庭,你也要學著認真對待自己,挺直脊梁、昂首向前,帶著為自己出征的勇氣,去遇見那道照亮你的光,活出你更想成為的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