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申明 本文編輯字數(shù)4812字,預計閱讀時間,11分鐘。 1913年,俄羅斯科學家發(fā)現(xiàn),給兔子喂食膽固醇,出現(xiàn)心血管阻塞,從那以后,全世界都開始恐懼膽固醇。 之后,藥品公司發(fā)明了一種神奇藥物,他汀類藥物,它一直被認為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原因很簡單,因為它可以降低膽固醇。 實際上,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研究發(fā)現(xiàn),膽固醇對身體來說非常重要,有研究發(fā)現(xiàn),膽固醇越低,死亡率越高,反之亦然。(點擊藍字查看詳情) 所以,用藥物降低膽固醇,可不是什么好事,無奈膽固醇還在一直被黑,現(xiàn)在很多學者認為,這可能是營養(yǎng)學上最大的冤案。 權(quán)威機構(gòu)還在堅持認為膽固醇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罪魁禍首』,降膽固醇的藥仍在大量生產(chǎn),降低血脂的藥物中,他汀類位居榜首。 這種藥物雖然能降低一點點膽固醇,但是副作用非常大,會提高很多其他疾病的風險,非常不安全,而現(xiàn)在卻還在被大量服用,因為指南沒有修改。(點擊藍字查看詳情) 有關(guān)他汀類藥物,我們先聽聽美國MIT科學家Raymond Francis的看法,他直接說,他汀類就是毒藥,之前專門寫過一篇文章介紹這個視頻。 他汀類是降低膽固醇的,先不說膽固醇到底要不要降低,不說它的實際藥效,就說他汀類藥物對人體造成的危害,它可能治不好你的病,反而讓你“惹禍上身”。 一個最新的研究發(fā)現(xiàn),他汀類會提高糖尿病的風險。 他汀類藥物,糖尿病風險翻倍 →他汀類藥物可能會增加糖尿病風險 東芬蘭大學曾有一項包含9000人(未患糖尿?。?/strong>,長達6年的研究,這9000人年齡在45-73歲,有1/4的人服用了他汀類藥物。 研究中總共有625人被診斷出2-型糖尿病,服用他汀類藥物的人比未服用的概率高出46%,并且服用劑量越大,糖尿病風險就越高。① 邁阿密大學糖尿病研究所副主任Ronald Goldberg 對此評論說,有證據(jù)表明他汀類藥物提高了胰島素抵抗。 也有研究發(fā)現(xiàn),降膽固醇的藥物,會損害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的能力。 還有大量臨床實驗表明,服用他汀類藥物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至少是不服用者的2倍。 A study of thousands of patients' health records found that those who were prescribed cholesterol-lowering statins had at least double the risk of developing type 2 diabetes. ② 很多病人在服用他汀類藥物時,都檢測到血糖的升高,這讓醫(yī)生不得不額外加強對血糖的檢測,以防止糖尿病的發(fā)生。 不僅糖尿病,服用他汀類藥物還有其他很多副作用,臨床上已經(jīng)有大量報道。 → 他汀類導致肌肉疼痛與虛弱 這是最常見的副作用,有的病人有明顯的肌肉疼痛癥狀,而有的稍微輕一些。 加利福尼亞圣地亞哥的Golomb博士,目前正在進行他汀類藥物的一系列研究。 以往行業(yè)里堅持認為只有2-3%的人會出現(xiàn)肌肉疼痛問題,而Golomb博士的研究卻發(fā)現(xiàn),有高達98%的病人服用立普妥后肌肉疼痛,有1/3的病人服用洛伐他汀時出現(xiàn)了肌肉疼痛的問題。④ 除了他汀類藥物以外,降脂藥也會引起一些關(guān)節(jié)疼痛和肌肉無力等問題。 → 他汀類導致神經(jīng)組織損害 根據(jù)Golomb博士的研究,神經(jīng)問題是他汀類藥物的常見副作用,服用期長達2年及以上的患者,比對照組患多發(fā)性神經(jīng)癥的風險高出4到14倍。 可怕的是,這種所害往往是不可逆轉(zhuǎn)的,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的病人,就算停藥后,也可能留下永久性神經(jīng)損傷。 → 他汀類導致頭暈、認知損傷 有的病人服用他汀類藥物會出現(xiàn)頭暈的不良反應,這可能與他汀類藥物降低血壓有關(guān),老年人可能對此更為敏感。 此外,常見的副作用還包括認知損害,心力衰竭以及其他一些炎癥和周圍神經(jīng)病變。 事實上,他汀類藥物已經(jīng)掀起醫(yī)學上一場激烈爭論。
一些內(nèi)科醫(yī)生反映,對于很多病人來說,他汀類藥物的副作用已經(jīng)超過了藥效,有太多的病人都在抱怨藥物產(chǎn)生的強烈副作用。 Despite support from the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USPSTF), some physicians say the harms of statins outweigh the benefits for many patients, and too many patients complain of side effects. ③ 為什么他汀類副作用這么多 我們可以看到膽固醇的合成途徑↓,整個路徑起始于乙酰輔酶A(Acetyl-CoA)。 從HMG到甲羥戊酸 (Mevalonate)的步驟需要一種酶,HMG-CoA還原酶。 他汀類物質(zhì)正是通過抑制HMG-CoA還原酶的作用,阻斷合成甲羥戊酸 (Mevalonate),從而阻斷膽固醇的合成。
膽固醇合成路徑 圖片來源 www.westonaprice.org 這就意味著,甲羥戊酸(Mevalonate)及其以后的代謝路徑都被阻斷了,這些中間產(chǎn)物本該在人體發(fā)揮的重要作用,也沒有了。 人體本身該有的代謝途徑被切斷,這必然會影響正常的生理機能, 導致一系列副作用的發(fā)生。 在3個終端產(chǎn)物中,除了膽固醇以外,還有2種是泛醌和多萜醇。 泛醌(輔酶Q10的一種)是呼吸鏈中重要的氫傳遞體,維持細胞膜完整性,對我們的神經(jīng)傳導和肌肉完整性至關(guān)重要,泛醌的缺乏,很容易引發(fā)肌肉問題和神經(jīng)性炎癥。 多萜醇也在人體發(fā)揮重要作用,它會引導基因編碼的蛋白質(zhì)到達合適的靶位,以確保人體對基因的指令做出正確的回應,多萜醇的減少會對人體內(nèi)部造成不可預知的混亂。 所以,首先他汀類降低膽固醇,膽固醇太低,就可能導致神經(jīng)問題,激素問題,甚至還可能導致死亡率提升。 還會大大降低輔酶Q10水平,吃6個月左右,就會出現(xiàn)輔酶Q10不足,年齡大的人,吃他汀類副作用很快就會出現(xiàn)。 輔酶Q10非常重要,能幫助線粒體產(chǎn)生能量,減少氧化,抗衰老,心肌細胞特別需要輔酶Q10,缺少輔酶Q10會降低心肌細胞供能,提高心臟病的風險。 輔酶Q10對心血管健康非常重要,我在另外一篇文章有解釋過。公眾號回復輔酶Q10,獲取相關(guān)文章推薦。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他汀類并沒有降低心臟病風險,可能會提高心臟病風險。 每日郵報對該研究的報道 2016年,一個心臟病的專家團,認真研究了19個之前的有關(guān)他汀類的研究,涉及17個國家,680094人。相關(guān)閱讀→MIT科學家:『他汀類』降脂藥無效,還危害無窮...... 研究者發(fā)現(xiàn):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和心臟病,竟然沒有關(guān)系,還發(fā)現(xiàn)一些LDL-C高的人,壽命更長。 他汀類的有效性,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的質(zhì)疑。 改善心臟病,從自身改變做起 他汀類藥物藥效甚微,副作用卻這么大,那么心血管疾病患者是不是就基本“無藥可救”了呢? 其實,我們想要呵護它,可以通過自身的改變來預防、并改善心臟病。 → 選擇合理的飲食方式 首先,要徹底改變對心臟病的起源認知,導致心臟病的主因不是膽固醇,而是炎癥。 如果說他汀類藥物對心腦血管疾病有點作用的話,可能是通過阻斷甲羥戊酸,從而抑制血小板聚集,減少炎癥的發(fā)生。 而通過簡單的飲食方式改變,不僅不需要切斷膽固醇合成路徑(避免很多副作用發(fā)生),還可以達到同樣的減少炎癥的效果。 首先,要選擇合適的脂肪來源 很多醫(yī)生和健康專家都聲稱,動物脂肪能堵塞我們的血管,是心臟病的“元兇”,并理所當然地引導公眾大量購買更為“健康”的植物油。 事實上,植物油使用越來越多,非但沒有減少心腦血管的發(fā)病率,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心臟病風險。相關(guān)閱讀→植物油代替動物油,死得早?..... 我國居民目前購買的大多數(shù)都是精煉植物油,很多植物油中都含有大量多不飽和脂肪酸(omega-6),和少量反式脂肪酸,這些脂肪酸會促進體內(nèi)炎癥的發(fā)生。 →減少促炎癥食物的攝入 除了食用油以外,飲食中還有很多其他抗炎有關(guān)的小tip↓: 避免食用精制碳水化合物,這些是最促進炎癥的食物,當然還有果糖,它能刺激血小板凝集。 前列腺素在血小板聚集以及心血管系統(tǒng)平衡中發(fā)揮關(guān)鍵性作用,多吃飽和脂肪,如一些動物脂肪,可以促進抗炎前列腺素的產(chǎn)生。
![]() 食用椰子油和椰子制品,椰子油具有強力殺菌能力,避免一些炎癥的發(fā)生。 富含omega-3的食物,比如說三文魚、魚油是很好的抗炎食物。 → 緩解壓力,樂觀的心態(tài) 心臟比較特殊,很心態(tài)關(guān)系很大,不管什么時候,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常常會幫助我們走得更遠。 2014年7月,美國心臟協(xié)會發(fā)表了一篇文章。
![]() 文中對多種族的大量人群進行調(diào)研,最后發(fā)現(xiàn),高壓、敵意和抑郁狀態(tài),能顯著增加中老年人中風或短暫性腦缺血的風險。⑤ 悲觀、壓力、緊張、敵意、抑郁……這些消極的字眼都與不良情緒的產(chǎn)生有關(guān)。
![]() 有研究表明,不同的肢體語言,會改變大腦的荷爾蒙分泌,正向的肢體語言可以引導身體和大腦做出更為積極的回饋。⑥ 除了上面這些,適量的運動也是有利于預防心臟病的。 關(guān)鍵的瘦龍說 對財富的追逐,讓這個世界充滿了矛盾和競爭,大量的虛虛實實的資訊,很容易蒙蔽了公眾的視野,使大家無法辨認,無從選擇。 有關(guān)膽固醇和心臟病相關(guān)性的言論,刺激了他汀類藥物市場的大幅增長,這背后離不開相關(guān)利益集團的帶動。 作為消費者,一定要聽從身體的反饋,關(guān)注藥物的實際效果,不能輕信其他人,如果吃它后身體感覺不好,盡量停止吧。 (一個讀者的反饋) 對于慢性病,預防比吃藥更重要,除非你特別嚴重了,需要一些藥物,千萬不要以為吃藥了,控制了癥狀,數(shù)據(jù)看著完美了,就可以萬事大吉,大部分藥物,都有一些副作用,不一定適合所有人。 改變飲食方式、減少壓力、改善心態(tài),這不是現(xiàn)成的速效藥,需要我們長期堅持,但是卻沒有任何副作用,甚至可以避免吃藥。 『防患于未然』、改變飲食、改變生活習慣,這才是對健康最大的投資。 |
|